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不健康的人,幾乎都有呼吸的問題。
寫這本書,不是為了探討一般的呼吸而己,
而是希望陪你一起採用眼前適合療癒的呼吸。
「心健康,身體也會得到健康。
在身-心的健康之間,呼吸是最好的一座橋梁。」──楊定一
呼吸,本身是多層面的組合──包括怎麼運用身體的結構去進行呼吸、呼吸怎麼參與身體每一個角落的生化反應和代謝,以及呼吸和自律神經系統的互動,讓我們可以從生物物理、生物化學、神經電生理學、靈性或說意識的層面來帶動身心。
楊定一從個人的經驗和理解,意識到呼吸可以主導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作用,而且是統合身心的關鍵。
本書所談的呼吸,可分成兩大類:一個是隨時用、很安全、很健康的呼吸;一個是帶來刺激、打破慣性,用來緊急調整的呼吸。
透過呼吸的轉變,我們有機會帶來一種「零慣性」的空間,讓人走出疾病和創傷的影響,落回本來自然而然的放鬆。
【本書特色】
* 清晰的圖文解說,讓讀者一窺「一口氣進入身體,要經歷怎樣的旅程來維繫生命?」的身體奧秘。
* 豐富的呼吸練習,方便讀者依據自己的身心狀態選用。
* 懂得如何呼吸好、呼吸飽,任何人都能掌握青春、健康與活力的奧秘。
* 簡單而容易實作,隨時隨地釋放壓力,修正自律神經失衡。
* 針對東方人、特別是華人文化的集體制約,調整了呼吸練習的重點與順序。
* 以「呼吸」為主題,深入淺出做跨領域的結合。從氣體與血液的生物化學出發,結合身體結構的生物物理與神經系統的運作,深入個人意識的轉變,認識生命的本質。
【內容摘要】
#透過呼吸,把整體的協調找回來
各式各樣的慢性疾病與併發症,不光是呼吸或疾病本身的問題,而更是身體各部位失去協調、諧振或同步(coherence)。幸好,透過呼吸,我們有機會從代謝、心肺功能、免疫和壓力管理的層面,把整體的協調找回來。
#呼吸既是我們可以透過意志力控制,也可以自動進行
呼吸是一種生理的自主反應和非自主反應,它落在兩套神經系統的交會點上。你可以自己控制,也可以讓它自己運行。甚至,透過練習,你有機會讓新的步調在你不注意的時候也可以自己運行。這就是修正的開始。
#橫膈膜是第二個心臟,強化血液和淋巴循環
橫膈膜是帶動呼吸的主要肌肉。「橫膈膜腹式呼吸」也就是充分使用肺部下方的橫膈膜來帶動呼吸,讓呼吸肌肉的動可以延伸到腹部,帶來的胸壓變化,也有助於推動血液進出心臟和身體。
#腰痠背痛跟呼吸密切相關
一個人長期採用淺的上胸式呼吸,就好像戴著一層盔甲,隨時限制上半身肌肉的動作。時間久了,肩頸肌肉過度緊繃,而腹部核心肌肉缺乏支撐力量,也就免不了這裡痠那裡痛。
#呼吸是身體運作的國王
呼吸療癒的機制,離不開自律神經系統的平衡。
懂得透過呼吸的調整來移動自律神經的平衡,可以幫助身體減輕發炎反應,而有機會緩解COVID-19後遺症的影響。
#鯨豚式呼吸延長呼氣,可以減輕壓力感、放鬆身體
吸氣會很快活化交感神經,讓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氣,則會活化副交感神經,讓心跳減慢、血壓下降。把呼氣拉長,可以幫助減輕面對威脅時的壓力反應。
容易感到緊繃的人,只要延長呼氣,就可以減輕壓力感並使身體放鬆。
#用朗誦發聲練習,改善肺部功能
OM的朗誦,可以帶動頭臉鼻腔共鳴的振動,刺激鼻竇釋放更多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有殺菌和抗病毒的效果,也帶來更多的放鬆。
