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有靈 • 原民植物智慧
  • 點閱:56
    44人已收藏
  • 作者: 鄭漢文著 , 陳乃嘉繪
  • 出版社:麥浩斯 愛生活
  • 出版年:2023
  • ISBN:9789864089741
  • EISBN:9789864089918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114632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從見樹不見林(靈)到見樹也見林(靈),

透過部落耆老口傳的知識,閱讀風物之詩與土地之歌,

回歸文化的靈魂,找到情感的連結。




亙古以來,原民戍守著一方土地,發展出淵遠流長的文化血脈,

他們以一種不同於現代文明的價值體系生活著,

並在與自然界的對話中,

開展出宗教、習俗、禁忌、圖騰、神話、傳說、故事、寓言、歌謠、諺語等,

擁有各種不同層面的心靈篇章。



原民植物文化就是與大自然打交道的古老學問,

山林是學校,家族長輩是最好的教練,大自然就是最好的導師。



就臺灣原民族群與植物區系來看,

北部植物區系有泰雅、賽夏、賽德克,

中部有邵及布農,南部有鄒、魯凱與排灣,

東部淺山低地有排灣、卑南,

近水的溪流和海岸有阿美、撒奇萊雅、噶瑪蘭,

離島的蘭嶼有雅美。



還有許多不同的族群,居住於不同的植物區系,

人與植物的關係早已捲入世世代代的實踐經驗;

族群的多樣性建構了文化的多樣性,

與自然共舞的同時,各自建立出一套與自然共生的環境倫理與植物智慧。



本書從「植物與神話」出發,

先讓植物的靈魂出竅,再一路將崇與祟的祭儀與禁忌伸展開來,

接著,以植物給出的話語作為知識與實踐的依據:

物候指標是歲時、歲儀、歲曆、歲事的安排,

山田經營與山林智慧是原初豐腴社會的保證,

植物療癒與食物是生活得好的確立。



「回返未來」是最後的結語,是結束也是開啟,

這些過去的好早已存在,書中能陳述的僅是滄海一粟,

只期待你我能共闢一條可以跟尋的路徑,回返過去的好。



專家推薦

孫大川  總統府資政、曾任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監察院副院長

傅麗玉 國立清華大學教授、「原YOUNG」雜誌之「山林智慧王」專欄主筆

董景生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森林生態組研究員、民族植物學家



本書特色1.

從民族植物展開閱讀臺灣島,成為與大地對話的人。



本書特色2.

鄭漢文校長深入原民部落數十載,擁有第一手的珍貴紀錄。閱讀詩歌般的文字,搭配80種原民植物精采照片,土地的脈絡、氣息與四季彷彿開展於眼前。



本書特色3.

原民視野的精彩自然史,每一個部落老人都是博物學家,透過耆老深度訪談,闡述植物不只是植物、禽鳥也不只是禽鳥,背後牽連的是整個社會、文化、生態與自然宇宙觀。



書籍封面設計概念:

「美好的,美麗的孩子啊!」祖靈的祝福絮語迴盪在廣袤山野間,時刻觀照森林裡每一處豐沛絢麗的生命。



畫中的水永遠不知其真正走向,卻是一切氛圍和光影的標準。如封面霧林的漫射光及封底瀑布源頭透過樹梢的直射光,需經由不斷試驗以接近、符合真實,才能畫出線條、色調、色彩平衡的韻律,及其空氣感。



在大自然與象徵祖靈、孩子對話的元素裡,盡可能精簡元素以聚焦主題,為使佈局莊重穩定,將封面祖靈之眼與女孩置於畫面中軸,其餘豐富的自然元素為烘托兩者,在霧林背景之上再運用自然物不規則生長的斜切線條,增加畫面有機性,也圍塑出祖靈抽象化的面容及植物叢裡的女孩。

作者簡介

姓名:鄭漢文
民族植物學家,偏鄉教育工作者,熱愛傳統智慧,致力守護與發揚原民文化。

出生在台東,求學在台東,服務在台東,
沒見過什麼世面,只知道跟著「不知道」不停的探問。

返身回到土地,走入一條條山徑,探訪一個個部落,
向一位位長者求教,記錄下一字字語詞,不知不覺中植物已進入生命和日常。

但每個日常都是一個個族群在土地上長年積累的集體經驗,
每個日常也蘊含著許多不同的看見,
越是難究其竟,反而越能真正感受到每朵花散發出的芳香,
聽見每一片葉子的言語,每一棵樹的聲音。

