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8-20
本期內容簡介
「只動不吃」比「只吃不動」,肌肉流失更快!
吃對營養 運動增肌更有效
運動風氣盛行,許多人認同追求身體健康就要運動。
但,只有動就夠了嗎? 怎麼做才能達到最佳運動表現與鍛鍊成果?
運動、營養兩者不可偏廢,兩者都做好,訓練效果才能事半功倍,運動才能真的強身健體。
關鍵營養素> 依運動時數不同 各有黃金比例
運動是耗能的過程,運動前、中、後如何補充營養素?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3大營養素在運動過程各扮演什麼角色? 如何正確吃?
營養補給品> 想增加爆發力、強化肌耐力 留意劑量和時間
現代人因為外食和忙碌,較難攝取足夠的營養,這時運動補給品就能派上用場。
但吃補給品的劑量和時間都很重要,若不知道怎麼正確吃,反而有礙健康。
乳清蛋白、魚油、肌酸、能量棒、咖啡因……
要怎麼補充才能增加效益,如何才不會過量又傷身?
這樣做,補對營養、增強肌肉
運動前、中、後怎麼吃?>3大運動實例教學
有氧運動、重訓和混合型的運動,在訓練及運動時該怎麼吃?可能會碰到哪些問題?專家一次解答。
特別公開針對慢跑、重訓、爬山訓練的參考建議菜單!
特別企劃|青年癌友猶如社會孤島 「我可以計劃久一點的事情嗎?」
夢想正要起飛,癌症猝不及防打亂了既有生命規劃;
不同於其他年齡層的人罹癌,年輕人罹癌所面臨的升學、工作、結婚、生育等重大決定,
都不是其他年齡層癌友會有的……
運動、營養兩者不可偏廢,兩者都做好,訓練效果才能事半功倍,運動才能真的強身健體。
關鍵營養素> 依運動時數不同 各有黃金比例
運動是耗能的過程,運動前、中、後如何補充營養素?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3大營養素在運動過程各扮演什麼角色? 如何正確吃?
營養補給品> 想增加爆發力、強化肌耐力 留意劑量和時間
現代人因為外食和忙碌,較難攝取足夠的營養,這時運動補給品就能派上用場。
但吃補給品的劑量和時間都很重要,若不知道怎麼正確吃,反而有礙健康。
乳清蛋白、魚油、肌酸、能量棒、咖啡因……
要怎麼補充才能增加效益,如何才不會過量又傷身?
這樣做,補對營養、增強肌肉
運動前、中、後怎麼吃?>3大運動實例教學
有氧運動、重訓和混合型的運動,在訓練及運動時該怎麼吃?可能會碰到哪些問題?專家一次解答。
特別公開針對慢跑、重訓、爬山訓練的參考建議菜單!
特別企劃|青年癌友猶如社會孤島 「我可以計劃久一點的事情嗎?」
夢想正要起飛,癌症猝不及防打亂了既有生命規劃;
不同於其他年齡層的人罹癌,年輕人罹癌所面臨的升學、工作、結婚、生育等重大決定,
都不是其他年齡層癌友會有的……
- 編者的話/林慧淳 運動後增肌的營養吃對了嗎?(第9頁)
- 本期受訪醫生、學者、專家 謝謝你們 為傳播正確的健康知識而努力(第10頁)
- Ideas(第11頁)
- 本月一個好改變/葉懿德 每天半湯匙橄欖油 助護心、降死亡風險(第11頁)
- 本月就一招/甘思元 蹲舉肩推訓練|肩臀一起練 久坐族重拾關鍵活力(第12頁)
- Trends(第13頁)
- 史上首款抗老花眼藥水,2 狀況不適用 眼藥水能治老花眼?點一次藥效最多10小時(第13頁)
- 吳明賢專欄 腸道菌影響健康長壽(第16頁)
