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8-23
內容簡介
我們常常用腦,重視思考所得;卻很少感受內心、重視身體的感覺。然而這個時代卻需要更多全腦思考的感性人才。
作為語文教學的國文課程,改變思維,擬定一套符合新世紀新需求的教材教法,以適應時代的變化、培育相應的人才。
感受學習法,以培育感受能力為目標,讓學員在聽、說、讀、寫之外,更重視學員身體的感覺與心理的感受,藉以活化語文課程,培養學員深度感受,達到培育感性人才、開發創意的目的。
感受學習,淬煉自古典思想,印證於現代科學關於情緒心智的研究成果,這說明了:感受能力的培育,並非抽象難以掌握,透過方法與目標預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學習的成果。
用腦思考,讓人聰明;用心感受,讓人完整地接納自己,開啟感性。時代需要感性人才,感性需要方法培育,「感受學習法」,是這個思維方向的嘗試。
- 第一章 緒論 關於國文課程的古典與創新(第1頁)
- 一 國文課程的功能何在?(第3頁)
- 二 檢視現行國語文教育的目標(第5頁)
- 三 國文課程的情境感受學習(第8頁)
- 四 國文課程與基礎語文(第10頁)
- 五 感受能力與人格養成(第11頁)
- 六 情境感受學習圈(第12頁)
- 七 古典與創新的意義(第14頁)
- 第二章 創新教案一 「愛身」課程設計的理論與實務(第17頁)
- 壹 前言(第21頁)
- 貳 體驗式學習導入的教學理念(第27頁)
- 參 「愛身」課程的設計與操作(第33頁)
- 肆 國文教學的生活化與生命化(第41頁)
- 伍 教學成果以及可能遭遇的問題(第42頁)
- 參考書目(第45頁)
- 第三章 創新教案二 「大地之愛」課程設計的理論與實務(第47頁)
- 壹 前言(第51頁)
- 貳 自然題材融入課程的理念(第52頁)
- 參 自然題材的閱讀選擇(第57頁)
- 肆 自然題材的書寫設計(第63頁)
- 伍 融入體驗式教學的活動構思與實踐(第66頁)
- 陸 結語(第76頁)
- 參考書目(第78頁)
- 第四章 調查報告 修課後兩年內學員問卷調查研究與討論(第79頁)
- 壹 前言(第82頁)
- 貳 研究方法與步驟(第84頁)
- 參 問卷調查結果統計與說明(第95頁)
- 肆 研究結果與討論(第120頁)
- 伍 結語(第138頁)
- 第五章 古典理論一 體驗式學習與莊子「心齋」思想(第141頁)
- 壹 前言(第144頁)
- 貳 莊子思想的特質(第147頁)
- 參 莊子的藝術心靈(第164頁)
- 肆 莊子〈養生主〉思想脈絡與「療癒」課題參看(第167頁)
- 伍 體驗式學習與莊子「心齋」、「虛室生白」思想(第169頁)
- 陸 結語(第170頁)
- 參考書目(第172頁)
- 第六章 古典理論二 莊子〈養生主〉四則寓言的啟示(第175頁)
- 壹 前言(第178頁)
- 貳 官知止而神欲行(第179頁)
- 參 道進乎技(第189頁)
- 肆 本質與形式的平衡把握(第195頁)
- 伍 理性與感性平衡(第201頁)
- 陸 薪盡火傳的真義(第205頁)
- 柒 結語(第207頁)
- 參考書目(第209頁)
- 第七章 結語 感受學習法的理論與實踐(第211頁)
- 一 話說從頭(第213頁)
- 二 「感受」是學習的核心與動力(第214頁)
- 三 「感受」的評量問題(第217頁)
- 四 「情境感受學習圈」的四問四答(第219頁)
- 五 國文課程培養「感受能力」的簡易要領(第227頁)
紙本書 NT$ 320
單本電子書
NT$
224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8-23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8-23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