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漫畫扁鵲八十一難經:神醫扁鵲的千年養生古訓
  • 點閱:302
    182人已收藏
  • 作者: 周春才編繪
  • 出版社:晶冠出版
  • 出版年:2014
  • 集叢名:養生館系列:28
  • ISBN:9789865852245
  • 格式:PDF,JPG
  • 頁數:300
  • 書籍難度(SR):833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08

內容簡介
 
第一位被列入史書的名醫──扁鵲!第一本以漫畫圖解形式論釋《難經》的普及大眾養生保健知識的靈藥良方!
 
扁鵲是中國古代名醫,相傳《難經》是秦越人撰寫,而有人認為秦越人就是古時相傳的神醫--扁鵲。《難經》有八十一篇答問,這些問答包括把脈、經絡、解剖、五臟疾病,以及針灸治療法則等學問。

 
《漫畫扁鵲八十一難經》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圖文並茂的表現手法,為讀者詮釋「扁鵲八十一難」,講述了健康與時令、季候的微妙關係,討論了四時養生、診治疾病的具體經驗和知識,是一部了解陰陽五行與人身五臟對應關係的經典名著。


作者簡介
 
周春才
 
北京人,1957年出生,職業畫家,獨立撰稿人。

 
多年來,作者透過與西方文化的比較,從方法論的層面對包括科學與哲學在內的中國文化做出了全新的詮釋,作品形象生動,系統性強,在國內外影響廣泛,受到了相關專家的首肯和廣大讀者的歡迎。


