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終於讓我讀懂了《百年孤寂》!
國內專為馬奎斯作品量身打造的解讀專著,
給了我們重讀/初讀《百年孤寂》的理由。
《百年孤寂》是一本奇書,裡面有許多美麗卻難懂的隱喻。
閱讀賈西亞‧馬奎斯,就像走進一座迷宮,
沿途的路標和風景讓人目眩神迷,大歎滿足,卻往往不知該怎麼出去。
迷宮中有許多讓你停下、轉彎,或者原地打轉的機關,
都是賈西亞‧馬奎斯埋下的伏筆與提示。
楊照拿著線頭,帶領我們走進馬奎斯團團圍繞的迷宮。
藉著講述南美洲內戰和政治背景、馬奎斯獨特的童年養成,
福克納如何影響了馬奎斯的創作,馬奎斯擔任記者時觀察到的各地荒謬民情……
楊照不厭其煩,將所有繁複的線索一一收集,耙梳,引證,
指出馬奎斯這部悲觀的命運之書,不僅是邦迪亞家族六代的故事,也是一則南美歷史的隱喻。
如果說《百年孤寂》是一部奇書,本書便是解讀此書不可或缺的鑰匙。
為《百年孤寂》提供了入口, 深入耙梳了馬奎斯的養成背景,
以及拉丁美洲一世紀的命運,搭起閱讀《百年孤寂》的橋梁。
◎ 關於賈西亞‧馬奎斯的《百年孤寂》
這塊土地的命運無法改變。這群人的結局已被決定。
但有個小說家寫了這麼一部悲觀的奇書,
為我們在黑暗中開啟了一絲希望。
賈西亞‧馬奎斯,一九八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他的《百年孤寂》是魔幻寫實主義的最佳代表,
為二十世紀文學投下最強烈震撼的奇書。
智利詩人聶魯達盛讚:
《百年孤寂》是「繼賽萬提斯的《堂吉訶德》之後最偉大的西班牙文作品」。
作家莫言、韓少功、平路、李昂、張大春、朱天心、林燿德、郝譽翔、駱以軍等,皆是其熱情的讀者
賈西亞‧馬奎斯在這部小說中,寫出了一個活人與死人並存的世界,
藉由邦迪亞家族的興衰,反映了哥倫比亞百年以來的紛擾歷史。
誠如他自己所言,他的小說並非完全虛構,一切皆有事實作為基礎,
《百年孤寂》不但是拉丁美洲歷史的縮影,表現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具體處境,
他筆下所描寫的孤寂與徒勞,更深刻地觸及了我們的人生狀態。
沿途的路標和風景讓人目眩神迷,大歎滿足,卻往往不知該怎麼出去。
迷宮中有許多讓你停下、轉彎,或者原地打轉的機關,
都是賈西亞‧馬奎斯埋下的伏筆與提示。
楊照拿著線頭,帶領我們走進馬奎斯團團圍繞的迷宮。
藉著講述南美洲內戰和政治背景、馬奎斯獨特的童年養成,
福克納如何影響了馬奎斯的創作,馬奎斯擔任記者時觀察到的各地荒謬民情……
楊照不厭其煩,將所有繁複的線索一一收集,耙梳,引證,
指出馬奎斯這部悲觀的命運之書,不僅是邦迪亞家族六代的故事,也是一則南美歷史的隱喻。
如果說《百年孤寂》是一部奇書,本書便是解讀此書不可或缺的鑰匙。
為《百年孤寂》提供了入口, 深入耙梳了馬奎斯的養成背景,
以及拉丁美洲一世紀的命運,搭起閱讀《百年孤寂》的橋梁。
◎ 關於賈西亞‧馬奎斯的《百年孤寂》
這塊土地的命運無法改變。這群人的結局已被決定。
但有個小說家寫了這麼一部悲觀的奇書,
為我們在黑暗中開啟了一絲希望。
賈西亞‧馬奎斯,一九八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他的《百年孤寂》是魔幻寫實主義的最佳代表,
為二十世紀文學投下最強烈震撼的奇書。
智利詩人聶魯達盛讚:
《百年孤寂》是「繼賽萬提斯的《堂吉訶德》之後最偉大的西班牙文作品」。
作家莫言、韓少功、平路、李昂、張大春、朱天心、林燿德、郝譽翔、駱以軍等,皆是其熱情的讀者
賈西亞‧馬奎斯在這部小說中,寫出了一個活人與死人並存的世界,
藉由邦迪亞家族的興衰,反映了哥倫比亞百年以來的紛擾歷史。
誠如他自己所言,他的小說並非完全虛構,一切皆有事實作為基礎,
《百年孤寂》不但是拉丁美洲歷史的縮影,表現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具體處境,
他筆下所描寫的孤寂與徒勞,更深刻地觸及了我們的人生狀態。
- 封面
- 作者序 多重時間敘述的奇書 ── 賈西亞.馬奎斯筆下的絕景
- 第一章 作為一個文化單位的拉丁美洲
- 拉丁美洲的身分認同
- 卡斯楚與蓋坦
- 「香蕉大屠殺」
- 賈西亞.馬奎斯登場
- 超越個別國家的統一性
- 第二章 魔幻寫實的文學舞台
- 這是一首敘事曲
- 巨大的敘事之流
- 內戰與獨裁者的國度
- 用戰爭和死亡標記的時間
- 與幽靈共存的世界
- 一再重來的孤寂感
- 尚未除魅的世界圖像
- 理性的排除法則
- 解釋因果的平等規則
- 展示奇蹟的本事
- 魔幻寫實的起點
- 多重倒敘的時間魔術
- 第三章 寫實主義、現代主義與福克納
- 都市化的人口移動
- 城鄉有別的記憶
- 寫實主義的小說美學
- 朝向現代主義的演變
- 投射在偏鄉的小說之眼
- 從福克納學到的事
- 事件不再是重點
- 第四章 賈西亞.馬奎斯寫作的三大主題
- 被碾碎的社會紐帶
- 在妓院尋得的慰藉
- 獨裁者的孤寂
- 拒絕死去的幽靈
- 明知無望的反抗
- 拉丁美洲的命運
- 邏輯顛倒的荒謬現實
- 海上遇難事件的真相
- 海明威的簡捷筆法
- 第五章 線性開展與不斷循環的時間觀
- 別輕易相信導讀
- 沒有意義的戰爭
- 邦迪亞上校的墮落
- 熱情的亞瑪蘭塔
- 拒絕所愛的對象
- 保有慾望的特殊方式
- 永恆的女性角色
- 不斷重複的名字
- 雙重的時間結構
- 女性書寫下的陰性時間
- 必然頹敗的線性時間
- 沉溺在幻想中的男人
- 在旁觀察見證的女人
- 不同尋常的家族史詩
- 第六章 從上帝之城到人間之城的轉向
- 暢銷背後的社會理由
- 代表人類未來的蘇聯
- 赫魯雪夫與索忍尼辛
- 西方左派的在地化
- 反抗美國的可能性
- 理性與信仰的矛盾結合
- 無罪受難的耶穌基督
- 為解放人民而受難
- 追求此世的解放
- 第七章 依賴理論與社會的集體記憶
- 經濟的殖民主義
- 如何看待「發展」
- 政府與國家的買辦化
- 對壓迫者道謝的荒謬
- 操弄社會的集體記憶
- 根植於拉美的魔幻寫實
- 創造想像的秩序
- 第八章 極度悲觀的絕望之書
- 命運與自由意志
- 無可預知的預言
- 上帝所開的玩笑
- 慾望帶來腐蝕與敗壞
- 繁殖成為破壞文明的因素
- 第九章 超越科學理性的文學之眼
- 矛盾的小說結尾
- 英雄與科學的年代
- 年鑑學派的興起
- 封建時代的歷史變化
- 發掘庶民文化的活力
- 大傳統與小傳統
- 拒絕統一的社會視野
- 說不清楚的動人力量
- 文學不提供標準答案
- 嚴謹周密的小說世界
- 賈西亞.馬奎斯年表
- 延伸閱讀書目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400
單本電子書
NT$
28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