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做過許多浪漫唯美到叫人瞠目結舌的事,
開起來像花朵,聽起來像神話
對於書法的那種純潔、真實的熱愛,往往到了讓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生前被漢字神祕的牽扯所吸引,便將摯愛的書法真跡帶進墳墓,繼續陪伴自己⋯⋯
►我就是要把《蘭亭序》帶進墳墓 !一字千金的「千古一帝」
管他是篡權的、直系的,是兒子、媳婦、重孫子……
只要沾了「書法」這倆字的邊,通通光榮地進家譜,世代相傳!
這位開創貞觀之治的明君因愛羲之書法,親自為之撰寫了一段御評,也就是《王羲之傳贊》,此時王羲之已作古250多年了。
•每日除了上朝那點事,就是摩挲那些紙
他下令在全國徵集王羲之的書作,點明不惜重金蒐購。各地爭相獻上,魚龍混雜,真偽莫辯。他也不管,全都不捨得丟。這樣一來,「羲之」墨蹟最後共收集了3600紙。得到《蘭亭序》後,他將這件寶貝視若掌上明珠,愛不釋手,朝夕不離。在病重去世前,再三叮囑太子李治,要將這件墨寶與自己一起共葬昭陵。從此,《蘭亭序》找到了最後的歸宿──它殉葬了。
•李世民傳世的碑帖有《溫泉銘》、《晉祠銘》等,筆畫結實爽利,無做作之態。書論有《筆法訣》、《論書》、《指意》、《王羲之傳贊》。
►不夠!我需要更大的紙!題壁萬千的「楊瘋子」
似乎,一個短短的朝代是一場長長的雨季。
似乎,一個朝代只有他一個人在書寫。
他一輩子好像都只在想一件事:到哪裡找那麼大的紙?……可是當時還沒有後來才有的丈二大紙供他使用,被逼無奈的他只好選擇牆壁,並且在眾目睽睽之下搦著粗糙的大筆縱橫捭闔,將創作過程(表演)與結果(作品)一同奉獻給觀賞者。
•只要見了光潔的牆皮,立即止步找筆
大多數寺觀的牆壁都被他題滿了,寺院就以之為寶,派專人保護;有些寺院知道他的癖好,還專門粉飾壁牆,清掃牆根,等待他的墨寶上牆。
•楊凝式的書風直接影響了北宋書壇,宋人對他頂禮膜拜。他的主要作品為《韭花帖》,其傳世作品另有《神仙起居法》一件。
本書特色
本書為作家簡墨與父親陳洪嶺合著。書中《百字銘》內容由陳洪嶺創作,其中講述的是做人的基本道理,由陳洪嶺父女三人分別用隸、草、行、篆等四體書寫。本書以幽默風趣的筆法,帶領讀者一起品讀中國歷代書法家及其作品。
- 品讀中國歷代書法家
- 鍾繇:扶正書法的先驅者
- 謝安:與王羲之一起出席蘭亭集會的官員
- 郗浚、衛鑠:誰說女子不如男子
- 王徽之:「何必見戴」的自由人
- 智永:王氏家族的末路繁華
- 柳公權:描紅專用帖
- 薛濤:還記得那種紅信箋嗎
- 李世民:將《蘭亭序》帶進墳墓
- 孫過庭:畢生心血凝《書譜》
- 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
- 褚遂良:線條大師
- 楊凝式:題壁萬千的「楊瘋子」
- 蘇軾:從有法到無法
- 黃庭堅:蘇門弟子數第一
- 米芾:孩童「米米」
- 趙佶:文藝全才的風流天子
- 蔡襄:連接起晉唐法度與宋人意趣
- 徐渭:命運多舛的藝術家
- 趙孟頫:美譽與駡名
- 管道升:書畫詩文女才子
- 唐寅:花落成塵的傳說
- 董其昌:平淡天真尚古意
- 何紹基:回腕懸臂的「書聯聖手」
- 王鐸:筆筆有來處
- 百字銘
- 隸書、行書
- 草書、篆書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320
單本電子書
NT$
224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