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經濟學
-
點閱:186
58人已收藏
- 作者: 李見發, 戴錦周, 邱泰穎 著
- 出版社: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3
- 集叢名:商管叢書
- ISBN:9789865037208
- EISBN:9786263286184 PDF
- 格式:PDF,JPG
- 頁數:446
- 附註:書名頁誤題英文題名為: Ecomomics
經濟學是一門「經世濟民」的學科,從個人到世界,都是經濟學討論的範疇。雖然經濟理論艱澀難懂,卻與我們的每日生活息息相關,舉凡民生用品的供需,抑或是國際局勢的改變,都會影響經濟體系的運作,進而影響我們的生活。
本書章節架構完整,在各章章首以個案破題,引導讀者進入章節內容。另外,內文穿插主題豐富且多元的時事專欄與知識補充專欄,能更完整的連結理論與現實的世界,了解經濟學的各項應用。
全書理論解說簡單清楚,運用淺顯的文字敘述,讓讀者簡單讀懂經濟基本概念,輕鬆掌握經濟熱門話題!
本書特色
1. 章首「如是我聞」:利用大個案破題,引導讀者認識各章內容大綱。
2. 圖表搭配說明:理論搭配圖表輔助說明,加速理解吸收。
3. 時事小專欄:馬上掌握最新經濟時事議題。
4. 知識補給站:補充內文相關經濟知識,學習更完整。
5. 詳列重要公式:重點標記,詳加說明公式內容。
6. 公式計算範例題:計算題範例解說,幫助了解公式運用。
7. 章後多元練習題:含「選擇題」及「問答題」,立即驗證學習成效。
- 01 緒論(第1頁)
- 1.1 經濟學的定義(第3頁)
- 1.2 經濟學的分類(第5頁)
- 1.3 經濟學的應用範圍(第5頁)
- 1.4 經濟循環流程(第6頁)
- 1.5 經濟學的思考方式(第8頁)
- 1.6 生產可能曲線(第11頁)
- 1.7 交易利得(第14頁)
- 1.8 本書架構(第21頁)
- 02 需求、供給與彈性(第23頁)
- 2.1 需求與需求量(第25頁)
- 2.2 供給與供給量(第30頁)
- 2.3 市場均衡(第35頁)
- 2.4 供給、需求變動的均衡(第36頁)
- 2.5 價格管制(第40頁)
- 2.6 彈性(第42頁)
- 2.7 租稅(第55頁)
- 03 消費者最適選擇(第61頁)
- 3.1 邊際效用分析法(第63頁)
- 3.2 消費者剩餘(第72頁)
- 3.3 無異曲線分析法(第75頁)
- 04 廠商生產與成本(第95頁)
- 4.1 廠商經營的目標(第97頁)
- 4.2 生產理論(第98頁)
- 4.3 成本理論(第112頁)
- 05 完全競爭市場(第123頁)
- 5.1 市場結構的類型(第125頁)
- 5.2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性(第127頁)
- 5.3 廠商面對的需求曲線(第131頁)
- 5.4 短期均衡(第133頁)
- 5.5 長期均衡(第144頁)
- 5.6 市場效率(第152頁)
- 06 不完全競爭市場(第155頁)
- 6.1 獨占廠商的均衡(第157頁)
- 6.2 差別訂價(第161頁)
- 6.3 獨占性競爭(第164頁)
- 6.4 寡占市場的介紹(第167頁)
- 07 生產要素市場(第175頁)
- 7.1 要素市場的分類(第177頁)
- 7.2 勞動市場(第178頁)
- 7.3 土地市場(第191頁)
- 7.4 資本市場(第193頁)
- 08 國民所得的衡量(第197頁)
- 8.1 衡量經濟活動的價值(第199頁)
- 8.2 衡量經濟活動三種計算方法(第203頁)
- 8.3 與國內生產毛額有關的重要概念(第206頁)
- 8.4 國民所得毛額(第219頁)
- 09 失業與通貨膨脹(第221頁)
- 9.1 失業(第223頁)
- 9.2 失業的種類(第228頁)
- 9.3 失業救濟計畫(第231頁)
- 9.4 歐肯法則(第231頁)
- 9.5 物價指數與通貨膨脹(第232頁)
- 9.6 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的關係(第238頁)
- 10 經濟成長的來源(第243頁)
- 10.1 經濟成長的意義(第245頁)
- 10.2 生產函數與經濟成長(第247頁)
- 10.3 技術進步的衡量(第250頁)
- 10.4 經濟成長與經濟發展(第251頁)
- 10.5 累積資本(第255頁)
- 10.6 促進技術進步及其它(第258頁)
- 10.7 經濟成長理論(第263頁)
- 11 商品市場的均衡(第269頁)
- 11.1 商品市場的需求面(第271頁)
- 11.2 簡單凱因斯模型——所得-支出模型(第275頁)
- 11.3 投資-儲蓄模型(第279頁)
- 11.4 加入政府部門的模型(第283頁)
- 11.5 節儉的矛盾(第291頁)
- 12 中央銀行、貨幣供給與貨幣政策(第295頁)
- 12.1 中央銀行(第297頁)
- 12.2 貨幣供給乘數及影響貨幣供給量的因素(第299頁)
- 12.3 貨幣政策工具(第304頁)
- 12.4 貨幣政策運作目標(第314頁)
- 12.5 貨幣政策之時間落後問題(第315頁)
- 13 總合供給與總合需求(第319頁)
- 13.1 短期經濟波動(第321頁)
- 13.2 總合需求曲線(第322頁)
- 13.3 總合供給曲線(第326頁)
- 13.4 總合供需的均衡分析(第331頁)
- 13.5 總合需求面與總合供給面衝擊(第332頁)
- 14 貨幣與通貨膨脹(第337頁)
- 14.1 什麼是貨幣(第339頁)
- 14.2 貨幣的功能(第340頁)
- 14.3 貨幣的衡量(第342頁)
- 14.4 存款貨幣的創造(第345頁)
- 14.5 貨幣數量學說(第347頁)
- 14.6 通貨膨脹的意義與類型(第348頁)
- 14.7 通貨膨脹的影響(第352頁)
- 14.8 通貨膨脹的解決對策(第356頁)
- 15 開放經濟I:國際貿易(第359頁)
- 15.1 何謂國際貿易(第361頁)
- 15.2 絕對利益與比較利益(第365頁)
- 15.3 貿易障礙與貿易管制(第369頁)
- 15.4 關稅與配額的經濟分析(第372頁)
- 16 開放經濟II:國際金融(第379頁)
- 16.1 緊密的國際金融(第381頁)
- 16.2 國際收支(第382頁)
- 16.3 匯率制度(第390頁)
- 16.4 匯率和外匯市場(第391頁)
- 16.5 購買力平價(第397頁)
- 學後評量(第A-1頁)
紙本書 NT$ 520
單本電子書
NT$
364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