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病毒圈:從COVID-19、流感到愛滋與伊波拉, 全面認識在我們身邊的病毒
  • 點閱:358
    11人已收藏
  • 作者: 法蘭克‧萊恩(Frank Ryan)著,范明瑛譯
  •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 出版年:2022
  • ISBN:9789862625385
  • EISBN:9789862625415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135006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早在COVID-19之前,
病毒就一直存在你我身邊。
但病毒到底是什麼?

 ◎全面了解病毒必讀的一本書。

 

歷史上的病毒
2019年末開始的COVID-19疫情重創世界,帶來許多不可逆的影響,而造成疫情的冠狀病毒更引發大眾關注。除了冠狀病毒,還有更多病毒與人類息息相關:小兒麻痺病毒導致癱瘓、流感病毒導致大流行、肝炎病毒甚至會直接導致肝癌。甚至還有一些病毒引起的疫情成為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包括天花、鼠疫(漢他病毒)、西班牙流感還有致死率極高卻一直爆發疫情的伊波拉病毒。但究竟什麼是病毒?
 
病毒是生物嗎?
說到病毒,學界最常有的爭論就是要不要把他們劃入生物的一部分。他們有遺傳物質(DNA、RNA)也能夠繁殖,但沒有移動能力,也必須仰賴寄主才能複製。本書作者英國倫敦皇家內科醫師學會會士法蘭克‧萊恩認為我們應該把病毒納入生物的範疇,並從流行病學、生態學與演化學的角度解析病毒的本質。作者從歷史上的經典案例開始介紹常見的人類病毒,詳細講述各科病毒的特性、傳播方式與感染機制、在過去歷史紀錄以及對當時社會經濟等造成的影響以及發現歷史、引起的症狀疾病以及人類應對演進。於此同時,更透過各科病毒的特性來強調病毒和宿主共生共同演化的策略。
 
病毒是物種演化的重要驅動力
病毒不只會導致疾病,它們同時也對整個生物圈的生物有著不可輕視的影響力。本書也從家禽家畜追蹤到生命起源的深海熱液古生菌,一一紀錄病毒與他們對生態留下的影響。病毒是地球生命演化的組成部分,與地球上的生命相互依存,在維護生物圈的健康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病毒存在在生命所在的每一個角落,也深刻地影響著人類與整個生物圈。

各界推薦
白映俞 外科醫師
李家維 《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陳建仁 中央研究院院士
黃貞祥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蔣維倫 前國衛院衛生福利政策研究學者
謝世良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羅一鈞 疾管署副署長

作者簡介

法蘭克‧萊恩Frank Ryan
  英國倫敦皇家內科醫師學會、皇家醫學會以及倫敦林奈學會的會士,也是雪菲爾大學動物與植物科學系名譽研究員,致力於研究演化學理論,並且將演化學觀念帶入轉譯醫學。先前暢銷著作《The Forgotten Plague》(1993)被紐約時報選為年度書籍,《Darwin’s Blind Spot》(2002)也獲得查理蒙格 (Charlie Munger) 在波克夏·海瑟威年度會議上推薦。另著有《The Mysterious World of the Human Genome》(2014)、 《Virolution》(2009)等書。

譯者簡介

范明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所口譯組、英國蘭開斯特大學國際法研究所畢業。現為專職中英文口筆譯、會議活動雙語主持人。譯有《馴化的狐狸會像狗嗎?》、《為什麼睡不著?》等書。
  • 封面
  • 書名頁
  • 中文版作者訪談 與 COVID-19 共生
  • 導論
  • 第一章 病毒是什麼?
  • 第二章 「咳嗽、打噴嚏會傳播疾病」
  • 第三章 一疫克一疫
  • 第四章 父母的噩夢
  • 第五章 病毒那件小事
  • 第六章 碰巧麻痺
  • 第七章 致命的病毒
  • 第八章 全美國的瘟疫
  • 第九章 潛伏病毒
  • 第十章 流感和 COVID-19:大流行的威脅
  • 第十一章 馬基維利式病毒的啟示
  • 第十二章 人畜共通傳染病:追蹤伊波拉與 COVID-19
  • 第十三章 天性善變的茲卡病毒
  • 第十四章 肝臟的滋味
  • 第十五章 疣和所有其他東西
  • 第十六章 小人國裡的巨人
  • 第十七章 病毒是活的嗎?
  • 第十八章 啟發人心的恐怖和喜悅
  • 第十九章 海洋生態
  • 第二十章 病毒圈
  • 第二十一章 胎盤哺乳動物的起源
  • 第二十二章 病毒與生命的起源
  • 第二十三章 第四域?
  • 書目與參考資料
  • 索引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450
單本電子書
NT$ 315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