時間長了,這種隨呼吸和發聲帶來的阻力,還可以強化呼吸肌肉的作用,讓更多肺泡打開,而提高肺部氣體交換的效果,改善肺部的功能。
#放慢呼吸,為身體帶來諧振
如果一個整體裡所有系統都以各自最好的狀態運作,而且彼此間是和諧而貫通的,就會出現這種一致性的狀態,也就是「諧振」。1分鐘4~7次的慢呼吸,是帶動這種諧振的鑰匙。
#正確的深呼吸,是最輕鬆而不費力的呼吸
「深呼吸,放輕鬆」並不是透過嘴巴用力吸一口氣、把肩膀和胸部聳起來進行。剛好相反,真正的深呼吸是溫和而不費力的。光是放慢呼吸的步調,輕輕慢慢吸氣,緩緩柔和吐氣,就已經在為好呼吸清除障礙,讓身體肌肉恢復自己的記憶,各部位協調起來,進入自然、緩慢、深沉、有節奏和平衡的呼吸。
#隨時回到呼吸,療癒創傷
身體的療癒,離不開心理的釋放。心理的療癒,也離不開身體的作用。
隨時回到呼吸。把過去隨時反彈、到處發散的注意力收回來,讓身心的能量匯聚到一個放鬆而療癒的狀態。
一個人能夠修復、能夠充電、能夠休息,不知不覺,身心活起來,也能笑得出來了。
#臣服到呼吸
呼吸,離不開情緒。念頭會造出情緒,而進入情緒,這股能量才會成形。這些情緒在身體裡彷彿凍結了,是透過重生的呼吸,讓冰封的情緒浮出來。
你只是透過呼吸切入,自然會解凍這些情緒,憤怒、萎縮、恐懼、恐慌都會浮出來。但是你不需要去關注它的內容,不需要特別再把這些記憶帶回來。
這種做法,本身也是一種臣服。臣服到生命。
#懂得愛自己,已經在改變呼吸
光是早上起來馬上跟一切、跟自己講「謝謝!」對全身從頭到腳做一個感恩的功課。這麼做,呼吸已經慢下來、已經拉長,進入一種諧振的狀態。
#清醒的呼吸練習
先從心理、意識的層面著手,然後再進入呼吸的練習。清醒的呼吸、轉變的呼吸,會影響到我們的意識,而為我們把唯識和唯物的觀念整合起來。
#透過呼吸,脫胎換骨
呼吸的方法,表面上是一個生理性的法門或練習。但是不知不覺,你發現透過呼吸卻可以把意識投入在身體、降落在身體、或說沉澱在身體。
很簡單地,用呼吸的方法,對個人已經帶來一種革命、一種脫胎換骨的改變。
*************
「全部生命系列」簡介
人的健康,身、心、靈從來沒有分開過。楊定一站在全人健康的角度,重新整合從古到今、世界各地的健康法門與哲學系統,用現代的語言重新表達,幫助你我活出全部的生命潛能。
《真原醫》、《螺旋舞》、《結構調整》、《好睡》與《最簡單、居家隨時做的結構調整運動》是從身心,也就是從「有」看著這個世界。希望在這個快步調的社會,幫助你我身心做一個整合,希望每一個人回到均衡。畢竟,在失衡的狀態下,一個人隨時都會被身心的不均衡給拉扯,而難以體會生命更深的層面。然而,一切都是幾面一體。有了「全部生命系列」的基礎,自然可以在這個最完整的預防醫學的每一個角落,體會到愛、平等、寧靜與希望。
從《靜坐》,「全部生命系列」《全部的你》、《神聖的你》、《不合理的快樂》到《我是誰》、《集體的失憶》、《落在地球》、《定》、《奇蹟》,再到兩本問答《十字路口》、《插對頭》,以及之後的《時間的陷阱》、《短路》、《頭腦的東西》、《無事生非》、《清醒地睡》、《我:弄錯身分的個案》、《豐盛》、《唯識》、《必要的創傷》、《轉捩點》、《療癒的飲食與斷食》,逐漸地,自然移動角度,從二元對立轉到一體,從「空」看著「有」,從內心看著外在,從「在」看著「做」,從「心」看著「人」。
隨著每一個作品,我們深入的,不是知識,而是每一個人內心都有的層面——生命最深的智慧與慈悲。這,是人類終極的療癒。
