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13
我們的大腦每天都會浮現好幾萬句的獨白
你的腦內獨白,決定你怎樣過這一天
將「負面獨白」切換成「正面獨白」
讓你的焦慮、不安通通消失的自我對話練習
★NHK、朝日新聞台、TBS都介紹過的情緒控制課程!
我們的大腦每天都在進行不間斷的「腦內對話」,這些獨白無形中塑造了我們的心境與生活態度。如果你曾被負面情緒困擾、不安感纏繞,甚至因批評或挫折而陷入低潮,那麼這本書正是為你而寫。
本書以貼近日常的實例,將心理學理論轉化為易於實踐的技巧,幫助讀者學會如何轉換內心對話。
你是否……
‧內心常出現負面念頭,不斷地內耗自己。
‧覺得腦袋東想西想停不下來,總是焦慮不已。
這時我們該跳脫認知誤區,轉換腦內的念頭!
只要一句話,就讓煩惱消失~
培養「正面腦內獨白」,讓自己變得更輕鬆自在。
和別人意見相左時
「你別每件事都要插嘴!」→「原來還有這種觀點,長知識了!」
每個人都戴著「主觀眼鏡」,大家都是以「主觀」看待事物、思考並採取行動。
受到批評時
「和其他人比起來,我真沒用……」→「比較的對象是從前的自己。」
若用「加分主義」來看自己,即使有人說你不如人,內心也不會受傷。
想迴避愛講道理的對象時
「我跟這個人無法溝通!」→「別說自己想說的,而是用對方的話回應!」
不說自己的主張也不反駁,將對方說的話複述一次。這個方法稱為「回溯」,亦即鸚鵡學舌,能讓別人了解你有在聽他說話,容易博得信賴,使他安心。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他能夠藉此再次確認自己說過的話,進而察覺話中的矛盾或錯誤。
看不慣別人任性的時候
「那個人老是我行我素!」→「我或許也想自私一點。」
遇到忠於自己內心的人,你會不會覺得不太舒服呢?或許這是察覺心聲的好機會。人最不了解的是自己。人類是潛意識占九成的物種,我們對自己的真實感受其實意外地遲鈍。你開始討厭別人的言行,你真實的心聲很可能就隱藏在那裡。
只要一句話,就不會再有太多的顧慮!
我們的大腦每天都在進行不間斷的「腦內對話」,這些獨白無形中塑造了我們的心境與生活態度。如果你曾被負面情緒困擾、不安感纏繞,甚至因批評或挫折而陷入低潮,那麼這本書正是為你而寫。
本書以貼近日常的實例,將心理學理論轉化為易於實踐的技巧,幫助讀者學會如何轉換內心對話。
你是否……
‧內心常出現負面念頭,不斷地內耗自己。
‧覺得腦袋東想西想停不下來,總是焦慮不已。
這時我們該跳脫認知誤區,轉換腦內的念頭!
只要一句話,就讓煩惱消失~
培養「正面腦內獨白」,讓自己變得更輕鬆自在。
和別人意見相左時
「你別每件事都要插嘴!」→「原來還有這種觀點,長知識了!」
每個人都戴著「主觀眼鏡」,大家都是以「主觀」看待事物、思考並採取行動。
受到批評時
「和其他人比起來,我真沒用……」→「比較的對象是從前的自己。」
若用「加分主義」來看自己,即使有人說你不如人,內心也不會受傷。
想迴避愛講道理的對象時
「我跟這個人無法溝通!」→「別說自己想說的,而是用對方的話回應!」
不說自己的主張也不反駁,將對方說的話複述一次。這個方法稱為「回溯」,亦即鸚鵡學舌,能讓別人了解你有在聽他說話,容易博得信賴,使他安心。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他能夠藉此再次確認自己說過的話,進而察覺話中的矛盾或錯誤。
看不慣別人任性的時候
「那個人老是我行我素!」→「我或許也想自私一點。」
遇到忠於自己內心的人,你會不會覺得不太舒服呢?或許這是察覺心聲的好機會。人最不了解的是自己。人類是潛意識占九成的物種,我們對自己的真實感受其實意外地遲鈍。你開始討厭別人的言行,你真實的心聲很可能就隱藏在那裡。
只要一句話,就不會再有太多的顧慮!
