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科技泡沫:熱潮背後是機會還是炒作?教你識破下一個投資陷阱
  • 點閱:246
    11人已收藏
  • 譯自:Siliconned: How the Tech Industry Solves Fake Problems, Hoards Idle Workers, and Makes Doomed Bets with Other People's Money
  • 作者: 伊曼紐. 馬喬里(Emmanuel Maggiori)著 , 謝明珊譯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年:2025
  • 集叢名:新商業周刊叢書
  • ISBN:9786263904040
  • EISBN:9786263904033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123129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

翻開本書,你將看清科技產業的榮景背後,是泡沫重演的瘋狂現實。

2021年,共有6,810億美元投入科技產業,高達七百八十七家新創企業躋身獨角獸之列,創下歷史新高。
新創公司Juicero募資1億2,000萬美元,打造無線網路果汁機;短影音平台Quibi豪擲11億美元製作短影片;
共享辦公室連鎖品牌WeWork募得217億美元,於全球開設七百七十九個據點,曾是美國史上估值最高的獨角獸企業。


然而榮景之下,Juicero銷量慘淡;Quibi於上架六個月後黯然收場;WeWork獲利不如預期,最終宣告破產。
欣欣向榮的科技產業,於2022年嚴重崩盤。知名科技公司大規模裁員、投資科技業的資金大幅縮水,科技業似乎正在熱潮之中走向下一次泡沫,而這一切其實有跡可循。


資深AI工程師伊曼紐‧馬喬里(Emmanuel Maggiori)親身見證科技產業的瘋狂趨勢,於本書揭露:

▍為何科技與新創公司不斷推出注定失敗的商業構想,投資人仍持續投入資金?

支援無線網路連線,讓用戶可以用水果膠囊在家榨汁的華麗果汁機、
期許顛覆製藥產業,宣稱能夠快速研發新興藥物的AI工具、
只要花跟Uber Black方案一樣的錢就可以搭乘的「空中計程車」,
這些充滿願景的商業構想背後,其實暗藏著仰賴奇蹟才能成功的投資陷阱。
投入資金前,或許該停下腳步謹慎思考,這些「創新」真的可行嗎?


▍為何追求爆炸性成長的新創企業快速做大,卻遲遲無法獲利,導致虧損連連?

創業家保羅.葛拉漢(Paul Graham)說:「新創企業唯一的必要條件,就是快速成長。」
不只要快速成長,還要盡可能擴展規模,確保投資人獲利,進而吸引更多資金。
然而WeWork的案例會告訴你,即使企業規模愈來愈大、據點愈設愈多,
沒有最關鍵的「護城河」,依然難以保證獲利,甚至可能難以長久營運。


▍創投公司如何以不實的獲利承諾掩蓋虧損真相、豪擲他人資金進行大膽投資?

創投公司遵循「三分法則」,宣稱大膽的投資策略有望為投資人帶來2.5倍獲利,
但事實上,創投基金的整體報酬不盡理想,「三分法則」或許過於樂觀,
而「無論投資成功與否,都可以收取管理費」的報酬機制,也可能導致創投公司為了廣募基金而掩蓋虧損。


▍政府對科技業的補助,以及量化寬鬆等貨幣政策如何加速科技業走向泡沫化?

量化寬鬆政策使資金更易取得,鼓勵了科技與新創公司大膽冒險,
有觀點認為,這有助於促進創新,對社會整體而言有所助益。
然而在科技熱潮中流入市場的大筆資金,卻可能成為助長泡沫的燃料,為經濟衰退埋下伏筆;
而容易取得的政府補助,也可能使企業豪擲納稅人的血汗錢,進行或許不必要的商業嘗試。

科技熱潮來勢洶洶,本書將帶你透視投資科技業的風險與陷阱,讓你在狂潮之中也能站穩腳步!


警醒推薦——

張紫凌(艾蜜莉)∣財經作家
陳鳳馨∣資深媒體人、News98《財經起床號》主持人
詹宏志∣作家
(依首字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姓名:伊曼紐•馬喬里Emmanuel Maggiori
資深AI軟體工程師,從業十餘年,專攻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和科學計算(scientific computing)。他協助企業建立複雜的軟體、開發適用於各種應用程式的AI工具。著有暢銷書《聰明至愚笨:為何AI持續犯下嚴重錯誤?》(Smart Until It's Dumb)。

翻譯作者簡介

姓名:謝明珊
台灣大學政治系國際關係組碩士,NAHA國際認證高階芳療師。現為院線片、紀錄片、書籍、雜誌和新聞專職翻譯,並樂在其中,深信人就是要做自己喜歡的事。
 
  • 前言 科技業為何走向瘋狂?
  • 第1章 仰賴「奇蹟」才能成功的投資陷阱
    • 新創企業
    • 奇蹟1:市場奇蹟
    • 奇蹟2:技術奇蹟
    • 奇蹟3:人才奇蹟
    • 投資「奇蹟」的後果
  • 第2章 與其追求爆炸性成長,不如建立護城河
    • 侵蝕利潤的「抄襲者」
    • 如何建立護城河?
    • 沒有護城河?問題可大了!
    • 被他人的護城河淹沒
    • 護城河的幻覺
    • 對爆炸性成長的執念
  • 第3章 創業投資的承諾與風險
    • 創業投資的運作模式
    • 創投公司的「2.5倍」承諾
    • 「大膽投資」的結果
    • 創投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管理費
    • 龐氏騙局?
    • 「更傻的傻瓜」理論
    • 好故事如何引人上鉤?
    • 是支持創新還是製造騙局?
    • 為何持續投資創投?
  • 第4章 貨幣政策與政府補助如何加劇泡沫化?
    • 助長泡沫的貨幣政策
    • 獨角獸企業的興衰
    • 零利率政策,治標不治本
    • 繁榮終致蕭條?經濟學的「宿醉理論」
    • 經濟學界的激辯
    • 政策助長泡沫,真的值得嗎?
    • 無須償還的「免費資金」
  • 第5章 科技業生產力低落的真相
    • 科技業的招募狂潮
    • 「工作會膨脹,填滿可用的時間」
    • 無關緊要的瑣碎工作
    • 當「敏捷方法」成為科技工作的教條
    • 蠻力創業法
    • 催生新創企業的「創業絞肉機」
    • 科技人的苦悶
  • 第6章 科技業該如何回歸正軌?
    • 不追求奇蹟,而是追求平凡實用
    • 企業規模小,有時反而比較好
    • 從創投融資到自力更生
    • 從權宜之計到全局思考
    • 從按表操課到顧客導向
  • 結語 最終的省思
  • 致謝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65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