呼吸,本身是多層面的組合──包括怎麼運用身體的結構去進行呼吸、呼吸怎麼參與身體每一個角落的生化反應和代謝,以及呼吸和自律神經系統的互動,讓我們可以從生物物理、生物化學、神經電生理學、靈性或說意識的層面來帶動身心。
楊定一從個人的經驗和理解,意識到呼吸可以主導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作用,而且是統合身心的關鍵。
本書所談的呼吸,可分成兩大類:一個是隨時用、很安全、很健康的呼吸;一個是帶來刺激、打破慣性,用來緊急調整的呼吸。
透過呼吸的轉變,我們有機會帶來一種「零慣性」的空間,讓人走出疾病和創傷的影響,落回本來自然而然的放鬆。
【本書特色】
* 清晰的圖文解說,讓讀者一窺「一口氣進入身體,要經歷怎樣的旅程來維繫生命?」的身體奧秘。
* 豐富的呼吸練習,方便讀者依據自己的身心狀態選用。
* 懂得如何呼吸好、呼吸飽,任何人都能掌握青春、健康與活力的奧秘。
* 簡單而容易實作,隨時隨地釋放壓力,修正自律神經失衡。
* 針對東方人、特別是華人文化的集體制約,調整了呼吸練習的重點與順序。
* 以「呼吸」為主題,深入淺出做跨領域的結合。從氣體與血液的生物化學出發,結合身體結構的生物物理與神經系統的運作,深入個人意識的轉變,認識生命的本質。
【內容摘要】
#透過呼吸,把整體的協調找回來
各式各樣的慢性疾病與併發症,不光是呼吸或疾病本身的問題,而更是身體各部位失去協調、諧振或同步(coherence)。幸好,透過呼吸,我們有機會從代謝、心肺功能、免疫和壓力管理的層面,把整體的協調找回來。
#呼吸既是我們可以透過意志力控制,也可以自動進行
呼吸是一種生理的自主反應和非自主反應,它落在兩套神經系統的交會點上。你可以自己控制,也可以讓它自己運行。甚至,透過練習,你有機會讓新的步調在你不注意的時候也可以自己運行。這就是修正的開始。
#橫膈膜是第二個心臟,強化血液和淋巴循環
橫膈膜是帶動呼吸的主要肌肉。「橫膈膜腹式呼吸」也就是充分使用肺部下方的橫膈膜來帶動呼吸,讓呼吸肌肉的動可以延伸到腹部,帶來的胸壓變化,也有助於推動血液進出心臟和身體。
#腰痠背痛跟呼吸密切相關
一個人長期採用淺的上胸式呼吸,就好像戴著一層盔甲,隨時限制上半身肌肉的動作。時間久了,肩頸肌肉過度緊繃,而腹部核心肌肉缺乏支撐力量,也就免不了這裡痠那裡痛。
#呼吸是身體運作的國王
呼吸療癒的機制,離不開自律神經系統的平衡。
懂得透過呼吸的調整來移動自律神經的平衡,可以幫助身體減輕發炎反應,而有機會緩解COVID-19後遺症的影響。
#鯨豚式呼吸延長呼氣,可以減輕壓力感、放鬆身體
吸氣會很快活化交感神經,讓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氣,則會活化副交感神經,讓心跳減慢、血壓下降。把呼氣拉長,可以幫助減輕面對威脅時的壓力反應。
容易感到緊繃的人,只要延長呼氣,就可以減輕壓力感並使身體放鬆。
#用朗誦發聲練習,改善肺部功能
OM的朗誦,可以帶動頭臉鼻腔共鳴的振動,刺激鼻竇釋放更多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有殺菌和抗病毒的效果,也帶來更多的放鬆。
時間長了,這種隨呼吸和發聲帶來的阻力,還可以強化呼吸肌肉的作用,讓更多肺泡打開,而提高肺部氣體交換的效果,改善肺部的功能。
#放慢呼吸,為身體帶來諧振
如果一個整體裡所有系統都以各自最好的狀態運作,而且彼此間是和諧而貫通的,就會出現這種一致性的狀態,也就是「諧振」。1分鐘4~7次的慢呼吸,是帶動這種諧振的鑰匙。
#正確的深呼吸,是最輕鬆而不費力的呼吸
