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典藏今藝術&投資 [第384期]:藝術CSI
  • 點閱:14
    8人已收藏
  • 作者: 典藏雜誌編輯部編輯
  •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 出版年:2024.09
  • 格式:PDF,JPG
  • 頁數:116
  • 附註:原刊名﹕典藏藝術雜誌﹐發行至第90期(民89年3月)止﹔自第91期(民89年4月)起﹐衍成﹕典藏今藝術 原刊名: 典藏今藝術, 自2018年4月起與《典藏投資》合併, 起始期數為307(201804)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6-25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主題:藝術CSI——科學檢測的藝術鑑賞之道
------
科學不會改變我們對藝術本質的認識,改變的是如何認識藝術的可能路徑。一如犯罪現場調查中藉由不同的跡證、環境特性、目擊者說詞、犯罪模式、行為特徵等多樣線索重建勾勒犯罪的過程與可能動機,我們看到的,從來不只是單純的報告,而是某種生命的樣貌。而藝術作品的「CSI」在真偽之外能帶給我們對藝術品什麼樣的洞察與認識?或許一如美國科學史家奧勒斯克斯(Naomi Oreskes)曾說的:「科學的精髓在於能夠隨著新證據的出現而調整自己的觀點。」我們藉此擴展對藝術認識的面向,也從形形色色的造假方式與行為中,看到各種人性的慾望。(企劃/朱貽安)

雜誌簡介
 
原刊名:典藏今藝術,自2018年4月起與《典藏投資》合併,起始期數為307(201804)。以關懷當代藝術生態為宗旨,從藝術家及創作、藝術評論及論述、美術史、展演空間、文化政策、藝術市場……等等,都是持續關注的重 要項目。在選樣上,國內藝術生態是我們的終極關懷,由此推衍至華人藝術及國際藝壇的宏觀視野與觀察,也成為實質上呈現的多元面貌,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提供 國內藝術人才經驗與學識的累積與傳遞,也希望作為潛在藝術愛好者進入藝術世界的橋樑。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藝術的集體潛意識與(再)創造(第34頁)
  • COLUMN 今專欄(第36頁)
    • 造假有罪——以美國奧蘭多美術館的巴斯奇亞偽作展為例(第36頁)
    • 由文化資產角度探討文物再製的問題(第38頁)
    • 臺灣文化傳教士——林衡哲醫師(下)(第40頁)
    • 旅行課(第42頁)
    • 疊床架屋!?(第44頁)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從南洋歸來之後:水谷宗弘與其筆下的帛琉風景(第46頁)
  • ARTIST 藝術家 伊麗莎白.佩頓的繪畫,不朽創造力的流變之歌(第48頁)
  • SPECIAL REPORT 特別企劃 為了藝術而拜拜,不如跟藝術說掰掰——看藝術宮的「藝術王船慶典」(第52頁)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2024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精萃 亞太總部啟用首拍,續寫新篇章(第54頁)
  • FEATURE 專題企畫 在辨真鑑偽之外,藝術品科學鑑識的真意(第64頁)
    • 在辨真鑑偽之外,藝術品科學鑑識的真意(第65頁)
    • 鑒定制度的建立與挑戰——當代藝術市場中的盲區探索(第66頁)
    • Q & A大解密! 破解古董書畫贗品作弊/幣技巧(第70頁)
    • 偽造上癮——平庸「藝術家」的復仇(第74頁)
    • 在哪挖到的? 有多古老? 它可以賣多少錢? 那些關於考古造假的故事(第78頁)
    • 面對偽作,猶如一齣無可奈何的嘲諷劇(第82頁)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第86頁)
    • 當代藝術女性圖像的試描 「開箱—願原力與你同在」斷代藝術史的陰性剖面(第86頁)
    • 超越對抗:關於「陳其寬:雙曲.交響」(第90頁)
    • 如果我們都是「外星人」,那誰來「解」殖? 從威尼斯的法國藝術家個展看新一代年輕藝術家的解殖、反抗策略(第94頁)
    • 希拉.希克斯,當代藝術的織手(第98頁)
  • SPOTLIGHT 藝壇注目(第100頁)
    • 廖家明:姿態與崇拜(第100頁)
    • 以物理、科技串成的因陀羅網 董承濂的精神宇宙(第102頁)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第106頁)
    • 夢迴巴黎,追憶張義雄的熱眼彩筆(第106頁)
    • 如水隨形:謝宏達創作的巨視與微觀(第108頁)
    • 品味美感,就從逛展開始(第110頁)
紙本書 NT$ 180
單本電子書
NT$ 120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6-25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