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新新聞 2022/11/17 [第1863期]:政商恩仇錄
  • 點閱:28
    2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 作者: 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2.11
  • 格式:PDF,JPG
  • 頁數:80
  • 附註:周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9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政商恩仇錄

新竹市長激鬥背後連結著郭台銘等重商巨賈 對總統大選構成蝴蝶效應


民眾黨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的助理費爭議風暴持續延燒。引人注意的是,吹哨者除了指控高涉嫌以男友李忠庭當人頭詐領立法院助理費,還質疑李擔任公費助理期間同時在永齡基金會工作,年領600萬元,疑似充作高虹安的政治獻金,並替鴻海推動相關立法。永齡基金會日前表示,李忠庭曾在鴻海董事長辦公室任職2年半,主要負責AI大數據與醫療整合之智慧醫療專案,............

◎楊舒媚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863期〉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
  • 專欄(第1頁)
    • 風評:中國戰爭威脅下,台灣為何馬照跑、舞照跳?(第1頁)
    • 林庭瑤專欄:中國鵬對決美國鷹,聯手勒緊台積電?(第5頁)
    • 呂紹煒專欄:「人多好辦事」的前世今生——全球人口破80億(第8頁)
    • 李忠謙專欄:烏克蘭扛住俄軍猛攻,代表習近平的侵台野心也將破滅?(第11頁)
    • 閻紀宇專欄:拉丁美洲政壇不死鳥——巴西「新總統」魯拉(第14頁)
    • 謝錦芳專欄:領導人和他們的教練(第18頁)
  • 封面故事 林耕仁棄打高虹安背後有郭台銘的影子?新竹市長激鬥下的政商恩仇錄(第20頁)
  • 政壇透視(第23頁)
    • 清查地方議會候選人找尋「砂皇」!李扁馬蔡4任總統幫洗白、合法砂石場竟還有問題(第23頁)
    • 隱身議會的富豪 「董仔」縣市議員全台滿街跑(第28頁)
    • 劍指陳其邁接班人?綠委許智傑喊「鳳山4+1」收編黃捷 2026進可攻退可守(第34頁)
    • 中共軍事動作力度更勝裴洛西來訪?學者曝麥卡錫率團訪台3時機點(第35頁)
  • 軍事縱橫 編制今非昔比!義務役重啟 軍方先燒腦數學問題 「不願意性質」也成隱憂(第39頁)
  • 公共政策(第41頁)
    • 中央到底有沒有「卡蛋」?大巨蛋順利孵蛋只差最後一份公文(第41頁)
    • 梨泰院事件帶來的疑問:大巨蛋5萬人究竟如何疏散?(第45頁)
  • 美中爭霸 美國的中國政策必須調整!布魯金斯研究院發表布重磅報告,提出5項關鍵政策建議(第49頁)
  • 世界與台灣 美國期中選舉 民主打敗了川普(第55頁)
  • 習近平的中國(第62頁)
    • 「習家軍」逾半常委曾訪台是利多?學者揭4現實面:頂多是知台而非親台(第62頁)
    • 中國淡出清零的利多行情能持續多久?(第66頁)
  • 財經解碼 美元匯市巨浪劫波會淹沒臺灣嗎?(第70頁)
紙本書 NT$ 128
單本電子書
NT$ 115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9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