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藝術認證 [第97期]:逐光物語
  • 點閱:889
    33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Art accrediting
  • 作者:
  • 出版社:高雄市立美術館
  • 出版年:2021.12
  • 格式:PDF,JPG
  • 頁數:188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16

本期內容簡介

「可見性是光的一種質地。顏色則是光的面容。……光是所有生命的起源。『可見』是生命的特徵之一,它無法脫離生命而存在。」*
在2021年的歲末,《藝術認證》97期,以「逐光的人」為主題,關注的便是以「光」──特別是人造光──出發的視覺藝術創作。一片黑暗之中綻放的光輝,無疑具有奪人目光的力度。適度的暗影強化了觀眾對光及其結構的體驗,模糊掉干擾性的背景,引導視覺聚焦在該聚焦的地方,也有時甚至反轉了空間原本的形貌。專題以藝術史的光為引,關注點亮城市之夜的光藝術節慶,以及將人造光源納為關鍵創作要素的藝術家;同時,讀者也將看到高美館《泛‧南‧島藝術祭》、兒美館《黑嚕嚕‧光焱焱》精彩展評,以及延續《藝術認證》長期經營「南島人物特寫」專欄的新篇章。

{封面概念}
以光線和光束為基礎單位,想像平面時,可見光線的輪廓;交疊時,則形成一個立體場域,如藝術家透過光的傳遞產生出的空間與隱喻層次。

* 約翰‧伯格,〈論可見性〉,《觀看的視界》,頁303(台北:麥田,2021)。

雜誌簡介

自2005年創刊以來《藝術認證》從南方觀點出發,關注豐富多樣藝術議題的雜誌,更從長期經營的專欄,誕生了包含《Sabau!好茶》、《島嶼跫音》等獲暢銷、好評的品牌專書,並且獲得41屆金鼎獎金鼎獎—「優良出版品」推薦。
經過15年的成長,為因應數位時代大眾閱讀習慣的改變,在即將出版一百期之際,《藝術認證》轉型為線上與半年出刊紙本雜誌並行,提供大家一個更方便搜尋、輕鬆閱讀的藝術平台,紙本閱讀則轉型為更精緻、深度的半年刊,在每年的6月與12月與讀者見面。

  • 為城市之夜喝采(第7頁)
    • 「這是藝術的安排」——淺談西洋藝術中的光線運用與人造光源(第8頁)
    • 光之文藝復興——倫敦光藝術與城市發展(第20頁)
    • 穿越歷史的光影盛宴——法國里昂燈光節(第36頁)
  • 逐光的人(第51頁)
    • 玩光、浮光、養光到燭光:關渡光藝術節的蛻變(第52頁)
    • 空間與感覺——姚仲涵的聲光世界(第66頁)
    • 數碼生態系的光影聚落——專訪新媒體藝術家王連晟(第80頁)
    • 在流變的時光中打漫天的光——藝術家莊志維專訪(第94頁)
    • 不光如此:專訪沃手工作創辦人蔡宜婷、蔡奇弘(第108頁)
    • 人造光的自然詩歌——貝里‧盎得伍的影像與光裝置(第122頁)
  • 展覽觀察(第133頁)
    • 洋流的精神地理與當代轉向:《泛‧南‧島藝術祭》的千層海路(第134頁)
    • 南島的主權慾望,泛.南.島的拆解技術(第144頁)
    • 不想跟阿基里斯一樣——關於兒美館〈黑嚕嚕‧光焱焱》及其展開之藝術扎根教育計劃(第154頁)
  • 南島人物(第165頁)
    • 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的美學及其展演(第166頁)
    • 專訪布農族陶藝家李文廣(海舒兒)(第174頁)
紙本書 NT$ 390
單本電子書
NT$ 332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16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