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UB 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經典 [第318期]:行經高原 「馬背上的醫生」醫援三十年
  • 點閱:63
    2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Rhythms monthly
  • 作者: 經典雜誌
  • 出版社:經典雜誌、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 出版年:2025.01
  • 格式:EPUB 版式,PDF,JPG
  • 頁數:164

本期內容簡介

318期 【特別報導】行經高原:「馬背上的醫生」醫援三十年

★本期封面★

封面攝影/王志宏
海拔四千三百公尺的那索尼村新建的達吶阿尼寺,是青藏高原中部重要的藏傳佛教寺廟,在面積約台灣六倍大的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寺廟(貢巴)傳統上扮演著教育、政治、醫療與文化等功能,也被當地人視為聖地般的存在。位處高寒且地廣人稀的青藏高原,人民生活貧困,缺醫少藥,健康堪虞。中華藏友會的醫援藏區項目持續進行中,改善了牧民原有的困境,也是作者三十年來的堅持。

★特別報導★
海拔四千三百公尺的達吶阿尼寺,大雪初降,寧謐莊嚴。青海玉樹囊謙縣因歷史因素,擁有全境比例最高的寺廟,寺廟所在地通常也是當地的聖地。
——行經高原:「馬背上的醫生」醫援計畫三十年
撰文.攝影/王志宏

★特別企畫★
十五年前後,一片混沌的社區翻轉命運,巷弄間跑跳著新生命、洋溢著歡笑。不同村里、部落與族群的千戶人家混而有序地在杉林大愛村共生。
——莫拉克.毀滅與重生:生生不息巴楠花Padan
撰文/胡毋意 攝影/安培淂

★一方印記★
在山野單車旅行快二十年,王洪川二○一一年終於親臨阿爾卑斯山脈現場。人性完善的交通設計讓他得以自在騎乘,即便崇山峻嶺也不成問題。
——瑞士:去群山的國度騎單車
撰文.攝影/王洪川

★探索世界★
太陽西下,落日餘暉灑在開羅伊斯蘭老城的哈桑清真寺與里法伊清真寺。開羅夜生活的薄紗即將被掀開,展露輝煌過去與熱鬧的現代面貌。
——開羅夜未眠:「一千零一夜」限電中
撰文.攝影/Enrico Martino

★探索世界★
阿爾及利亞的塔希爾.阿傑爾國家公園內著名石雕「哭泣的牛石刻」,講述著氣候變化、動物群和人類生活的寫實歷程。
——水即生命:地球的存續,水知道
撰文.攝影/Bruno Zanzottera

★深入現場★
在邊境城市阿德雷,婦孺們等待聯合國難民署核發難民身分證與配給卡。蘇丹戰事連年不休,鄰國查德雖伸出援手,但國內窘境早已自顧不暇。
——查德的掙扎:貧窮線下的人道救援
撰文.攝影/Nicolò Filippo Rosso


★經典書摘★ 
依祖傳記憶和傳統,父親帶兒子入山伐材作船,辨識雨林、感受海洋。父與子合力完成親子舟,也讓在島外流浪三十年的兒子真正回家。
——黑潮親子舟
撰文/夏曼.藍波安、施藍波安
圖片/夏曼.藍波安/INK印刻文學

《經典》雜誌從一九九八年八月創刊,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持續以立足台灣、放眼世界的企圖,發動無數重磅專題,至今榮獲四十一座金鼎獎,還有無數國內外大獎肯定;以「發現、探索、人文、關懷」為報導主旨,是一本針對生態環境、歷史、地理,以及包括當代人文議題做深入探討的中文月刊,向華文世界傳遞值得成為「經典」的內容。

  • 【編者的話】
  • 【經典人生】美的教育,愛的傳承
  • 【經典札記】人類社會的不完美性
  • 【杏林筆記】影像醫學科技讓醫師看不見病人
  • 【特別報導】行經高原 「馬背上的醫生」醫援計畫三十年
  • 【特別企畫】莫拉克 毀滅與重生 生生不息巴楠花Padan
  • 【一方印記】瑞士 去群山的國度騎單車
  • 【探索世界】
    • 開羅夜未眠 「一千零一夜」限電中
    • 水即生命 地球的存續,水知道
  • 【深入現場】查德的掙扎 貧窮線下的人道救援
  • 【經典書摘】黑潮親子舟
紙本書 NT$ 220
單本電子書
NT$ 160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