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繁中版僅見、唯一一本給孩子們的深海生物大百科】
發光魷是為了要隱形才發光?
「管蟲」一生都不必吃東西也不會大便?
腔棘魚的外表居然三億五千萬年來都沒有改變?
為什麼會這樣?


  ◤深海,是遠比陸地更廣闊的世界!◥
  揹著氧氣瓶的潛水員最深潛水紀錄只有332.35公尺,
  但海洋最底處足足有10911公尺;
  就算把珠穆瑪朗峰倒過來,
  都還碰不到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

  佔地表面積70%的海洋既廣且深,
  水下200公尺處已是黝暗無光、人類難以輕易窺探的深海世界,
  在那之下,會不會還殘存著恐龍時代的生物呢?
  一同來看看直到20世紀後才逐漸揭開神祕面紗的「地球內太空」,
  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奇妙生物習性吧!

  ★為什麼魚類要自體發光?
  >>>有些是為了獵食,例如自備發光餌球的鮟鱇魚,會趁著獵物被光線迷惑時一口吃掉牠!
  >>>有些是為了隱形,例如棘銀斧魚,肚子上成排的發光器是用來彌補被自己遮斷的、來自上方的微弱光線,以避免暴露行蹤(這招叫作「反向照光」)。
  >>>有些是為了反擊,例如礁環冠水母遇到敵人時,會像投出閃光彈一樣突然發出亮光,藉此引來更大的掠食者把眼前的敵人吃掉!

  ★長得像卡通笑臉的生物在做什麼?
  >>>看起來像是在「呵呵」傻笑的生物,名字叫作「捕食海鞘」。牠緊貼著海底生活,路過的浮游生物或小蝦,都會被那張看起來像在大笑的嘴給吞食。

  ★這種魚為什麼總是臭著一張臉?
  >>>「短角高體金眼鯛」的稚魚,因為嘴巴開裂到頭部後方,嘴角又往下撇,看著就像是滿心不高興。但可別因為牠表情逗趣就小瞧牠,這種魚長大以後,牙齒既尖又長,外貌變得超嚇人!

  ★此外還有許多不可思議、教人大感驚奇的深海生物:
  >>>有著毛茸茸臂肢,簡直就像傳說中雪人的「基瓦多毛怪」。
  >>>會自體長出鐵質鱗片以防禦敵人的「鱗角腹足蝸牛」。
  >>>動作慢得像嬰兒在爬,卻能把整隻馴鹿吞進肚子裡的「小頭睡鯊」。
  >>>>>>還有更多精采、不可思議的生物等著你!

本書特色

  【市面唯一、專門寫給孩子們閱讀的深海生物大百科】
  【收錄難得一見的實體照片,為其他書籍少見】
  【精細、高度還原的深海生物插圖】

名人推薦

  【專業審訂】
  廖運志(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學研大百科全系列推薦】
  沈雅琪(神老師&神媽咪)

