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中國醫藥傳說神話
  • 點閱:150
    61人已收藏
  • 作者: 王煥華, 儲農, 倪惠珠著
  • 出版社:旺文社
  • 出版年:2012
  • 集叢名:中醫傳奇故事
  • ISBN:9789862390573
  • 格式:PDF,JPG
  • 頁數:244
  • 書籍難度(SR):776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14

內容簡介

漫談醫藥傳說異聞
傳說神農為廣大百姓,嚐遍百草以辨可用之食物與草藥,古人托神農之名,著《神農本草經》一書,因而建立起千百年來中藥發展的基礎;

而且您知道嗎!
許多藥材的名稱,更是與傳說神話息息相關,透過這些動人有趣的故事,讓藥文化更貼近生活!

本書特色
中藥文化博大精深,與人們的生活健康密不可分,許多藥材的知識,都記錄於中國豐富的民間傳說與神話,本書廣採博引、收羅豐富,玲瑯滿目,帶你進入傳說神話的中藥文化世界!

作者簡介

王煥華、儲農、倪惠珠

三君,長期從事中醫藥學術研究,博古創新,古為今用,勤奮著述,碩果累累。近幾年來,廣採博引,潛心寫作,三易寒暑,完成中國藥話故事一書,全書四冊收載一百五十味中藥,四十餘萬言。