「深呼吸,放輕鬆」並不是透過嘴巴用力吸一口氣、把肩膀和胸部聳起來進行。剛好相反,真正的深呼吸是溫和而不費力的。光是放慢呼吸的步調,輕輕慢慢吸氣,緩緩柔和吐氣,就已經在為好呼吸清除障礙,讓身體肌肉恢復自己的記憶,各部位協調起來,進入自然、緩慢、深沉、有節奏和平衡的呼吸。
#隨時回到呼吸,療癒創傷
身體的療癒,離不開心理的釋放。心理的療癒,也離不開身體的作用。
隨時回到呼吸。把過去隨時反彈、到處發散的注意力收回來,讓身心的能量匯聚到一個放鬆而療癒的狀態。
一個人能夠修復、能夠充電、能夠休息,不知不覺,身心活起來,也能笑得出來了。
#臣服到呼吸
呼吸,離不開情緒。念頭會造出情緒,而進入情緒,這股能量才會成形。這些情緒在身體裡彷彿凍結了,是透過重生的呼吸,讓冰封的情緒浮出來。
你只是透過呼吸切入,自然會解凍這些情緒,憤怒、萎縮、恐懼、恐慌都會浮出來。但是你不需要去關注它的內容,不需要特別再把這些記憶帶回來。
這種做法,本身也是一種臣服。臣服到生命。
#懂得愛自己,已經在改變呼吸
光是早上起來馬上跟一切、跟自己講「謝謝!」對全身從頭到腳做一個感恩的功課。這麼做,呼吸已經慢下來、已經拉長,進入一種諧振的狀態。
#清醒的呼吸練習
先從心理、意識的層面著手,然後再進入呼吸的練習。清醒的呼吸、轉變的呼吸,會影響到我們的意識,而為我們把唯識和唯物的觀念整合起來。
#透過呼吸,脫胎換骨
呼吸的方法,表面上是一個生理性的法門或練習。但是不知不覺,你發現透過呼吸卻可以把意識投入在身體、降落在身體、或說沉澱在身體。
很簡單地,用呼吸的方法,對個人已經帶來一種革命、一種脫胎換骨的改變。
*************
「全部生命系列」簡介
人的健康,身、心、靈從來沒有分開過。楊定一站在全人健康的角度,重新整合從古到今、世界各地的健康法門與哲學系統,用現代的語言重新表達,幫助你我活出全部的生命潛能。
《真原醫》、《螺旋舞》、《結構調整》、《好睡》與《最簡單、居家隨時做的結構調整運動》是從身心,也就是從「有」看著這個世界。希望在這個快步調的社會,幫助你我身心做一個整合,希望每一個人回到均衡。畢竟,在失衡的狀態下,一個人隨時都會被身心的不均衡給拉扯,而難以體會生命更深的層面。然而,一切都是幾面一體。有了「全部生命系列」的基礎,自然可以在這個最完整的預防醫學的每一個角落,體會到愛、平等、寧靜與希望。
從《靜坐》,「全部生命系列」《全部的你》、《神聖的你》、《不合理的快樂》到《我是誰》、《集體的失憶》、《落在地球》、《定》、《奇蹟》,再到兩本問答《十字路口》、《插對頭》,以及之後的《時間的陷阱》、《短路》、《頭腦的東西》、《無事生非》、《清醒地睡》、《我:弄錯身分的個案》、《豐盛》、《唯識》、《必要的創傷》、《轉捩點》、《療癒的飲食與斷食》,逐漸地,自然移動角度,從二元對立轉到一體,從「空」看著「有」,從內心看著外在,從「在」看著「做」,從「心」看著「人」。
隨著每一個作品,我們深入的,不是知識,而是每一個人內心都有的層面——生命最深的智慧與慈悲。這,是人類終極的療癒。
- 封面
- 書名頁
- 自序
- I
- 1 舌抵上顎,突然落到我眼前
- 2 想從醫學的角度去解釋一切
- 3 我們每天「吃」最多的就是空氣
- 4 呼吸太多,竟然不是好事
- 5 每個不健康的人,幾乎都有呼吸的問題
- 6 波爾一百多年前的發現
- 7 身體有一個最佳運作的酸鹼值
- 8 緩衝液:盡量維持酸鹼值穩定
- 9 回到平衡,是物質反應最重要的規則
- 10 呼吸隨時影響體內環境酸鹼值
- 11 為了維持穩定,身體有好幾道保險
- 12 潛水教我的事
- 13 身體怎麼知道要呼吸?
