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蓮趣 [第51期] 冬季號:愛上花蓮的冬季戀歌 一鄉一特色.永續玩不停
-
點閱:27
3人已收藏
- 作者: 商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 出版社:花蓮縣政府
- 出版年:2024.12
- 格式:PDF,JPG
- 頁數:64
- 附註:季刊
本期內容簡介
花蓮正朝著「智慧友善、觀光花蓮、永續共好」的願景邁進,透過「三軸三心多亮點發展策略」, 致力於打造一個友善且永續的環境,讓「花蓮走向國際.世界走進花蓮」則是我們持續努力的目標。
我們知道交通是觀光的重中之重,但一個地震、一個大雨、一個颱風,都會讓花蓮陷入動彈不得的困境,這一條「回家的路」、「觀光的路」仍舊看不到希望,我們只能拜託中央可以把「花東的百姓」放在他們的心上,少一點政治,多一點良心。即便如此,我們必須自救,經過重重的努力將於12 月啟動「香港-花蓮」的包機直航,每週四個航班,以期破解震後的交通困境。
雖然因著康芮颱風影響,五月天的公益演唱會延後來花蓮,但在這一等待的過程中,我們仍舊推出「五月天來花蓮,玩花蓮5 個月」的住宿抽獎活動。凡在11 月至明年3 月期間入住花蓮合法旅宿,並累積逾5 個晚上的遊客,有機會贏得為期一個月的Long Stay 免費住宿。在這段期間,旅宿業者將提供各類優惠與特色服務,讓您深入瞭解花蓮的獨特魅力,同時吸引更多遊客來探索這片美麗的土地。
自8/7 接任以來,我深深體會到了花蓮的美好與人情,在「永續花蓮」的願景下,我提出三個具體重新定位花蓮觀光策略的方向:
(1) 擦亮「有機農業」的品牌:花蓮有機農業超過3000 公頃,遠遠超越第二名達到2.3 倍,那是我們的優勢。有機農業代表自然、生態、在地、健康、文化,甚至在後疫情時代是一種飲食時尚,也就是吃在地、食當季,那是花蓮的寶貝,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引以為傲,並進一步擦亮這一塊的國際品牌。舉例:我們
原民的野菜,天生地養,富含豐富的微量元素,甚至好好打造我們野菜的生技園區,可以發展出自己的野菜品牌。
(2) 創造「有機生活」的價值:有機生活就是我們365 天的日常,花蓮人的日常是甚麼、有甚麼,我們就賣甚麼。然而在販賣之前,我們需要好好包裝加值,透過達人、職人、匠人、名人、行銷活動…等等,好好加值創價。舉例:我們瑞穗的碳酸氫鈉鹽鐵泉;我們鳳林的慢城、校長的故鄉、長壽之鎮;吉安皇帝米、光復的馬太鞍溼地流水席、大農大富平地森林等等。13 鄉鎮都有自己的在地特色,就是在地的有機元素,這些獨一無二的在地生活及文化,經過加值後可以成為商品,成為體驗遊程,成為社區旅遊、部落旅遊、成為品牌。另外就是花蓮人的生活態度:樂天、慢活、友善、真誠、自癒力、韌性,也可以轉化成為一種品牌。比如:我們原民的汎札萊表演藝術,汎札萊是阿美族語,意思為「美好的今天」。
(3) 落實「有機觀光」的目標:有機觀光是一種維護環境健康、生態系健康以及人類健康的旅遊體系。它仰賴在地有機的元素、生態的多樣性以及自然的循環,而非外來元素。有機觀光結合了傳統、創新與科學,涵蓋文化、環保、教育等面向,透過品牌加值,創造適當的在地生活體驗,提升人與人、人與土地、人與動植物間美好的關係。有機觀光與落實ESG 或SDGs 觀光有著密切關係。因此我們開始推動零碳遊程,健康養生療癒遊程「兩泉騎美」等。有機觀光就是要落實完成三個目標,讓遊客:一來再來、Long Stay、選擇平日來。
雖然太魯閣國家公園短期內無法恢復往昔面貌,但花蓮仍擁有壯麗的山海風光,無數的珍珠寶石等待著全世界的人來探索。秋去冬來,在季節更迭的循環中,花蓮依然美好,歲末年初時節,聖誕鐘聲響起祝福,花蓮太平洋觀光節的煙火依舊燦爛,照亮你我心中的未來,期待與您在花蓮相見,感受這片土地的幸福與美滿。
- 縣長的話(第1頁)
- 處長的話(第2頁)
- 一頁花蓮(第4頁)
- 活動快訊(第6頁)
- 達人美境 後山夜空,璀璨花蓮拍得到 煙火拍攝攻略(第8頁)
- 特別企劃 夢幻冬季花蓮 燈光花火秀繽紛(第10頁)
- 封面故事 將是,越老越好 花蓮老建築翻新景點(第14頁)
- 碳索日常 走進歷史,重現七腳川戰役 山下部落的文化走讀(第24頁)
- 招牌精品遊 石在,有看頭 花蓮疊石海岸特搜(第26頁)
- 博物館散策 遇「教」於樂 在玩樂中自然學習的場域(第34頁)
- 藝視界 193縣道旁叨光見飲 Studio193老公路Café(第38頁)
- 永續旅宿 花蓮不只土會黏人 還有最友善的旅宿(第40頁)
- 玩樂有機 用心摘.陪作物 「芋」見自然美好的培安農場(第44頁)
- 鴻食代 上山近海探索花蓮美味 阿鴻的原味人生(第46頁)
- 慢饗食光 食農教育再進擊 最「有機」的餐廳(第48頁)
- 花蓮禮好 暖冬好禮!第二屆花蓮百大伴手禮冬季選購指南(第50頁)
- 花現美好(第54頁)
- 交通資訊(第60頁)
紙本書 NT$ 0
單本電子書
NT$
0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