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03
明代奇人金聖歎曾批閱六才子書,第一本就是《莊子》,正所謂天下才子莊為首。莊子到底奇在哪裡,使得金聖歎對他如此推崇?
《史記》上又說:莊子的學說「無所不窺,「著書十餘萬言,「以詆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
莊子,發他人所不能發,鳴別家所未曾鳴的言說方式;表面上「不可與莊語,其實是外冷內熱的性情構成;塵埃富貴、傲視王侯的人格取向;「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對於精神自由的追求;既遺世獨立泠然蘧然,又虛己游世不離不棄的處世風采,引發了他之後眾多士人文人的無限想望和強烈共鳴。
- 緒論 枯枝繁花看莊子(第1頁)
- 第一講 王夫之:機心是痛苦之源(第13頁)
- 「機心遍佈天下」(第14頁)
- 「勢利滿心的悲哀」(第16頁)
- 機心是痛苦之源(第18頁)
- 永遠追求「虛的境界」(第20頁)
- 以真示人,其心亦真(第22頁)
- 祛除機心,返璞歸真(第24頁)
- 第二講 朱謙之:名利河畔的得失判斷(第25頁)
- 貪、腐者不得不上的美學課(第26頁)
- 聽「至人說名利」(第29頁)
- 莊子也在謀的「利」(第31頁)
- 不求名來名自揚(第32頁)
- 君子窮而不乏(第34頁)
- 人生總有路可走(第36頁)
- 第三講 錢穆:心燈如蓮次第開(第39頁)
- 心燈如蓮次第開(第39頁)
- 達生需要養心(第41頁)
- 心若止水則靈美(第42頁)
- 孤獨深深深幾許(第45頁)
- 和莊子一起做心齋(第47頁)
- 近自然,見靈性(第49頁)
- 第四講 章太炎:「聖人就在平凡的人間世」(第50頁)
- 莊子「道眼觀物」(第51頁)
- 自性靈秀圓滿(第53頁)
- 特長?聖人、凡人各具「神通」(第55頁)
- 唯我獨尊,並不為過(第57頁)
- 潛能藏在心深處(第59頁)
- 把主權出賣給別人不可取(第60頁)
- 「聖人就在平凡的人間世」(第62頁)
- 第五講 林語堂:算命不如修養(第65頁)
- 螳螂「守形忘身釀悲劇」(第65頁)
- 別被「我遮住視線」(第68頁)
- 人生智慧有開始(第69頁)
-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第71頁)
- 展現真我的風采(第73頁)
- 把自我優勢發揮到極致(第74頁)
- 算命不如修養(第77頁)
- 第六講 方東美:心界決定你的視界(第79頁)
- 大鵬和晏鳥:同一世界,不同「心界」(第79頁)
- 「蓬心罵盡天下人」(第82頁)
- 心界決定你的視界(第84頁)
- 視線圈定你的腳印(第86頁)
- 小者逐利,大者逐道(第88頁)
- 把心域拉到無限遠(第90頁)
- 第七講 南懷瑾:成功就在一剎那(第92頁)
- 成功就在一剎那(第92頁)
- 大鵬高飛的勢能積累(第93頁)
- 寂寞:成功的另一種境界(第95頁)
- 前途:一次有計劃的旅行(第97頁)
- 惟其好之,惟其樂之,惟其成之(第99頁)
- 真正的偉大與平凡(第103頁)
- 第八講 陳鼓應:人生需要求知(第105頁)
- 人生需要求知(第105頁)
- 求知需求真知(第106頁)
- 虛懷若谷,心自豐盈(第108頁)
- 每天進步一點點(第110頁)
- 第九講 梁啟超:呆若木雞是凝神的最高境界(第111頁)
- 承蜩和捶鉤(第112頁)
- 專注就是成功(第113頁)
- 失敗的預兆:患得患失(第116頁)
- 「游刃有餘的前因後果」(第118頁)
- 呆若木雞是凝神的最高境界(第120頁)
- 專注還須堅持(第121頁)
- 第十講 蔡元培:變化才是真正的和諧(第123頁)
- 「變才是不變的真理」(第124頁)
- 把思維停留在「變字上」(第126頁)
- 因時隨化,因地制宜(第128頁)
- 眼睛和心,你相信誰?(第131頁)
- 莊子,我思我何在?(第133頁)
- 不斷創新才是生命的本質(第135頁)
- 第十一講 陳鼓應:以柔的狀態進入剛的境界(第136頁)
- 行走世間,必學「腳法」(第137頁)
- 莊子的「護己學」(第138頁)
- 由來才命兩相妨(第141頁)
- 林中的秀木真美嗎?(第143頁)
- 「寧為瓦全才是上策」(第145頁)
- 嘴巴閉關,舌頭收箭(第148頁)
- 出頭鳥更需低調(第150頁)
- 內直外曲≠膽小怕事(第152頁)
- 進亦樂,退亦樂(第154頁)
- 謙卑比驕傲更有力(第157頁)
- 以柔的狀態進入剛的境界(第159頁)
- 第十二講 馮友蘭:相對幸福和絕對幸福(第160頁)
- 相對幸福和絕對幸福(第161頁)
- 幸福沒有特權(第163頁)
- 是非慾念,見易別難(第164頁)
- 爭似春風處處閒(第167頁)
- 勉強自己,庸人自擾(第169頁)
- 止水澄波,悟道須靜(第171頁)
- 幸福在哪裡(第173頁)
- 第十三講 徐復觀:生死何茫茫(第175頁)
- 何處來?何處去?(第176頁)
- 生如夏花之燦爛(第178頁)
- 「死字當頭,活著悲哀」(第181頁)
- 死亡就是一次「快樂旅行」(第183頁)
- 燦爛平息,生生不息(第186頁)
- 第十四講 徐復觀:莊子的第二條人生道路(第189頁)
- 莊子的第二條人生道路(第189頁)
- 精神自由才是真的自由(第191頁)
- 「道是悟出來的」(第192頁)
- 放下即逍遙(第194頁)
- 坐忘無跡(第197頁)
- 一龍一蛇,與時俱化(第199頁)
- 第十五講 南懷瑾:真正的偉大與平凡(第202頁)
- 三千弱水,只飲一瓢(第202頁)
- 禍福只在一念間(第204頁)
- 永遠保持一顆初心(第205頁)
- 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第207頁)
- 做一隻容易滿足的鼴鼠(第208頁)
- 生命,各自有各自的快樂(第211頁)
- 第十六講 朱謙之:因由看破自逍遙(第213頁)
- 生命的價值和生命的悲哀(第213頁)
- 你心中還有「天地嗎?」(第215頁)
- 把生活當做一門藝術(第218頁)
- 相助何如相忘(第221頁)
- 因由看破自逍遙(第223頁)
- 當下就是幸福(第226頁)
- 享受生命的大自在(第228頁)
紙本書 NT$ 199
單本電子書
NT$
139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03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03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