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戀愛中的人:榮格觀點的愛情心理學
-
點閱:1281
561人已收藏
- 譯自:We: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y of romantic love
- 作者: 羅伯特.強森(Robert A. Johnson)著 , 鄧伯宸譯
- 出版社:心靈工坊文化
- 出版年:2020
- 集叢名:PsychoAlchemy:25
- ISBN:9789863572008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93836
- 附註:2022年1月電子版發行
「你們喝下去的不只是愛,而是愛與死亡的綜合。」
但他摟著她,內心情慾高漲,說:「啊,那麼,就讓死亡來吧!」
我們都活得不完整,卻都有追尋完滿的渴求;戀愛讓人狂喜,正因為相戀的瞬間彷彿找回自己喪失的部分,生命得到圓滿。但榮格分析師強森指出,這是錯覺。
戀愛中的人,事實上是將心底空缺的自我理想投射到戀人身上,將戀人錯認為救贖自己的男神/女神。將如此不合理的期待加諸伴侶,幻滅便成了必然,天長地久的美夢往往變為決裂的悲劇,甚至毀了現實人生。
戀愛有如一條「愛的隧道」,我們不能在黑暗中堵塞不前,必須走出去到另一頭,把矛盾解決掉……
「或許,真正需要改變的是我們自己的無意識心態,亦即我們對親密關係,以及對另一個人所強求的期望與要求……」強森以榮格心理學的觀點提醒我們:戀愛與真正的愛,是兩種不同且矛盾的心理能量系統,但我們誤以為戀愛就是愛,且將戀愛視為親密關係的基石,這已是集體心靈的巨大傷口。因此,亟需找到引領我們通往真正的親密與完滿的出路。這正是本書的目的──透過解析淒美的愛情悲劇《崔斯坦與伊索德》,一步步追溯當代西方戀愛觀念的源頭,一探「戀愛」這個心理現象的虛虛實實,及其之於生命、超乎想像的深層意涵。浪漫的神話,詩意而淺顯的行文,本書不只帶人欣賞戀愛的美麗,更感受心靈深處的澎拜,釋懷曾有的愛情失落,看見真愛與圓滿的可能。
愛是對另一個生命的一種理解接納、一種結合,是對她或他的一種認同,透過我這個人自內心湧出,無關於任何意圖。──羅伯特.強森
本書特色
‧教人辨明「愛」與「戀愛」的不同,活出真正幸福的親密關係。
‧以榮格觀點切入戀愛,從戀愛洞見靈魂,明白愛的真諦,追尋生命的完滿。
‧以神話解析愛情,浪漫詩意,引人入勝。
感動推薦
呂旭亞/榮格分析師
洪素珍/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鄧惠文/作家、精神科醫師
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宜就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
- 關於神話的來源與翻譯
- 寫給女性讀者
- 〔前言〕鼓起勇氣,誠實審視戀愛
- 〔關於故事〕一探神話裡的戀愛與心靈
- I 崔斯坦的誕生及成長
- 〔故事情節〕
- │第一章│ 布朗瑟芙勒
- │第二章│ 悲傷的孩子
- │第三章│ 意識之島,神的大海
- │第四章│ 劍與琴
- II 情酒的征服
- 〔故事情節〕
- │第五章│ 酒
- │第六章│ 藥酒
- │第七章│ 金髮伊索德
- │第八章│ 情藥的歷史
- │第九章│ 連騙帶搶
- III 崔斯坦與伊索德的魔幻花園幽會
- 〔故事情節〕
- │第十章│ 內在世界的王后
- │第十一章│ 松樹下的騙局
- │第十二章│ 默羅伊的第四年
- IV 玉手伊索德出現,以及愛與死的結合
- 〔故事情節〕
- │第十三章│ 謎與矛盾
- │第十四章│ 塵世伊索德
- │第十五章│ 痛苦與死亡
- │第十六章│ 伊索德—瑪雅:幻象之舞
- 結論
- │第十七章│ 白野牛女神
- │第十八章│ 聖母鐘之夢
- │第十九章│ 人類的愛
- 參考文獻
- 關於作者
- 延伸閱讀
紙本書 NT$ 400
單本電子書
NT$
280
類似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