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6-29
本期內容簡介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改變,迫在眉睫
在資誠(PwC Taiwan)發布的〈2024台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中,其中有一項數字,令我讀了之後「心跳加速」。
題目是這樣問的:「如果貴公司堅持不轉型,持續按照傳統模式營運,您認為貴公司還可持續獲利多久?」
在受訪的台灣企業領袖中,針對「堅不轉型、能賺多久」,有76%的受訪者回答,「10年以下。」回答「超過10年」的,僅13%。對照全球企業領袖的答案,回答10年以下的有45%,回答超過10年的有53%。
如果所處或所創的公司,10年後極有可能不再獲利,現在該做什麼?資誠的報告中,建議企業「迫切轉型,加速重塑」。
《經理人》從2008年舉辦第一屆100MVP經理人的遴選,到2024年,邁入第17屆。在構思每一年該定調什麼主軸時,某一年,有同事彙整了過往超過10年的活動標題,發現年年想要凸顯的時代精神,幾乎一模一樣,不外乎是:成長、變革與創新。在自嘲缺乏創意的同時,自然也看見了專業經理人和事業經營者年復一年的考驗:迎戰外部環境的改變,展開內部營運的調整。
不進則退,既是宿命,也是人類的天性。就像運動場上,每每目睹已經推進到人類極限的速度和成績,借助於科技和知識的進步,總還是可以被打破。而這個速度,近乎讓人難以喘息,你想慢走都不行,因為大家都在快跑。
100MVP經理人獎項的MVP ,正是借用了運動場上「最有價值球員」(Most Valuable Player)的概念,針對為組織做出關鍵貢獻的工作者和經理人,給予肯定。100這個數字背後的意義,不在於絕對數量多寡,而在於強調,假設將商場類比於球場,那麼最終漂亮的得分,必定是團隊協力的成果。全場獨力斬獲50分的明星籃球員,沒有隊員的協力,如何制勝?
因此,任何一個組織或團隊的卓越成就,主事者的領導、設定對的方向,固然是關鍵成功要素,但是身在其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夠把事情做對,甚至在自己的責任範疇裡,也能夠發揮主人翁意識,做對的事、也把事情做對,才是成事的重要支柱。
多年下來,從每年得獎者的感言中,也可以感受到大家的謙虛與團隊精神,如同在第一屆MVP經理人得主中,就傳達出來的核心精神:責任捨我其誰,成功不必在我。
回到最初談到了令我心跳加速的問題,如果既有的營運模式,只足夠支撐10年甚或更短,那麼,「改變,迫在眉睫」。
總編輯
齊立文
- Column 專欄(第14頁)
- 編輯台時間 齊立文|改變,迫在眉睫(第14頁)
- 社長學步集 何飛鵬|思考、嘗試、犯錯、檢討、改進(第18頁)
- 管理顧問的工具箱 徐瑞廷|降低物流、採購等行政成本,重構供應鏈工作流(第20頁)
- 活用財務學管理 龔汝沁|釐清事業的「主」、「輔」,不因一時利益捨本逐末(第22頁)
- 趨勢思維學 李世珍|缺工、人力不足拖累效能,人機協作是轉型關鍵(第24頁)
- 當策略與實務相遇 柳育德|別與既有供應鏈正面競爭,順應潮流、在新興市場找機會(第26頁)
- 法律關鍵詞 楊貴智|「台灣第一」、「消費者最愛」等口號,若無依據皆可視為廣告不實(第136頁)
- 零售最前線 王志仁|別讓提升業績的促銷手段,成為破壞品牌形象的打手(第138頁)
- 流通心思維 吳師豪| 高度密集代表市場飽和?活用「區隔」找到商機(第140頁)
- Ideas Update 管理在線(第30頁)
- 破除代際刻板印象|Z世代懶散、嬰兒潮世代只愛錢,世代差異真的有這麼大嗎?(第30頁)
- BYOAI 興起!|員工自備 AI 工具,該開放還是禁止?(第32頁)
- Trending News 趨勢話題 台灣第一家上市的第三方支付業者|LINE Pay如何與銀行合作, 建構數位生態系?(第36頁)
- Business Book Review 商管選書 中文書介|《慢速工作力:快時代的慢技術,3大原則擺脫倦怠、鍛造更高成就》 擺脫在瑣事上的瞎忙、裝忙,鍛造有意義、有成果的生產力(第40頁)
- Back to Basics 主題學習 AI賦能 永續轉型(第46頁)
- 引領團隊求新求變的傑出人才 創造超越職責的價值,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力(第48頁)
- 永續經營(第51頁)
- 數位創新(第69頁)
- 產品服務(第85頁)
- 行銷業務(第103頁)
- 組織營運(第121頁)
- 2025年第18屆《經理人》100MVP經理人參選辦法(第133頁)
- Manager's Life 下班後 影視金句|《影后》 「等你是個咖,才有資格掉眼淚!」(第142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