 
  • 推薦序 根源性的閱讀
  • 推薦序 從植物的生命找回心靈原力
  • 推薦序 餵養人類、興旺部落,帶領我們走向未來的原民植物
  • 前言 原初豐腴的知識,植物學家從原民社會學到了什麼?
  • Chapter 1 植物與神話
    • 植物與親源—人是植物的後裔
    • 植物出離—在己之同的同一性
    • 植物賽跑—生命與共的關係
    • 植物話語—心靈交會的對話
  • Chapter 2 植物與靈魂
    • Chapter 2-1 文珠蘭 Crinum asiaticum
    • Chapter 2-2 刺竹 Bambusa blumeana
    • Chapter 2-3 白榕 Ficus benjamina
    • Chapter 2-4 甘蔗 Saccharum sinense
    • Chapter 2-5 雀榕 Ficus subpisocarpa
    • Chapter 2-6 茄苳 Bischofia javanica
    • Chapter 2-7 苧麻 Boehmeria nivea
    • Chapter 2-8 棋盤腳樹 Barringtonia asiatica
    • Chapter 2-9 麵包樹 Artocarpus treculianus
    • Chapter 2-10薏苡 Coix lacryma-jobi
  • Chapter 3 植物與祭儀
    • Chapter 3-1 臺灣芒 Miscanthus sinensis var. formosanus
    • Chapter 3-2 羅氏鹽膚木 Rhus chinensis var. roxburghii
    • Chapter 3-3 臺灣赤 Alnus formosana
    • Chapter 3-4 無患子 Sapindus mukorossi
    • Chapter 3-5 小梗黃肉楠 Litsea hypophaea
    • Chapter 3-6 臺灣澤蘭 Supatorium formosanum
    • Chapter 3-7 石菖蒲 Acorus gramineus
    • Chapter 3-8 海金沙 Lygodium japonicum
    • Chapter 3-9 排香草 Lysimachia capillipes
    • Chapter 3-10 山棕 Arenga tremula
  • Chapter 4 植物與禁忌
    • Chapter 4-1 葫蘆 Lagenaria siceraria
    • Chapter 4-2 山櫻花 Prunus campanulata
    • Chapter 4-3 姑婆芋 Alocasia odora
    • Chapter 4-4 樟樹 Cinnamomum camphora
    • Chapter 4-5 臺灣馬桑 Coriaria intermedia ssp. intermedia
    • Chapter 4-6 七日暈 Breynia officinalis
    • Chapter 4-7 紅葉藤 Rourea minor
    • Chapter 4-8 臺灣馬醉木 Pieris taiwanensis
    • Chapter 4-9 南嶺蕘花 Wikstroemia indica
    • Chapter 4-10 蘭嶼秋海棠 Begonia fenicis
  • Chapter 5 植物與物候
    • Chapter 5-1 臺灣欒樹 Koelreuteria henryi
    • Chapter 5-2 刺桐 Erythrina variegata
    • Chapter 5-3 楓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 Chapter 5-4 山葛 Pueraria montana
    • Chapter 5-5 相思樹 Acacia confusa
    • Chapter 5-6 山漆 Rhus succedanea
    • Chapter 5-7 毛柿 Diospyros philippensis
    • Chapter 5-9 臺灣二葉松 Pinus taiwanensis
    • Chapter 5-10 甜根子草 Saccharum spontaneum
  • Chapter 6 植物與山田經營
    • Chapter 6-1 栓皮櫟 Quercus variabilis
    • Chapter 6-2 雞肉絲菇 Macrolepiota albuminosa
    • Chapter 6-4 蘭嶼花椒 Zanthoxylum integrifolium
    • Chapter 6-5 血桐 Macaranga tanarius
    • Chapter 6-6 林投 Pandanus odoratissimus var. sinensis
    • Chapter 6-7 麻瘋樹 Jatropha curcas
    • Chapter 6-8 山黃麻 Trema orientalis
    • Chapter 6-9 克蘭樹 Kleinhovia hospita
    • Chapter 6-10 白茅 Imperata cylindrical
  • Chapter 7 植物與山林智慧
    • Chapter 7-1 疏花魚藤 Millettia reticulata
    • Chapter 7-2 菲律賓饅頭果 Glochidion philippicum
    • Chapter 7-3 臺灣黃藤 Calamus Calamus quiquesetinervius
    • Chapter 7-4 咬人狗 Dendrocnide meyeniana
    • Chapter 7-5 咬人貓 Urtica thunbergiana
    • Chapter 7-6 臺東龍眼 Pometia pinnata
    • Chapter 7-7 臺灣魚藤 Millettia taiwaniana
    • Chapter 7-8 山芙蓉 Hibiscus taiwanensis
    • Chapter 7-9 旋莢木 Paraboea swinhoii
    • Chapter 7-10 九芎 Lagerstoemia subcostata
  • Chapter 8 植物與療癒
    • Chapter 8-1 柚子 Citrus maxima
    • Chapter 8-2 紅果苔 Carex baccans
    • Chapter 8-3 小葉桑 Morus australis
    • Chapter 8-4 構樹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 Chapter 8-5 冇骨消 Sambucus chinensis
    • Chapter 8-6 海洲常山 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 Chapter 8-7 黃荊 Vitex negundo
    • Chapter 8-8 香蕉 Musa nana
    • Chapter 8-9 食茱萸 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 Chapter 8-10 土肉桂 Cinnamomum osmophloeum
  • Chapter 9 植物與食物
    • Chapter 9-1 臺灣油芒 Eccoilopus formosanus
    • Chapter 9-2 臺灣藜 Chenopodium formosanum
    • Chapter 9-3 木鱉子 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 Chapter 9-4 小萊豆 Phaseolus lunatus
    • Chapter 9-5 葛仙米藻 Nostoc commune
    • Chapter 9-6 刺薯蕷 Dioscorea esculenta
    • Chapter 9-7 山萵苣 Pterocypsela indica
    • Chapter 9-8 臺灣胡椒 Piper umbellata
    • Chapter 9-9 山柚 Champereia manillana
    • Chapter 9-10 玉山薊 Cirsium kawakamii
  • 結語:回返未來
紙本書 NT$ 650
單本電子書
NT$ 455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