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在台灣教育現場,最真實且令人感動的文學課
未來有一天,當學生面對人生的難關
想起文學課堂上的體悟
他能轉折出不一樣的生命抉擇,這就是文學的大用
愛上閱讀,愛上文學,以文學安頓身心
廖玉蕙(作家):是的,就是它!它完全達到我長期以來對教學方法改進的期待。
宇文正(《聯合報》副刊主任):這是一部令人驚喜的國文教學「祕笈」,充滿了創意、行動力和對學生的愛。
黃國珍(品學堂創辦人):我認為須老師規畫這本書的內容,並以文學課作為書名,懷著一份深遠的提醒與期待。
須文蔚在大學教文學創作與文學理論,深知文學教育有多重面向:文學,語文,文化與當代倫理,能帶給學生來自生命與生活的啟發。為了更認識文學教育變遷,聚合難得的機緣,訪談與記錄了全台灣各地三十多位老師的創新,溫馨與動人的教學故事。
在每一堂怦然心動的文學課中,都思索讓文學教育回到桃花源中,把古典的話語,映照今生今世,讀中外的經典,體察經典深意,安頓生命情意,社會實踐書寫,前瞻世界變遷,陪伴青年航向青春的苦澀與希望。
這是一本在台灣教育現場,最真實的感動,更有各種教學點子的妙意,能讓家長更掌握教育改革衝擊下,提升學子閱讀寫作乃至大考解題的基礎能力,放手讓老師帶領學生在文學課上探索與跨界。
怦然推薦序
廖玉蕙(作家) 宇文正(《聯合報》副刊主任) 黃國珍(品學堂創辦人)
(姓名排列按來稿順序)
心動推薦人
石曉楓(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宋裕(宋裕文創公司創辦人)
封德屏(文訊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
郝譽翔(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
唐捐(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主任)
徐國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副主任)
高詩佳(語文教育書籍暢銷作家)
陳昭珍(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通識中心講座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陳文玲(政大廣告系兼X實驗學院籌備處教授)
馮翊綱(相聲瓦舍創辦人)
蔡淇華(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鍾宗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簡靜惠(洪建全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姓名按照筆畫順序)
- 封面
- 推薦文 多元且一新耳目的教學策略 廖玉蕙
- 推薦文 也許這本書會給你答案 宇文正
- 推薦文 在課堂上散發文學觸動人心的力量 黃國珍
- 自序 文學教育當與生命和生活息息相關
- 輯一 情意與生命
- 以故事交換故事,以生命觸動生命
- 作文課為一家人加溫
- 國文課培養帶得走的能力
- 在週記裡等你的人
- 讓愛流動的教育故事
- 讀〈出師表〉反思親子溝通
- 輯二 閱讀與詮釋
- 以文字裡的微光陪伴學子
- 在經典故事中出入歷史與現實
- 以生活問答貫穿古典與現代
- 要不要臉?國文課堂對社群網路使用的思辨
- 以傾聽讓學生從黑特轉為熱愛國文
- 為學生化身為說書人
- 輯三 書寫與表達
- 微電影中幽默深刻的孔子說
- 以想像力為國文課安裝雙翼
- 十元銅板換來鄉土的感動
- 一場演講會,讓學生更慎思明辨
- 讓理工控的學生不怕作文
- 書寫小說以安頓身心
- 輯四 關懷與實踐
- 讓學生到老人院傾聽與寫作
- 文章與遊戲碰撞出社會改革的沉思
- 從結構性暴力直探原住民文學
- 現代杜甫的社會關懷
- 和學生一起蹲在人生的現場
- 街角遇見王禎和:以編輯課建構文學走讀
- 跨山越海作公益,人文知識的轉譯
- 輯五 創新與探索
- 堅定的國文教育改革家
- 國文素養與跨領域教學的破與立
- 以讀劇工具箱作為文學敲門磚
- 「Young文學——國文起手式」的公益教育思維
- 版權
- 封底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66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