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經理人 [第242期]:2025管理大趨勢 塑造未來職場的12個議題
  • 點閱:102
    38人已收藏
  • 作者: 經理人編輯部編輯
  • 出版社:巨思文化
  • 出版年:2025.01
  • 格式:PDF,JPG
  • 頁數:132
  • 附註:月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6-23

本期內容簡介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用信念穿透噪聲


全球零售巨擘亞馬遜(Amazon)執行長安迪.賈西(Andy Jassy)在2024年9月寫給員工的一封信中,有這樣一段話:「為了能夠更好地創新、協作,並且與同仁彼此和公司文化保持連結,以便為客戶和公司提供最好的服務,我們決定回到新冠疫情之前的辦公方式。」
後續,賈西還解釋了一些員工們一起在辦公室工作的好處,但是,相信無論是亞馬遜內外的人,都只把重點畫在了:2025年1月2日,重回一個星期上5天班的「舊制」。
根據《彭博》(Bloomberg)的報導,據說因為辦公空間準備不及,亞馬遜有幾個城市的重返辦公室計畫必須延遲,長則達數月之久。不過,除非政策轉向,否則這個儘管讓許多人「不開心」的規定,還是會推行下去。
自從疫情逼使全球大多數人在家辦公以來,人們目睹了原本認為難以撼動的制度,迅速遭到變革的可能性,也認為要把放出去的自由再收回來,難上加難。亞馬遜的這項決策的後續發展,值得觀察。
從「小我」來看,如果你已經習慣,而且享受混合辦公,或者遠距辦公制度所帶來的自主和自由,要你天天朝九晚五坐在辦公室,簡直像在大氣中抽走一半氧氣,讓人有點呼吸困難。但是,把視野放大、拉高一些,應該可以俯瞰到,一個影響個體工作與生活的決定,涉及了組織的長遠考量,和周遭環境的變幻無常。
因此,在看待趨勢和變動時,只看表象、觀風向,很容易扭曲視野和讓事實失真;缺乏中心思想和價值觀,便會盲目躁動,人云亦云。
很多制度和觀念原本就是見仁見智,像是「規定員工天天進辦公室」這個決策,亞馬遜有自己公司的考量,但是我們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員工與組織的關係是否已經漸漸產生根本性的改變,而人對於自主和自由的渴望,是否也相應地會挑戰管理者對於員工的操控和信任程度。你信奉什麼價值觀,或許就決定了每一個趨勢或潮流,是在對你召喚或是讓你排拒。
每個人都活在一個PESTLE(political政治、economic經濟、social社會、technological科技、legal法規、environmental環境)的大框架裡,無論是AI、地緣政治、氣候變遷、人口老化等各種重大議題,總有人覺得快撞上冰山了,也有人覺得危言聳聽。一年之初,讓我們靜下心來,跟自己的內心對話,什麼是可長可久的信念和做法,或許就可以在喧擾的噪聲中,找出自己內在的聲音,指引未來的方向。