  • 推薦序(第2頁)
  • 深海的模樣(第6頁)
  • 深海生物的特徵(第8頁)
  • 本書閱讀指南(第16頁)
  • 第 1 章 水深 200 ~ 1000 公尺(第17頁)
    • 巨口鯊(第18頁)
    • 米氏葉吻銀鮫(第20頁)
    • 皺鰓鯊(第22頁)
    • 小頭睡鯊(第24頁)
    • 歐氏尖吻鯊(第26頁)
    • 鎧鯊(第27頁)
    • 腔棘魚(第28頁)
    • 大西洋仙海魴(第29頁)
    • 貢氏深海狗母魚(第30頁)
    • 線鰻(第32頁)
    • 巨尾魚(第33頁)
    • 大鰭後肛魚(第34頁)
    • 皇帶魚(第36頁)
    • 黑叉齒魚(第40頁)
    • 帆鰭魴(第41頁)
    • 阿部單棘躄魚(第42頁)
    • 科氏海蝠魚(第44頁)
    • 蟾蜍角鮟鱇(第46頁)
    • 棘銀斧魚(第47頁)
    • 穴口奇棘魚(第48頁)
    • 蝰魚(第50頁)
    • 捕食海鞘(第52頁)
    • 蛇尾(第54頁)
    • 蔓蛇尾(第56頁)
    • 隱巧戎(第60頁)
    • 甘氏巨螯蟹(第62頁)
    • 大王具足蟲(第64頁)
    • 巨海螢(第66頁)
    • 異耳烏賊(第67頁)
    • 裸海蝶(海天使)(第68頁)
    • 幽靈蛸(第70頁)
    • 水母蛸(第72頁)
    • 印太水孔蛸(第73頁)
    • 大王魷(第74頁)
    • 發光魷(第75頁)
    • 鸚鵡螺(第78頁)
    • 扁面蛸(第79頁)
    • 十字蛸(第80頁)
    • 偕老同穴(第82頁)
    • 巨型管水母(第84頁)
    • 紅燈籠水母(第86頁)
    • 礁環冠水母(第88頁)
    • 櫛水母(第90頁)
    • 專欄 日本周遭的深海生物(第92頁)
  • 深海調查檔案(第38頁)
    • 1 傳說中的深海生物(第38頁)
    • 2 深海的戰鬥(第39頁)
  • 深海調查的歷史(第58頁)
    • 1 深海調查的開始(第58頁)
    • 2 潛入挑戰者深淵的挑戰(第108頁)
    • 3 日本的深海調查(第128頁)
    • 4 深海熱泉的發現(第148頁)
    • 5 日本的深海探測船(第158頁)
  • 第 2 章 水深 1000 ~ 3000 公尺(第93頁)
    • 喬氏長鰭鮟鱇(第94頁)
    • 燈籠樹鬚鮟鱇(第96頁)
    • 獨樹鬚鮟鱇(第98頁)
    • 棕斑盲鼬魚尉(第99頁)
    • 軟隱棘杜父魚(第100頁)
    • 卵首鱈(第101頁)
    • 寬咽魚(第102頁)
    • 囊咽鰻(第103頁)
    • 黑柔骨魚(第104頁)
    • 牟氏脆心形海膽(第105頁)
    • 海百合(第106頁)
    • 薩馬烏賊蠕蟲(第110頁)
    • 大王酸漿魷(第111頁)
    • 冥河水母(第112頁)
    • 胎盤水母(第114頁)
    • 專欄 捕食深海生物(第116頁)
  • 第 3 章 水深 3000 公尺以上(第117頁)
    • 新角鮟鱇(第118頁)
    • 短角高體金眼鯛(第120頁)
    • 深海海參(第122頁)
    • 海豬(第124頁)
    • 太平洋巨鰭魷(第126頁)
    • 巨吻海蜘蛛(第130頁)
    • 短腳雙眼鉤蝦(第132頁)
    • 巨顎水虱(第133頁)
    • 捕蠅草海葵(第134頁)
    • 豎琴海綿(第136頁)
    • 枝根海綿(乒乓樹海綿)(第137頁)
    • 專欄 從社區工廠到深海(第138頁)
  • 第 4 章 深海熱泉區、冷泉區(第139頁)
    • 海底熱液口蟹(第140頁)
    • 基瓦多毛怪(第142頁)
    • 亞爾文螺(第143頁)
    • 深海冷泉蛤(第144頁)
    • 鱗角腹足蝸牛(鱗足螺)(第146頁)
    • 管蟲(第150頁)
    • 專欄 生命的起源(第152頁)
  • 第 5 章 鯨骨生物群落、沉木生物群落(第153頁)
    • 蒲氏黏盲鰻(第154頁)
    • 西川偏文昌魚(第156頁)
    • 多鱗蟲(第157頁)
    • 葉鬚蟲科(第160頁)
    • 食骨蠕蟲(第162頁)
  • 深海生物資料集(第164頁)
紙本書 NT$ 280
單本電子書
NT$ 196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