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 [2015年09月號] [ISSUE 12]:新世代穿戴式科技
-
點閱:106
20人已收藏
- 作者: LiveABC互動英語教學集團編輯
- 出版社:希伯崙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15.09
- 格式:PDF,JPG
- 頁數:100
本期封面故事
APPLE WATCH
+10種新奇的穿戴式科技產品
現今的可攜式科技產品已不再像是身體的延伸,而是自身的一部分。「穿戴式裝置」是可以穿戴在身上的電子產品,功能包括追蹤、生物感應和行動傳輸。未來,這類產品只會越來越多。
所有穿戴式裝置的最終目的,都是要提供輕便、不著痕跡、且無須手持的服務,以達到「改善生活」的功能。到目前為止,最成功的穿戴式裝置是一種能夠記錄肢體活動、心跳和睡眠品質的健身追蹤器。然而許多分析家相信我們即將面對一場穿戴式裝置的科技革命。
近來,最火紅的穿戴式裝置──Apple Watch無疑加速了這場革命。Apple Watch於2015年4月上市,近五年來充斥著諸多謠言、臆測和熱烈討論,大眾殷切期盼這個科技產品究竟能為我們做些什麼?
Apple Watch是iPhone的附屬設備,也就是說,只要將這兩個產品配對,你就可以在手腕上打電話、傳訊息和瀏覽網頁。它還附有許多感應器,可以監控你的健康與健身狀況;經過指紋識別後,也可以授權Apple Pay付款系統來買東西。這個產品上的「數位錶冠」轉鈕讓你可以更方便地瀏覽觸控式螢幕;觸覺回饋引擎則讓你能實際感受到手錶輕拍你的手腕。
不過穿戴式裝置並非無往不利。過去Google眼鏡(Google Glass)與Apple Watch受到了同樣熱切的矚目,然而雖然這幾年中許多嘗鮮者和研發人員都試用了Google眼鏡原型機,但最終仍無法吸引大眾,並於2015年1月19日停止出產。
不過,穿戴式科技仍不斷演進。新的產品體積越來越小、越來越不醒目,有些甚至可以植入體內。著名的未來學家雷.庫茨魏爾(Ray Kurzweil)曾精確預測了Wi-Fi和聲控功能,他認為在未來五年內,我們將開始戴上可以直接將影像投射在視網膜上的智慧型眼鏡。他更預測在2045年,我們會將大腦新皮質透過無線傳輸系統與雲端連結,人類智能將因此增加十億倍。那將是一場爆炸性的腦內革命!
- REGULARS(第8頁)
- 全球瞭望(第8頁)
- 問問題 長知識(第82頁)
- 現代人該知道(第88頁)
- 金頭腦大考驗(第89頁)
- 科技大觀(第16頁)
- Apple Watch(第16頁)
- 電動刮鬍刀原理解說(第24頁)
- 防水手機(第24頁)
- 霍金的高科技輪椅(第25頁)
- 天文館(第26頁)
- 科學新知(第28頁)
- 重力(第28頁)
- 跳跳糖的科學(第34頁)
- 潛水反射如何運作(第34頁)
- 短期記憶(第35頁)
- 愛吃的原理(第36頁)
- 為什麼會有高山症?(第37頁)
- 乾咳是什麼?(第37頁)
- 如何計算卡路里?(第38頁)
- 交通運輸(第40頁)
- 航空交通管制(第40頁)
- 真人與自動駕駛對決(第44頁)
- 智慧型安全帽(第46頁)
- 太陽能停車場大科學(第46頁)
- 飛板(第47頁)
- 如何淬鍊出舷窗的高硬度(第48頁)
- 地鐵自動列車(第48頁)
- 動力轉向系統解密(第49頁)
- 有色玻璃物理學(第49頁)
- 次世代救難艇(第50頁)
- 環境生態(第52頁)
- 以珊瑚礁為家的生物(第52頁)
- 魔鬼塔究竟怎麼形成?(第56頁)
- 關於蘭花的五大事實(第56頁)
- 茶從哪裡來?(第57頁)
- 奧里諾科平原上的野生動物(第58頁)
- 蜻蜓的生命週期(第60頁)
- 海底火山(第61頁)
- 橡樹的生活史(第62頁)
- 太空探索(第64頁)
- 火星任務(第64頁)
- 我們在其他星球走了多遠?(第70頁)
- 大地衛星如何運作?(第70頁)
- 孤獨星球指南(第71頁)
- 捕捉小行星(第72頁)
- 歷史回顧(第74頁)
- 透視白金漢宮(第74頁)
- 復活節島謎團(第78頁)
- 電唱機的運作方式(第80頁)
- 橄欖球的起源(第80頁)
- 阿納薩齊絕壁聚落(第8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