- 慢性失眠恐導致焦慮與憂鬱 睡不著又不想吞藥 研究證實針灸改善效果顯著(第19頁)
- Vision 小心台版《完美監護》真實上演 避免老後財產被奪、無人照護 「意定監護」自己選任照顧者(第22頁)
- Cover Story 只動不吃比只吃不動,肌肉流失更快!吃對營養 運動增肌更有效(第26頁)
- 關鍵營養素〉依運動時數不同 各有黃金比例(第34頁)
- 營養補給品〉想增加爆發力、強化肌耐力 留意劑量和時間(第38頁)
- 3大運動實例教學〉慢跑 重訓 爬山 運動前、中、後怎麼吃?補對營養、增強肌肉(第43頁)
- Special Report(第52頁)
- 治療是短暫的,但生活是長期的 青年癌友猶如社會孤島「我可以計劃久一點的事情嗎?」(第52頁)
- 避免收入中斷、積蓄不足 罹癌財務破大洞?5 問答聰明投保,把衝擊降最低(第56頁)
- Health(第62頁)
- 名人餐桌|中醫師余雅雯餐餐少油鹽、多蔬菜 每週一天全蔬食微排毒 不僅體態變輕盈,皮膚也改善(第62頁)
- 多吃薑、飯前做運動戰勝飢餓感 不必挨餓!科學認證11 招抑制食慾不傷身(第66頁)
- 國外研究發現代謝物可能傷腎 喝咖啡會增加腎臟病風險?醫師提1 原則且不加「它」(第68頁)
- 吃貨明日書/毛奇 一柱芳香 點燃生活的儀式感(第70頁)
- 五味人生/ Michelle Chang 舌尖上的鄉愁(第72頁)
- 日本人口耳相傳的慢旅祕境─真庭市 來去日本隱世小鎮 靜賞櫻花廊道、體驗露天野泉(第74頁)
- 男性比女性更易受影響 睡不好和月亮有關?滿月前3 ∼ 5 天易晚睡早起(第80頁)
- 頭痛、腹痛竟可能和人際相處有關 渾身都在痛卻找不出病因?4 種狀況可能是心理生病了(第84頁)
- 打開手機,隨時掌握身心狀態 輔助心理治療、訓練情緒管理 專家推薦App名單大公開(第86頁)
- 新書搶先讀《流浪情書:徒步兩萬公里的心靈壯遊》人生沒有指南 靠雙腳走過才有答案(第89頁)
- 真原醫/楊定一 從減醣改變飲食 主動爭取健康(第92頁)
- 快樂書房/陳鳳馨 別讓情緒落入記憶陷阱(第94頁)
- 台灣精神病治療先驅賴德仁 推動精神病去污名化 溫柔陪伴棲身黑暗中的患者(第96頁)
- 不孕治療補助對象全面擴大 大齡求孕先測「三力」 30、35、40 歲不同行動策略(第100頁)
- 微整、整形熱門項目大公開 「進廠維修」變漂亮 不同年紀醫美該注意什麼?(第104頁)
- 不是發炎是退化 足底筋膜炎打類固醇已過時 「增生療法」助筋膜再生(第108頁)
- 醫療線上/林頌凱 無效醫療 才是最貴的醫療(第110頁)
- 逆齡時代/劉秀枝 熟年旅遊6 原則 遠離意外更盡興(第112頁)
- 破除中醫藥迷思/孫茂峰 腳跟痛與腎虛有關?(第114頁)
- 對證調養/楊世敏 壓力大、晚睡傷卵巢 有子宮肌瘤難孕?(第116頁)
- 大人社團(第120頁)
- 做不到100 分,把握當下就很好!卜學亮╳屈中恆:懂得和年紀相處 人生沒這麼多「以後」(第120頁)
- 別當「濕答答的落葉」,和妻子大眼瞪小眼 退休男性容易頓失重心 專家3 招幫生活找目標(第124頁)
- 孤獨生活死亡率至少提高25% 沒朋友比不運動更要命!研究:50 歲後朋友愈多、活得愈久(第126頁)
- 大人退休準備學院 本月精采課程(第128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