  • 引 言(第7頁)
  • 一難:中醫診斷病情為什麼「獨取寸口」?(第26頁)
  • 二難:何謂『寸、關、尺』?(第29頁)
  • 三難:何謂脈象的『太過』與『不及』?(第31頁)
  • 四難:脈象為什麼有陰陽之分?(第35頁)
  • 五難:醫生是如何觸摸到五臟六腑的?(第40頁)
  • 六難:是『陰盛陽衰』還是『陽盛陰衰』?(第42頁)
  • 七難:怎樣辨別『常脈』與『病脈』?(第43頁)
  • 八難:為什麼寸部脈象正常,病人卻死亡了呢?(第46頁)
  • 九難:為什麼可以從脈象上判斷臟腑的疾病?(第48頁)
  • 十難:為什麼一脈可有『十變』?(第50頁)
  • 十一難:為什麼脈的間歇可反映腎氣的盛竭?(第53頁)
  • 十二難:『補』與『瀉』的前提是什麼?(第55頁)
  • 十三難:為什麼脈診與色診要相互配合?(第57頁)
  • 十四難:何謂『損脈』與『至脈』?(第61頁)
  • 十五難:何謂春弦、夏鉤、秋毛、冬石?(第72頁)
  • 十六難:如何辨別病證,哪種診法才是適當的呢?(第84頁)
  • 十七難:脈象為什麼能預示出病人的死生?(第90頁)
  • 十八難:三部九候各主何病?(第93頁)
  • 十九難:男女脈象何以有別?(第99頁)
  • 二十難:為什麼說脈象有隱伏、有藏匿?(第103頁)
  • 二十一難:病形與病脈為什麼有時不相應?(第105頁)
  • 二十二難:如何辨別邪在氣與邪在血?(第107頁)
  • 二十三難:經絡是怎樣循行周身的?(第110頁)
  • 二十四難:五臟經脈氣將絕時有何徵候?(第118頁)
  • 二十五難:為什麼經脈有十二條,而臟腑只有十一個?(第125頁)
  • 二十六難:為什麼說『絡』有十五?(第126頁)
  • 二十七難:奇經八脈的功能與作用是什麼?(第128頁)
  • 二十八難:奇經八脈的循行為何呢?(第131頁)
  • 二十九難:奇經八脈病變與徵候是怎樣的?(第136頁)
  • 三十難:營氣與衛氣是相隨並行的嗎?(第139頁)
  • 三十一難: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在哪裡,有何功能?(第141頁)
  • 三十二難:心肺何以在五臟中占據主導地位?(第144頁)
  • 三十三難:為什麼屬木的肝在水中卻下沉、屬金的肺反而上浮?(第147頁)
  • 三十四難:五臟的功能與作用是什麼?(第151頁)
  • 三十五難:為什麼心、肺與相表裡的小腸、大腸距離較遠?(第154頁)
  • 三十六難:何謂『命門』?(第159頁)
  • 三十七難:五臟的精氣由哪裡出發,歸於何處?(第161頁)
  • 三十八難:為什麼臟有五,而腑有六呢?(第167頁)
  • 三十九難:為什麼又說腑有五,而臟有六?(第168頁)
  • 四十難:為什麼鼻能知香臭、耳能聽聲音呢?(第170頁)
  • 四十一難:為什麼只有肝臟是兩葉?(第172頁)
  • 四十二難:臟腑的長短與輕重怎樣?(第174頁)
  • 四十三難:人為什麼不吃不喝到第七日就會死亡?(第180頁)
  • 四十四難:人體內的『七衝門』各在何處,功能是什麼?(第182頁)
  • 四十五難:人體的『八會穴』各在何處,主治何病?(第184頁)
  • 四十六難:為什麼老年人不易入睡,而少壯之人入睡後又不易醒?(第187頁)
  • 四十七難:人的面部為什麼能夠耐寒冷呢?(第188頁)
  • 四十八難:『三虛三實』如何致人以病?(第190頁)
  • 四十九難:何謂『正經自病』,何謂『五邪所傷』?(第193頁)
  • 五十難:如何辨別疾病的虛、實、正、邪?(第205頁)
  • 五十一難:何以根據情志變化判斷病變的性質和所在?(第208頁)
  • 五十二難:臟與腑的病變本質上是相等的嗎?(第210頁)
  • 五十三難:臟腑疾病的傳變原理是什麼?(第212頁)
  • 五十四難:為什麼說『臟病難治』、『腑病易治』?(第215頁)
  • 五十五難:何謂積、聚,它們的成因和症狀怎樣?(第217頁)
  • 五十六難:何謂肥氣、伏梁、痞氣、息賁、賁豚?(第219頁)
  • 五十七難:腹瀉有幾種,發病的特徵是什麼?(第229頁)
  • 五十八難: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的診治原則是什麼?(第232頁)
  • 五十九難:狂癲發作的先兆和典型症狀是什麼?(第239頁)
  • 六十難:為什麼頭部與心臟疾病有『厥痛』與『真痛』之分?(第241頁)
  • 六十一難:何謂望聞問切,其最高境界是什麼?(第244頁)
  • 六十二難:五臟經脈各有五腧(俞)穴,何以六腑又多出一個「原 穴」?(第249頁)
  • 六十三難:為什麼各經脈的特定俞穴都以井穴為起始點?(第251頁)
  • 六十四難:五腧(俞)穴中陰陽剛柔相互配合的根據是什麼?(第254頁)
  • 六十五難:五腧(俞)穴中的井穴與合穴取法的依據是什麼?(第256頁)
  • 六十六難:為什麼十二經都把俞穴作為原穴呢?(第258頁)
  • 六十七難:為什麼五臟的募穴都在屬陰的胸腹部,而五臟的俞穴又都 在屬陽的腰背部呢?(第261頁)
  • 六十八難:井滎俞經合五穴的含意各指什麼?(第263頁)
  • 六十九難:為什麼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不實不虛,以經取之?(第265頁)
  • 七十難:春夏刺淺、秋冬刺深的依據是什麼?(第268頁)
  • 七十一難:何謂刺營無傷衛,刺衛無傷營?(第271頁)
  • 七十二難:為什麼說調氣之方,必在陰陽?(第273頁)
  • 七十三難:為什麼針刺滎穴,可以達到瀉其井穴的效果?(第275頁)
  • 七十四難:五臟的疾病是怎樣與四時相應的?(第277頁)
  • 七十五難:五行生剋理論與補瀉的關係怎樣?(第280頁)
  • 七十六難:陰陽盛衰的補瀉法則是什麼?(第283頁)
  • 七十七難:何謂上工、中工和下工?(第285頁)
  • 七十八難:何為補、何為瀉?(第287頁)
  • 七十九難:針刺時如何得氣?(第289頁)
  • 八十難:何謂有見如入,有見如出?(第292頁)
  • 八十一難:何謂無虛虛、無實實,損不足而益有餘?(第293頁)
紙本書 NT$ 280
單本電子書
NT$ 196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08
同分類熱門書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