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增補重刊)
  • 點閱:14
    3人已收藏
  • 作者: 陳逢源 著
  • 出版社:政大出版社
  • 出版年:2023
  • ISBN:9786269766888
  • 格式:PDF,JPG
  • 頁數:448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2

朱熹匯聚眾流,融鑄古今,集理學大成,完成經典重構工作,前者是一代之事業,而後者則提供後世學人成賢成聖文本,以述代作的思想進路,《四書章句集注》成為難以逾越的學術豐碑。本書分就歷史價值、撰作歷程、思想體系、注解體例、援據來源、義理內涵等方面,從背景而及個人,由體系而及體例,從撰作的方式以及思索歷程,期以在聖人與經典當中,在天人之際、古今之間,補充朱熹一生思考的了解,以及影響後世的深刻觀察。附錄「臺灣近五十年(1949-1998)四書學之研究」、「主題.脈絡.經典轉譯――近十年(2006-2016)臺大、政大、臺師大四書課程考察」,介紹臺灣四書研究與教學情形,則又有賦託延續學術傳統,深化文化內涵,彰顯臺灣學者的用心所在。

[作者簡介]
陳逢源CHEN FENG-YUAN
臺灣省彰化縣人,東吳大學中文系、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畢業,政治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曾任國立編譯館九年一貫第三階段國文科審核委員、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國際儒聯理事、孔孟學會理事、中文學會理事、海峽兩岸朱子文化交流促進會常務理事、中國經學研究會祕書長、理事長、政大寫作中心召集人、《政大中文學報》主編,政大中文系主任、國文教學碩士班執行長、政治大學副教務長、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政大書院長、政大出版社總編輯等工作。並曾榮獲政治大學優良導師、教學優良教師獎、學術研究優良獎等。研究範圍主要集中於四書、《春秋》三傳等經典詮釋問題,以及經學史、思想史等相關論題。

  • 序 董金裕(第i頁)
  • 理學文本與經典重構:《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增補重刊序(第v頁)
  • 序論:經典閱讀的反省與思索(第1頁)
  • 1 從五經到四書:儒學「典範」之轉移與(第21頁)
    • 一、前言(第21頁)
    • 二、儒學獨尊與五經架構(第25頁)
    • 三、經典重構與儒學內涵再思索(第35頁)
    • 四、道統提出與致其精微的訴求(第48頁)
    • 五、結語(第62頁)
  • 2 從體證到建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撰作歷程(第65頁)
    • 一、前言(第65頁)
    • 二、生平大要(第66頁)
    • 三、四書結集與建構(第74頁)
    • 四、經學新典範(第104頁)
    • 五、結語(第115頁)
  • 3 道統與進程:論朱熹四書之編次(第119頁)
    • 一、前言(第119頁)
    • 二、列舉的情形(第122頁)
    • 三、撰作的歷程(第130頁)
    • 四、道統與進程的安排(第137頁)
    • 五、結語(第149頁)
  • 4 集注與章句:朱熹四書詮釋之體例與方向(第153頁)
    • 一、前言(第153頁)
    • 二、訓解體例(第157頁)
    • 三、義理的補充(第174頁)
    • 四、體系性的思惟(第192頁)
    • 五、結語(第199頁)
  • 5 義理與訓詁: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徵引原則(第203頁)
    • 一、前言(第203頁)
    • 二、從「精義」到「或問」、「集注」(第208頁)
    • 三、兼具義理與訓詁(第213頁)
    • 四、徵引方式(第218頁)
    • 五、思考的方向(第232頁)
    • 六、結語(第251頁)
  • 6 從「理一分殊」到「格物窮理」: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義理思惟(第257頁)
    • 一、前言(第257頁)
    • 二、理一分殊與中和之悟(第259頁)
    • 三、格物窮理(第282頁)
    • 四、道統所在(第300頁)
    • 五、結語(第310頁)
  • 附錄(第315頁)
    • 1 臺灣近五十年(1949-1998)四書學之研究(第315頁)
    • 2 主題‧脈絡‧經典轉譯:近十年(2006-2016)臺大、政大、臺師大四書課程考察(第381頁)
  • 參考文獻(第407頁)
紙本書 NT$ 520
單本電子書
NT$ 364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2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