- 前言(第3頁)
- 第 1 章 聽到令人不悅的話時 讓人際關係更圓滑的「腦內獨白」(第12頁)
- 和別人意見相左時 不如想:「原來還有這種觀點,長知識了!」(第14頁)
- 受到批評時 不如想:「比較的對象是從前的自己。」(第18頁)
- 對方很冷淡時 不如想:「我要更仔細地觀察對方。」(第22頁)
- 想迴避愛講道理的對象時 不如想:「別說自己想說的,而是用對方的話回應!」(第26頁)
- 討厭別人多管閒事時 不如想:「聽也好,不聽也好,坦率更好。」(第30頁)
- 聽到謊言或壞話時 不如想:「原來你是想要保護自己嗎?」(第34頁)
- 面對合不來的對象時 不如想:「相處只要順其自然就好。」(第38頁)
- 看不慣別人任性的時候 不如想:「我或許也想自私一點。」(第42頁)
- 不想再聽又臭又長的故事時 不如想:「姑且換個情景,保護自己吧!」(第46頁)
- 當別人指出自己的缺點 不如想:「要怎麼換成正面的說法?」(第50頁)
- 第 2 章 湧現怒氣時 讓自己不生氣的「腦內獨白」(第54頁)
- 當你煩躁不堪 不如想:「不妨好好款待自己!」(第56頁)
- 不知道別人為何生氣時 不如想:「他那樣做的目的是什麼?」(第60頁)
- 不由得湧上怒氣時 不妨回想:「我生氣之前在想什麼?」(第64頁)
- 想傳達的事物傳遞不出去時 不如想:「或許只是方法不對?」(第68頁)
- 當你對某人大失所望 不如想:「我該不會幫他貼了標籤?」(第72頁)
- 當你氣到難以遏止 不如想:「我現在的怒氣值是多少?」(第76頁)
- 無法原諒某人時 不如想:「假如我雙方都支持,會說些什麼?」(第80頁)
- 受夠任性的情人時 不如說:「我有在觀察你喔!」(第84頁)
- 第 3 章 感到後悔時 讓人變得正面積極的「腦內獨白」(第88頁)
- 自我評價變差時 不如想:「六十分就很棒了!」(第90頁)
- 碰壁的時候 不如想:「要怎麼做才能成功?」(第94頁)
- 自我肯定感降低時 不如想:「具體來說,我哪裡沒用?」(第98頁)
- 努力沒獲得回報時 不如想:「拉遠距離看自己!」(第102頁)
- 後悔事情不該如此時 不如想:「我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什麼?」(第106頁)
- 無法更加努力時 不如想:「到目前為止,我辦到了多少事?」(第110頁)
- 忍不住想東想西時 不如想:「那個和這個都好令人在意,到此為止!」(第114頁)
- 為自己的選擇感到後悔時 不如想:「我做了這個選擇,有什麼好處?」(第118頁)
- 說出真心話時 不如想:「希望對方能了解我的想法。」(第122頁)
- 第 4 章 提不起勁時 能讓自己和別人都快樂的「腦內獨白」(第126頁)
- 嫉妒心折磨你時 不如想:「那個人就是未來的我!」(第128頁)
- 你不敢踏出一步時 不如想:「我做了這件事有什麼好處?」(第132頁)
- 提不起動力時 不如想:「我現在最想做什麼?」(第136頁)
- 想要立刻轉換心情時 不如想:「現在要做些什麼才能讓心情暢快?」(第140頁)
- 日子一成不變時 不如想:「○○就是我的職責!」(第144頁)
- 不敢再踏出第二步時 不如想:「無法如此斷定吧?」(第148頁)
- 有人炫耀的時候 不如想:「保持適當的心理界限吧!」(第152頁)
- 情緒忽好忽壞時 不如想:「用『我的最愛』來改變心情。」(第156頁)
- 遇到遺憾的事情時 不如想:「如果換個觀點會如何?」(第160頁)
- 第 5 章 不安讓你不平靜時 整理內心思緒的「腦內獨白」(第164頁)
- 難以抵擋的不安來襲時 不如想:「具體上是對什麼事有多大的不安呢?」(第166頁)
- 工作堆積如山時 不如想:「哪件事情不先做,困擾的人會是我?」(第170頁)
- 想知道自己的真心話時 不如想:「要是沒有限制,我想實現什麼願望?」(第174頁)
- 計畫生變時 不如想:「改採用 B 計畫!」(第178頁)
- 忍不住一直往壞的方面想時 不如思考:「A 真的等於 B 嗎?」(第182頁)
- 想讓自己拿出勇氣時 不如想:「你很努力,我都知道喔!」(第186頁)
- 感到焦慮時 不如想:「順利時,我都看到、聽到、感覺到什麼?」(第190頁)
- 在失眠的夜裡 不如轉念想:「我正在保護自己。」(第194頁)
- 想要習慣時 不如想:「不要緊。一旦習慣之後,就不會不安了。」(第198頁)
- 人生不順遂時 不如轉念:「別只看一部分,要綜觀人生。」(第202頁)
紙本書 NT$ 310
單本電子書
NT$
220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13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13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