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腦雜誌 [第466期]:搶佔物聯網商機
- 點閱:451
- 作者: 動腦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編輯
- 出版社:動腦傳播
- 出版年:2015.02
- 格式:PDF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3-05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當物物相連當物物相連時,會帶動哪些商機?各種品牌商業模式是不是該馬上調整?
行銷傳播是不是也該與時俱進?最重要的是,能不能解決生活者的問題?
最近身邊的好友,手腕上紛紛多了一個手環,雖然設計既不時尚,也不漂亮,但是大家似乎都趨之若鶩,戴上就覺得自己是科技潮男,或時尚俠女。原來這個隨時記錄自己身理狀況的手環,是穿戴式裝置的一種。
除了可顯示體溫、脈搏、心跳、活動紀錄,還有睡眠「智慧鬧鐘」功能。可透過「微震動」,在設定鬧鐘啟動前30分鐘,將使用者從「深層睡眠」逐漸甦醒成「淺層睡眠」,並在鬧鐘啟動時震動喚醒使用者。另外在「個人資訊」中,還可設定個人資訊與每天運動的目標。
除了手環,冰箱、電視、冷氣、洗衣機、汽車…,當物物相連時,會帶動哪些商機?各種品牌的商業模式是不是應該馬上調整?行銷傳播的做法是不是也該與時俱進?
不過這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雖然物聯網能啟動大商機,商業巨頭更認為是未來最值得投資的方向,但是物與物之間相連的平台誰來建立?誰更能進一步解決人們的問題?
顯然,單一產品聯網裝置怎麼設計不是重點,生活者身心靈洞察、創新的聯網裝置、多元整合體驗、具黏性的使用情境,及搭配環境的感知設計才是焦點。
這其中需要許多深入研究使用者經驗的設計師,先了解當前的生活者在生理、心理上碰到了哪些問題,該解決這些問題,才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就以Google眼鏡來說,原本是物聯網時代下,讓人眼睛一亮的穿戴式裝置;可惜,除了應用程式App數量不足外,在式樣設計上,不但顯得笨重,而且顯示幕正對著眼球,畫面顯示時從外面也看得見。不顯示時,從外面只看到一個白方塊,遮住了眼球,看上去頗為怪異。所以有人把眼鏡族,取了個Glasshole(眼鏡癡)的不雅外號。
沒有一個人希望自己是呆瓜,或是看起來像呆瓜,這樣的Consumer Insight,一般沒受過使用者經驗訓練的科技工程師可能無法想像。更別提要老人家拿柺杖,是多麼傷銀髮族尊嚴;可能也無法進一步了解,有些年長者寧願買各種顏色的傘來搭配外出服,也不願意拿拐杖,顯現自己的老態。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Nokia這個曾經得過動腦「廣告流行語金句獎」的廣告金句,完全說中了科技產品設計的靈魂與核心。雖然Nokia自己提出這個想法,可是並沒有徹底的執行,以至於走向被賣掉的困境;不過,值得所有對物聯網抱持高度興趣的品牌、工程師、設計師,引以為鑑。願所有的動腦讀者在新的一年,能用深入的生活者洞察、創意創造未來!
除了可顯示體溫、脈搏、心跳、活動紀錄,還有睡眠「智慧鬧鐘」功能。可透過「微震動」,在設定鬧鐘啟動前30分鐘,將使用者從「深層睡眠」逐漸甦醒成「淺層睡眠」,並在鬧鐘啟動時震動喚醒使用者。另外在「個人資訊」中,還可設定個人資訊與每天運動的目標。
除了手環,冰箱、電視、冷氣、洗衣機、汽車…,當物物相連時,會帶動哪些商機?各種品牌的商業模式是不是應該馬上調整?行銷傳播的做法是不是也該與時俱進?
不過這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雖然物聯網能啟動大商機,商業巨頭更認為是未來最值得投資的方向,但是物與物之間相連的平台誰來建立?誰更能進一步解決人們的問題?
