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藏今藝術&投資 [第359期]:戰後前衛1965-1975
-
點閱:110
16人已收藏
- 作者: 典藏雜誌編輯部編輯
-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 出版年:2022.08
- 格式:PDF,JPG
- 頁數:108
- 附註:原刊名﹕典藏藝術雜誌﹐發行至第90期(民89年3月)止﹔自第91期(民89年4月)起﹐衍成﹕典藏今藝術 原刊名: 典藏今藝術, 自2018年4月起與《典藏投資》合併, 起始期數為307(201804)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7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主題:從菁英到庶民—戰後前衛1965-1975
------
時序進入「戰後前衛」專題最後一個十年,也是最令人惶惑的十年,它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開啟。「前衛」還存在嗎?儘管前衛電影進入最喧囂熱鬧的時期,視覺藝術上,無論是德國新表現主義(Neoexpressionismus)、義大利的超前衛藝術(Transavantgarde)、美國的壞畫(Bad Painting),均擺出了對「前衛」疏離、俾倪的姿態。1965 以後,若還有什麼是繼承傳統「前衛」定義的表現,「反前衛」儼然成為了此時期的「前衛」。
我們還有前衛嗎?下一步的前衛在哪裡?或許可作為這系列專題最後的提問。(企劃/朱貽安)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何去與何從(第28頁)
- COLUMN 今專欄(第30頁)
- 藝術與反抗(第30頁)
- 《失落的李奧納多》觀後感(第32頁)
- 都是FedEX惹的禍—巴斯奇亞畫作的真偽(第34頁)
- 低基期的進場時機與高基期的出場時機(一)(第36頁)
- 空總基地規劃應提前部署(第38頁)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台雅貴公子──李梅樹(第40頁)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世界的反思印象—加里.休姆的藝術(第42頁)
- FEATURE 專題企畫 從菁英到庶民 戰後前衛1965-1975(第46頁)
- 從搖擺到龐克 引領風騷的藍領文化(第48頁)
- 她—女性的革命與陰性的前衛(第51頁)
- 再次於存亡之際進行的個別游擊戰:電影前衛潮流的未來(第54頁)
- 自由的難題與重生的血肉—1965以後的舞蹈身體(第58頁)
- 前衛落幕了嗎?(第62頁)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第64頁)
- 通膨危機下 藝術市場達到史上新高 2022年上半年拍賣回顧(第64頁)
- 博物館的更新定義表決前夕的解讀與剖析(第68頁)
- 跨境的酆都意象:「亞洲地獄和幽魂」展在台灣的受容與理解(第72頁)
- 大型現代寓言:第十五屆卡塞爾文件展中的人與自然(第76頁)
- 韋嘉的「同時代」 一趟自我蛻變的「勁旅」(第80頁)
- 抒情詩與散文電影之間 觀看劉肇興「人麻三部曲」的未完成筆記(第84頁)
- 混搭自然與文化,超越二元對立的女巫靈藥 米莫薩.艾夏爾黏糊糊的狂喜實踐(第86頁)
- SPOTLIGHT 藝壇注目(第90頁)
- 剖骨之人.剔骨的刀:淺論張乃文「一塊骨頭如何是精神的存在?」裡的藝術—技術之思辨(第90頁)
- 悠遊於時光中 「宇宙.微觀一侯翠杏創作回顧展」(第94頁)
- 推抹暈開,遊走自然 豪瑟沃斯香港尼古拉斯.帕蒂個展「紅色森林」(第96頁)
- 回到初心,重新發現 卓納畫廊香港拉烏爾.德.凱澤個展「重新再來」(第98頁)
- 看不見的大象 香港德薩畫廊辛雲鵬個展「同時」(第100頁)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媧煉之餘 散仙.杜三鑫畫石、刻石(第102頁)
其他刊期
類似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