  • 周序(第III頁)
  • 《中國醫藥傳說神話》序(第IV頁)
  • 序言(第VI頁)
  • 前言(第VIII頁)
  • 神草──人參(第1頁)
    • 人參漫談(第1頁)
    • 千草之靈,百藥之長(第4頁)
    • 濫用人參,毒如砒鴆(第8頁)
    • 參童避難闖關東(第11頁)
    • 藥雖相惡效相成(第13頁)
    • 見仁見智話參葉(第14頁)
  • 金不換──三七(第17頁)
    • 漫話三七(第17頁)
    • 三七的傳說(第18頁)
    • 三七的妙用(第21頁)
    • 「三七補氣」之說(第22頁)
  • 禹餘糧──土茯苓(第24頁)
    • 「禹餘糧」別名的由來(第24頁)
    • 治療梅毒之要藥(第25頁)
    • 土茯苓治療頭風病(第27頁)
  • 定麻風――天麻(第29頁)
    • 唐明皇的益壽珍品(第29頁)
    • 何以「無風獨搖」(第30頁)
    • 天麻生長之謎(第32頁)
    • 天麻與老年性痴呆(第33頁)
  • 金盞銀台――王不留行(第35頁)
    • 通乳通經通淋(第35頁)
  • 海棠梨――木瓜(第38頁)
    • 古人詠木瓜(第38頁)
    • 木瓜醫用(第40頁)
  • 既濟公――升麻(第42頁)
    • 古今爭議(第42頁)
    • 闡微探幽(第45頁)
    • 怪病巧治(第47頁)
    • 解毒新識(第48頁)
  • 炎涼小子――生薑(第50頁)
    • 蘇東坡與生薑(第50頁)
    • 「真藥中之神聖也」(第51頁)
    • 「臟寒之要藥」(第54頁)
  • 紫蘭――白芨(第56頁)
    • 皇帝賜名白芨(第56頁)
    • 一個死囚的祕方(第58頁)
    • 老藥新用(第59頁)
  • 醫草――艾葉(第61頁)
    • 灸治第一人―鮑姑(第61頁)
    • 延年益壽讚艾灸(第62頁)
    • 艾枕、艾袋與艾墊(第64頁)
  • 豬肝赤――赤小豆(第67頁)
    • 郭璞與赤小豆軼事(第67頁)
    • 外科良藥赤小豆(第69頁)
  • 草金丹――杏仁(第71頁)
    • 董仙杏林譽古今(第71頁)
    • 最古老的止咳藥(第74頁)
    • 楊貴妃駐顏祕方(第76頁)
  • 當道――車前(第78頁)
    • 霍去病定名車前草(第78頁)
    • 歐陽修與車前子(第79頁)
    • 顏德馨重用車前降血壓(第81頁)
    • 車前葉趣事兩則(第82頁)
  • 天錐――附子(第84頁)
    • 斬關奪門之將(第84頁)
    • 「祝附子」軼事(第86頁)
    • 視附子為蛇蠍(第88頁)
    • 啖附子如芋栗(第90頁)
    • 附子的巧妙搭配(第92頁)
  • 胡王使者――羌獨活(第95頁)
    • 羌獨活小議(第95頁)
  • 卻老――枸杞(第97頁)
    • 江南枸杞王(第97頁)
    • 養生學家益壽藥(第99頁)
    • 枸杞藥膳古今談(第101頁)
  • 黑鬚公――威靈仙(第104頁)
    • 藥性威猛,功效靈驗(第104頁)
    • 威靈山與威靈寺(第106頁)
    • 偏方能治大病(第107頁)
  • 河東飯――栗子(第110頁)
    • 千古佳話「河東飯」(第110頁)
    • 老人之聖果(第111頁)
  • 妃子笑――荔枝(第114頁)
    • 「通神益智健氣」(第114頁)
  • 天瓜――栝樓(第118頁)
    • 康熙年間奇藥事件(第118頁)
    • 「治嗽之要藥也」(第120頁)
    • 「天花粉蛋白」(第121頁)
  • 六月花神――荷(第123頁)
    • 一身無棄物(第123頁)
    • 夏令解暑荷葉粥(第125頁)
    • 耐老延年的水芝丹(第127頁)
  • 鹿竹――黃精(第129頁)
    • 神奇的命名(第129頁)
    • 黃精的傳奇(第130頁)
    • 無瑕禪師與黃精(第132頁)
    • 黃精益壽之說(第133頁)
  • 虎鬚――款冬花(第137頁)
    • 冬至頌冬花(第137頁)
    • 藥苑兩姊妹(第139頁)
  • 帝王樹――銀杏(第141頁)
    • 中國的國樹(第141頁)
    • 白果的功與過(第143頁)
    • 有待開發的銀杏葉(第144頁)
  • 阿梨訶陀――蓽撥(第147頁)
    • 單方治癒太宗痢(第147頁)
    • 散寒止痛蓽撥粥(第149頁)
  • 九里光――劉寄奴(第151頁)
    • 朱良春妙用劉寄奴(第151頁)
  • 菜芝――薤白(第153頁)
    • 杜甫與薤白(第153頁)
    • 「心病宜食之」(第155頁)
  • 菩提珠――薏苡仁(第158頁)
    • 薏苡明珠謗(第158頁)
    • 寓治於食話薏苡(第160頁)
    • 苡仁「礙胎」嗎?(第162頁)
  • 洗瘴丹――檳榔(第165頁)
    • 朱熹檳榔詩的出典(第165頁)
    • 中國式口香糖(第167頁)
    • 腸道寄生蟲的剋星(第170頁)
  • 丑寶――牛黃(第173頁)
    • 「為世神物」(第173頁)
    • 扁鵲與牛黃(第175頁)
    • 黃牛「膽石症」(第176頁)
  • 五步龍――白花蛇(第180頁)
    • 蛇之趣(第180頁)
    • 蛇之性(第182頁)
    • 蛇之用(第184頁)
  • 明月――珍珠(第186頁)
    • 「合浦珠」與「太湖珠」(第186頁)
    • 慈禧潤膚美容妙法(第188頁)
  • 和平將軍――穿山甲(第191頁)
    • 森林衛士(第191頁)
    • 穿山甲獨特之用(第193頁)
  • 自然穀――禹餘糧(第196頁)
    • 「上人之法力,寄於此石」(第196頁)
  • 鎮山威――鹿角(第199頁)
    • 鹿乃仙獸(第199頁)
    • 鎮山威與九女春(第201頁)
    • 鹿身藏百寶(第202頁)
  • 紅松脂――琥珀(第205頁)
    • 神醫與「神物」(第205頁)
    • 松脂入地,千年所化(第207頁)
  • 漏天機――龜甲(第210頁)
    • 麟鳯龜龍,謂之四靈(第210頁)
    • 龜的種種趣聞(第212頁)
    • 名貴中藥材――龜甲(第214頁)
    • 「綠色使者」(第217頁)
紙本書 NT$ 260
單本電子書
NT$ 182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14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