- 14 自然憋氣時間:衡量身體對二氧化碳的適應度
- 15 身體還有另一套呼吸?
- 16 胎兒的呼吸
- 17 呼吸,反映身心的轉化
- 18 閉氣,讓身心重新開機
- 19 生活裡常見的過度呼吸
- 20 平時呼吸少一點,運動表現反而好
- 21 從高山稀薄的空氣得到靈感
- 22 連運動時,也把呼吸降下來
- 23 現在,就可以把呼吸變慢
- 24 慢也很好,少反而多
- 25 主動調整呼吸,避免失衡繼續累積
- 26 鼻子,是呼吸的第一道防線
- 27 鼻塞也許是身體在試著修復鼻黏膜
- 28 現在,用鼻子深深吸一口氣
- 29 擴張血管、放鬆呼吸的氣體分子:一氧化氮
- 30 愈用鼻子呼吸,鼻子愈容易暢通
- 31 朗誦歌唱的共鳴,讓身心放鬆而健康
- 32 你睡著時會張開嘴巴呼吸嗎?
- 33 長時間嘴巴呼吸,影響口腔健康和注意力
- 34 習慣性的嘴巴呼吸還影響姿勢和臉形
- 35 飲食對代謝帶來衝擊,進一步影響呼吸
- 36 睡覺也守住鼻子呼吸
- 37 改變,從簡單的方式開始
- 38 即使鼻塞,也可以慢慢適應鼻子呼吸
- II
- 39 從醫學,到瑜伽
- 40 橫膈膜:第二心臟
- 41 腰痠背痛,也離不開呼吸
- 42 從整體的運動來呼吸
- 43 啟動交感與副交感作用的鑰匙
- 44 兩個鼻孔輪流呼吸
- 45 吐氣,立即減輕壓力反應
- 46 讓人安定穩重的呼吸
- 47 好呼吸,從自己的現況開始
- III
- 48 透過呼吸,療癒不可能療癒的
- 49 一切都是顛倒的
- 50 強化橫膈膜,做一種整體的呼吸
- 51 生理有一種奇妙的諧振
- 52 呼吸是王,帶動全身的節奏
- 53 從身體的諧振,把身心平衡找回來
- 54 透過呼吸,減輕COVID長期後遺症的衝擊
- 55 用呼吸的阻力和振動,幫身體把脈
- 56 隨時回到舌抵上顎
- IV
- 57 身體會說話
- 58 從緊繃到凍結,反映了身心受到威脅
- 59 打破身心的僵化與凍結,要透過「動」來達到
- 60 強烈的快呼吸,喚醒生存的反應
- 61 一點生理學,幫助你理解強烈呼吸的作用
- 62 重生:用快速的呼吸,敲開情緒和阻礙
- 63 從更高的層面,徹底走出萎縮和創傷
- 64 用呼吸帶動身體小宇宙,回到天真,回到自在
- 65 臣服到呼吸
- 66 不是非怎樣不可,無論浮出來什麼,放過它
- 67 打破自我的觀念
- 68 重生,從這一生的制約醒過來
- 69 讓呼吸靈活地配合生命
- 70 隨時消化受傷,回到休息和修復
- 71 讓呼吸,掃描全身,愛護自己
- V
- 72 療癒什麼?也只是療癒自己
- 73 呼吸在表達
- 74 讓生命貫通
- 75 I-Am「我—在」的呼吸
- 76 全面的呼吸,全面的豐盛
- 77 集體的性格,集體的制約
- 78 首先,把自己擁抱起來
- 79 清醒的呼吸
- 80 回到佛陀留下來的大方法
- 81 瓶子瑜伽
- 82 從身—心,透過呼吸,回到臣服,回到參
- 83 跟大自然一起呼吸
- 84 需要的,是你親自去療癒
- 結語:呼吸,一切回到平等
- 附錄:可與本書搭配的導引與練習
- 版權頁
類似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