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4
最古典的書法
殷商甲骨版契刻文字,到西元一八九九年清光緒二十五年才被發掘。這以前的二千多年書法教育史上並沒有甲骨文書法存在。甲骨文字出土後,清末的羅振玉、王國維等人,曾經提倡甲骨文的書法藝術,但中國書法教育以「碑帖」為主要教材,甲骨文書法沒有碑帖範本,所以沒有發展起來。本書作者在文化大學擔任書法與書藝通識課程編寫的教材,內容包括:漢字源流與發展、甲骨文的成就、甲骨文書法藝術的成立、甲骨文書法藝術的學習與創作實習等,為發展書法教育新領域的重要參考書。
- 漢字的源流(第6頁)
- 書畫同源(第6頁)
- 字畫分流(第11頁)
- 漢字的發展(第12頁)
- 甲骨文的成就(第12頁)
- 古文字的形旁及其變化(第20頁)
- 形旁通用的古文字(第106頁)
- 甲骨文的延續發展(第124頁)
- 殷代青銅器銘文(第124頁)
- 春秋戰國時代的載書(第129頁)
- 兵器的刻詞(第130頁)
- 甲骨文的書法藝術(第137頁)
- 書法教育的領域應包括甲骨文的書法(第137頁)
- 關於甲骨學(第138頁)
- 甲骨文書法藝術的成立(第148頁)
- 甲骨文書法的學習(第177頁)
- 認識中國文字學(第177頁)
- 摹寫甲骨文字(第177頁)
- 甲骨文書藝創作實習(第217頁)
紙本書 NT$ 279
單本電子書
NT$
195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4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4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