顯然,單一產品聯網裝置怎麼設計不是重點,生活者身心靈洞察、創新的聯網裝置、多元整合體驗、具黏性的使用情境,及搭配環境的感知設計才是焦點。
這其中需要許多深入研究使用者經驗的設計師,先了解當前的生活者在生理、心理上碰到了哪些問題,該解決這些問題,才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就以Google眼鏡來說,原本是物聯網時代下,讓人眼睛一亮的穿戴式裝置;可惜,除了應用程式App數量不足外,在式樣設計上,不但顯得笨重,而且顯示幕正對著眼球,畫面顯示時從外面也看得見。不顯示時,從外面只看到一個白方塊,遮住了眼球,看上去頗為怪異。所以有人把眼鏡族,取了個Glasshole(眼鏡癡)的不雅外號。
沒有一個人希望自己是呆瓜,或是看起來像呆瓜,這樣的Consumer Insight,一般沒受過使用者經驗訓練的科技工程師可能無法想像。更別提要老人家拿柺杖,是多麼傷銀髮族尊嚴;可能也無法進一步了解,有些年長者寧願買各種顏色的傘來搭配外出服,也不願意拿拐杖,顯現自己的老態。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Nokia這個曾經得過動腦「廣告流行語金句獎」的廣告金句,完全說中了科技產品設計的靈魂與核心。雖然Nokia自己提出這個想法,可是並沒有徹底的執行,以至於走向被賣掉的困境;不過,值得所有對物聯網抱持高度興趣的品牌、工程師、設計師,引以為鑑。願所有的動腦讀者在新的一年,能用深入的生活者洞察、創意創造未來!
- 創新觀點(第13頁)
- 編者的話 當物物相連(第13頁)
- 時事剖析 台灣鉅型財團的診斷與醫治(第14頁)
- 動腦為公益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看江蕙的「封麥與瘋賣」(第16頁)
- 職場觀點 就業好?還是出國留學好?(第18頁)
- 生活美學 用設計思維美化生活(第20頁)
- 行銷風向球(第22頁)
- 全球話題掃描(第22頁)
- 流行快報 創意轉個彎 發現意外萌點(第26頁)
- 廣告風雲 大家來找吉羊 日本元旦的廣告創意(第31頁)
- 跨界創新 科學家.跨界思考家.實業家 從透明龍蝦談跨界創新(第38頁)
- 每月精彩品牌 Discovery亞太電視網 如何在台灣打造品牌?(第42頁)
- TAA消費大趨勢 從2015市場趨勢找商機(第48頁)
- Cover Story(第56頁)
- 搶佔物聯網商機(第56頁)
- 穿戴商機 穿戴裝置 行銷新利器(第62頁)
- 智慧家居 決戰物聯網家居 如何掌握5大商機?(第66頁)
-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 進入你的生活(第70頁)
- 歐美經典 物聯網的6大商機(第75頁)
- 日本精髓 日本跨界聯網 開創新市場(第80頁)
- 創意觀點 行銷人對物聯網的想像(第84頁)
- Special Report(第89頁)
- 通路新進化 虛實整合大趨勢(第89頁)
- 動腦嚴選 台灣通路創新亮點子(第93頁)
- 產業調查 2015台灣通路行銷服務公司大調查(第98頁)
- 創意藍海(第104頁)
- 紐約廣告節 紐約廣告節賞析會首次登台 有哪些精彩創意?(第104頁)
- 一則廣告大家看 味丹為何找麥可、李小龍來煮麵?(第110頁)
- Design X Taipei WDC Taipei 2016 (下) 從設計看台北魅力(第113頁)
- 人物:時勢造英雄 英雄造時勢 創業10年 楊佳燊譜出交響樂章(第116頁)
- 行銷恰恰 品牌故事 要引出人們的心裡話(第121頁)
- 業界風雲(第124頁)
- 產業發展.客戶動態(第124頁)
- 創意人多變化(第129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