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種
本書介紹了在日本國內已有紀錄(包含被視為紀錄的觀察案例)的鳥類,包含移入種、未記錄種,共約670種,並以2800張照片搭配解說。收錄種指的是有取得照片並刊載在本書中的物種。
①分類與刊載順序
雖然是以《日本產鳥類目錄改訂第7版》(日本鳥學會,2012)為基準,但是為了將類似的鳥類放在一起對照比較,有部分會調整頁次。關於分類順序,建議參考本書結尾的〈日本鳥類檢核表〉。
②山鳥及水鳥
以主要棲息地點為基礎,區分棲息於山林(綠色書眉)‧水邊(藍色書眉)的野鳥,並在章節扉頁(p.11及p.207)加上目次。
③種名‧學名‧英文名
中文名、目名、科名、種‧亞種的學名‧英文名以《2020年台灣鳥類名錄》(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為依據。未記錄種的參考資料包括Mark Brazil的《Birds of East Asia, China, Taiwan, Korea, Japan, and Russia》(Princeton Univ. Press, 2009)、山階芳磨的《世界鳥類和名辭典》(大學書林,1986)。沒有中文名的物種會以學名‧英文名標示。
④全長(TL)
標示全長尺寸數值的參考資料包括《野鳥便覽 下卷》(日本野鳥會大阪支部)、《日本鳥類及其生態 第1卷∕第2卷》(梓書房∕岩波書店)、《日本鳥類550 山鳥 增補改訂版》《日本鳥類550 水鳥 增補改訂版》(皆為文一綜合出版)(亦可參照用語解說p.7)。
⑤解說
關於分布及棲息環境,除了參考《日本產鳥類目錄改訂第7版》之外,也包含了田野調查的實際紀錄。若沒有特別紀錄分布地名,則代表棲息於日本全國。由於鳴叫聲的給人的感覺因人而異,要用所有讀者都能理解的方式標記實屬困難。在這本圖鑑的日文版中,筆者是以片假名拼音表現出聽到的聲音。此外,S代表鳴唱(Sing),C則代表鳴叫(Call)。
⑥照片及說明文字
著重在相似鳥類之間的比較,盡可能在同一個版面中放入許多照片,並且使用大量去背圖片。除此之外,照片也包含了雌雄(♀‧♂)、成鳥(Ad)、幼鳥(J)、未成年鳥(imm)、夏羽(S)、冬羽(W)、換羽中的個體、亞種、個體差異等各種不同的形態。括弧內的標示為攝影月份及拍攝者的姓名縮寫(參照p.399)。辨識重點的說明文字也盡量安排在靠近照片的位置,不用移開視線就能確認照片與解說內容。此外,雖然避免重複解說,但是重要的部分還是會在不同的地方以同樣的內容表示。沒有特別標示雌雄的話,就代表雌雄幾乎同色。
⑦重點
彙整辨識鳥類時應注意的特徵、近似的物種及比較重點等等,並加以解說。
⑧「○○○」比對
使用相似鳥類的觀察點部位放大照片等,進行淺顯易懂解說。希望能成為觀察時的參考依據。
本書特色
本圖鑑收錄了在野外會看見的野鳥照片約3400張。
包括普通種、難以辨識的種類、年齡及性別變化等等,
羅列相似的鳥類圖片相互對照,輕鬆解決賞鳥人士的煩惱!
專業推薦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台灣猛禽研究會
- 書封
- 日本野鳥圖鑑使用說明
- 插圖檢索
- 本書的使用方式
- 用語解說
- 各部位名稱
- 山鳥
- 雞形目
- 雀形目|三趾鶉科
- 沙雞目
- 鴿形目
- 鵑形目
- 鴞形目
- 夜鷹目
- 鷹形目
- 佛法僧目
- 犀鳥目
- 鴷形目
- 隼形目
- 鸚鵡目
- 雀形目|文鬚雀科
- 雀形目|畫眉科
- 雀形目|山椒鳥科
- 雀形目|八色鶇科
- 雀形目|燕鵙科
- 雀形目|黃鸝科
- 雀形目|卷尾科
- 雀形目|伯勞科
- 雀形目|王鶲科
- 雀形目|鴉科
- 雀形目|鳾科
- 雀形目|旋木雀科
- 雀形目|戴菊科
- 雀形目|攀雀科
- 雀形目|長尾山雀科
- 雀形目|山雀科
- 雀形目|百靈科
- 雀形目|鷦鷯科
- 雀形目|河烏科
- 雀形目|岩鷚科
- 雀形目|燕科
- 雨燕目
- 雀形目|鵯科
- 雀形目|繡眼科
- 雀形目|樹鶯科
- 雀形目|柳鶯科
- 雀形目|鶯科
- 雀形目|蝗鶯科
- 雀形目|葦鶯科
- 雀形目|扇尾鶯科
- 雀形目|連雀科
- 雀形目|椋鳥科
- 雀形目|鶲科
- 雀形目|麻雀科
- 雀形目|梅花雀科
- 雀形目|維達鳥科
- 雀形目|鶺鴒科
- 雀形目|雀科
- 雀形目|森鶯科
- 雀形目|鵐科
- 雀形目|鐵爪鵐科
- 水鳥
- 雁形目
- 鷉形目
- 潛鳥目
- 鸌形目
- 熱帶鳥目
- 鰹鳥目
- 鵜形目
- 鸛形目
- 鶴形目
- 鴇形目
- 鴴形目|水雉科
- 鴴形目|鴴科
- 鴴形目|燕鴴科
- 鴴形目|長腳鷸科
- 鴴形目|蠣鷸科
- 鴴形目|彩鷸科
- 鴴形目|鷸科
- 鴴形目|鷗科
- 鴴形目|賊鷗科
- 鴴形目|海雀科
紙本書 NT$ 900
單本電子書
NT$
63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