總編輯
齊立文

雜誌簡介
 
《經理人月刊》橫跨兩岸華人、多元媒體平台,談內部、談管理、談創造高效率的工作者、管理者、經營者,期許培養出「誠信、專業、創新、當責」的經理人。

  • Column 專欄(第14頁)
    • 編輯台時間 齊立文|用信念穿透噪聲(第14頁)
    • 社長學步集 何飛鵬|讓部屬自己說出來(第18頁)
    • 管理顧問的工具箱 徐瑞廷|以預測式AI 優先、審慎推動生成式AI,透過混合應用達成高附加價值轉型(第22頁)
    • 活用財務學管理 龔汝沁|簽證財報的會計師閃辭,有何不能說的祕密?(第24頁)
    • A I 新視界 尹相志|超級電腦推進人工智慧發展,人類應該害怕被取代嗎?(第26頁)
    • 當策略與實務相遇 吳相勳|真正有效的領導並非親力親為,適時鬆手,才是成長的開始(第28頁)
    • 流通心思維 吳師豪|員工應該看上級的臉色,還是消費者的臉色?(第100頁)
    • 零售最前線 王志仁|別過度追求短期轉換率,將部分資源投入品牌塑造(第102頁)
    • 法律關鍵詞 劉珞亦|客戶個資外洩事件頻傳,企業該如何強化資安體質?(第104頁)
  • Ideas Update 管理在線(第32頁)
    • 重新定義職業與自我價值| 問別人「你做什麼工作?」可能愈來愈不合時宜?(第32頁)
    • AI 助攻訂閱加值服務| Spotify 總算賺錢了,卻將大把資金投入影音,為什麼?(第34頁)
    • 電商龍頭迎戰中國挑戰者| 面對中國電商超低價競爭,亞馬遜如何因應?(第36頁)
    • 消費者心中的價值指標| 研究:賣家愈「樂在其中」,顧客愈願意為產品買單(第37頁)
  • Trending News 趨勢話題(第38頁)
    • 2024 年度代表字!|顯化、腦腐、劣質政府,這些字詞反映了哪些社會現象?(第38頁)
    • 瓦城的黃金5 年計畫!|延續品牌定位改良經典台菜,董座親揭集團4 大策略布局(第41頁)
  • Working Tips 實用祕技(第43頁)
    • 策略規畫|向執行長學轉型:資金、人才、技術與市場對焦(第43頁)
    • 表達技巧|演講成功與否,取決於3 個準備(第44頁)
  • Business Book Review 商管選書 中文書介| 《AI 霸主:OpenAI、DeepMind 與科技巨頭顛覆世界的競賽》 AI 技術為科技巨頭掌握,人類社會將付出哪些代價?(第45頁)
  • Back to Basics 主題學習 2025管理大趨勢(第50頁)
    • 當AI、缺工成必然,組織如何迎戰未來?在新秩序裡蹣跚學步,站穩、站好,然後加速(第52頁)
    • 重返辦公室 疫後重啟工作型態反思,實體和遠距優劣仍待定論(第54頁)
    • 世代共融 每一代人做事方式不同,「互看不順眼」困境有解嗎?(第57頁)
    • 數據治理 數位轉型的基石不穩,恐成推動AI 第一道障礙(第60頁)
    • AI 賦能 數位落差正在加劇,AI時代誰能戰到最後?(第62頁)
    • 碳有價時代來臨 減碳成為必要支出,企業如何精算綠色成本?(第65頁)
    • 職場心理健康 在高度不確定與疏離的環境中,打造關照員工身心的支援系統(第68頁)
    • 安靜離職 熱忱消失、做最低限度工作,「躺平」文化帶來的警訊(第70頁)
    • 地緣政治 全球政經新局,台商的挑戰與機遇(第72頁)
    • 多元人力組成 缺工成為企業常態,「補職缺」不再是唯一解答(第75頁)
    • 中階主管斷層 推動變革與創新的中堅力量,為何變成燙手山芋?(第78頁)
    • DEI 的反思 多元、平等、包容遇逆風?在爭議中對話的職場平權(第80頁)
    • 雇主品牌 人才爭奪戰,除了銀彈攻勢,企業還能做什麼?(第82頁)
  • Focus 本期焦點(第84頁)
    • CEO 管理講堂|住商機構董事長 陳錫琮 以服務思維經營加盟房仲業,成功打造兩岸第一大品牌(第84頁)
    • 品牌人物|雃博創辦人暨董事長 李永川 自有品牌氣墊床稱霸多國市場,2023 年營收飆破26 億元創新高(第92頁)
    • 創新人物|瓜瓜園總經理 邱裕翔 整合供應鏈、產品開發多樣化,拿下全台8 成地瓜加工品市場(第96頁)
  • ESG Best Practice ESG 最佳實踐 永光化學| 高污染化學工業靠循環經濟,做到永續產品占7 成營收(第106頁)
  • Special Report 特別企畫 破解好主管的5個迷思(第108頁)
    • 別用「自認為好」的方式管員工 觀察需求、給予機會,激發團隊的最大潛能(第110頁)
    • Part1 情境篇(第112頁)
    • Part2 案例篇(第122頁)
  • Manager's Life 下班後 影視金句|《奧術》(Arcane) 當你想要改變世界時,不用得到任何人的認同。(第126頁)
紙本書 NT$ 200
單本電子書
NT$ 200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6-23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