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傳記文學 [第726期]:沉睡一世紀的碩士論文--徐志摩<<中國婦女的地位>>
  • 點閱:87
    6人已收藏
  • 作者: 傳記文學編輯委員會編輯
  • 出版社:傳記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2.11
  • 格式:PDF,JPG
  • 頁數:148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01

本期內容簡介

沉睡一世紀的碩士論文—徐志摩《中國婦女的地位》

封面簡介

民初被譽為「當代第一才子」的徐志摩,其才華洋溢卻短促的三十四年的生命歷程,就像璀璨的流星一樣,在世人驚呼聲之中離開人生舞台。他將情感投注在詩篇與散文中,令讀者吟詠再三。除此之外,徐志摩對女性議題的觀點亦是值得探討且重視的。他在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所寫的碩士論文《中國婦女的地位》,以不同角度重新詮釋了中國女性所扮演的角色,儘管許多觀點已不合時宜,但其對於男女平權的訴求,仍是當前國際上最重要的議題之一。
透過本期專題,讓我們回到民初的歷史現場,徐志摩以一位海外留學生的身分,如何向西方社會分析中國婦女的地位。

雜誌簡介
 
「傳記文學」熔史學與文學於一爐,為歷史保存史料,替文學開創新路,數十年來已有輝煌的成績。傳記文學自西元 1962 年創刊,至今逾五十六年,已出刊682期(現仍繼續出版發行)。雜誌於每月一日出版,未曾間斷。現已發表傳記文字與民國史料兩萬多篇,字數逾億。本著「為史家找材料,為文學開生路」宗旨,以輕鬆雋永的文學筆法寫嚴肅的近代真人真事,為國家存信史,為名人留偉績。主要內容包括自傳、評傳、年譜、回憶錄、名人日記、重要手蹟、珍貴史料、史事研究等,是中國現代史最豐富的寶庫,是海內外史學界公認的「民國史長城」。
 
傳記文學是我國學術界公認最缺乏而最不發達的一門學問。《傳記文學》雜誌的創刊,就是希望以持續不斷的努力,來開墾與耕耘這塊表面荒蕪而蘊藏豐富的園地。

 
「傳記文學」在台灣學術界與國史館、黨史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等量齊觀,鼎足而四,素有「野史館」之稱。無論對大陸、對台灣而言,「傳記文學」均可謂「以一人而敵一國」。為了發掘更多的傳記文學寶藏,也為了滿足廣大讀者對傳記文學書籍的渴求,我們在期刊以外,另外編印「傳記文學叢書」,為《傳記文學》雜誌的結晶,也可以說是發行較久的期刊必然產生的一種副產品,將隨雜誌的發行而陸續編印。
  • 編輯室手記(第1頁)
  • 本期特稿 沉睡一世紀的碩士論文—徐志摩《中國婦女的地位》(第4頁)
  • 報業史話 上海《立報》的大眾化:漫畫和廣告(下)(第25頁)
  • 中日浮世繪 東京:「拓殖大學」,台灣殖民史的見證(上)(第36頁)
  • 歷史與人物 伯希和的北大因緣—從一通劉半農「佚信」說起(上)(第51頁)
  • 歷史與現場 關於郭有守「叛逃事件」的補充(第61頁)
  • 稿約、不退稿啟事(第68頁)
  • 白色紀事 尋找一九四六年初夏台北的壁(三)(第69頁)
  • 文人軼事(第82頁)
    • 追尋木心先生在紐約的足跡(第82頁)
    • 余光中手書中的「一段情」(第99頁)
    • 張大千與胡適、林語堂的厚誼(第105頁)
  • 海軍史話 亂世洪流軍旅服勤外記:抗日聖戰海軍陸軍走一回(下)(第117頁)
  • 研究通訊 以「物的言語」揭開東西文化交流—英藝術史學家唐獎大師論壇公開研究心法(第139頁)
  • 追思懷念 舊時月 照今人—追憶曾永義老師(第142頁)
  • 史料與史學 中央工作日記(一九七)(第144頁)
紙本書 NT$ 200
單本電子書
NT$ 150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01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