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3
本期內容簡介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對抗悲觀的天性
如果你一聽到正面思考(positive thinking)這4個中文字就點頭稱是或大翻白眼,或許很適合閱讀本期的封面故事:主要的原理原則和練習方法,都來自於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之父馬汀.賽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的相關研究和著述。
很多時候,廢話和真理只有一線之隔。「苦盡甘來」有些人聽來是無聊的道理,試圖欺瞞人們忽略痛苦的當下,寄望虛幻未知的幸福彼岸。但是對有些人來說,則是真真實實的生活歷練,就如同精神分析學家、納粹集中營的受害者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所說,身體可以被囚錮,人的心靈是自由的, 能夠超脫悲慘的當下。
他在《活出意義來》寫道,儘管在集中營裡的每一天,過著的都是慘無人道的生活,總是有人在那裡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在你人生的某個時刻,說不定也讀到過或聽別人奉勸過:你不能改變環境,但是可以改變自己。還在翻白眼?那你多半是「心靈雞湯」類文章的「不愛用者」,其實就連賽利格曼自己,也曾經跟你在同一陣營。
當他出版的《學習樂觀.樂觀學習》(Learned Optimism),從他認為理所當然的非虛構類作品,一躍成為「自我勵志」類暢銷書籍時,他這樣安慰自己:
「對於像我這樣自稱為科學家的學者而言,『自我勵志』是一個令人懼怕的類別,但對書店是好事,因為自我勵志類的書比非虛構類的書更暢銷。」
為什麼「勵志」「雞湯」類文章很多人愛說、愛寫也愛看,卻經常被貼上天真、不切實際的負面標籤?「悲觀的心態不需要提倡,也不需要教導。」
賽利格曼在自傳《希望迴路》(書名暫譯;The Hope Circuit)裡有個生動比喻:人類的心智跟舌頭很像,舌頭不會在嘴裡翻找完好健康的牙齒,它的預設模式是在嘴巴裡不停地轉動,直到找到一個蛀洞,然後一直去舔它、擔心它。
「心智的預設模式是在生活中不斷巡邏,直到它發現一個可能會引爆真正麻煩的問題。然後,它就會鎖定目標,盤算著如何避免這個問題。」賽利格曼曾經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抱持著挑毛病、找缺點的思路,再想方設法解決毛病、消除缺點。但是透過嚴謹的科學實驗,證實了人類會陷入絕望無助的情緒、難以自拔,下一步呢?所以他轉而透過嚴謹的科學實驗,找尋讓人擺脫無助、找到幸福的方式。
拿掉悲觀負面的情緒,不會讓人樂觀正向;自信滿滿、甚至爆表的人,反而更容易掉入絕望的谷底。
就像《更快樂》一書所說:「真正的幸福,不代表對不安情緒或生活困難的免疫,藥物治療和勵志書在根本上避開了這些問題。幸福的人,一樣要去面對困難,克服生活裡的種種障礙。」正如弗蘭克所說的:「人類需要的不是沒有挑戰的世界,而是值得奮鬥的目標。我們需要的不是免除麻煩,而是能夠發揮出我們真正的潛力。」
總編輯 齊立文
很多時候,廢話和真理只有一線之隔。「苦盡甘來」有些人聽來是無聊的道理,試圖欺瞞人們忽略痛苦的當下,寄望虛幻未知的幸福彼岸。但是對有些人來說,則是真真實實的生活歷練,就如同精神分析學家、納粹集中營的受害者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所說,身體可以被囚錮,人的心靈是自由的, 能夠超脫悲慘的當下。
他在《活出意義來》寫道,儘管在集中營裡的每一天,過著的都是慘無人道的生活,總是有人在那裡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在你人生的某個時刻,說不定也讀到過或聽別人奉勸過:你不能改變環境,但是可以改變自己。還在翻白眼?那你多半是「心靈雞湯」類文章的「不愛用者」,其實就連賽利格曼自己,也曾經跟你在同一陣營。
當他出版的《學習樂觀.樂觀學習》(Learned Optimism),從他認為理所當然的非虛構類作品,一躍成為「自我勵志」類暢銷書籍時,他這樣安慰自己:
「對於像我這樣自稱為科學家的學者而言,『自我勵志』是一個令人懼怕的類別,但對書店是好事,因為自我勵志類的書比非虛構類的書更暢銷。」
為什麼「勵志」「雞湯」類文章很多人愛說、愛寫也愛看,卻經常被貼上天真、不切實際的負面標籤?「悲觀的心態不需要提倡,也不需要教導。」
賽利格曼在自傳《希望迴路》(書名暫譯;The Hope Circuit)裡有個生動比喻:人類的心智跟舌頭很像,舌頭不會在嘴裡翻找完好健康的牙齒,它的預設模式是在嘴巴裡不停地轉動,直到找到一個蛀洞,然後一直去舔它、擔心它。
「心智的預設模式是在生活中不斷巡邏,直到它發現一個可能會引爆真正麻煩的問題。然後,它就會鎖定目標,盤算著如何避免這個問題。」賽利格曼曾經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抱持著挑毛病、找缺點的思路,再想方設法解決毛病、消除缺點。但是透過嚴謹的科學實驗,證實了人類會陷入絕望無助的情緒、難以自拔,下一步呢?所以他轉而透過嚴謹的科學實驗,找尋讓人擺脫無助、找到幸福的方式。
拿掉悲觀負面的情緒,不會讓人樂觀正向;自信滿滿、甚至爆表的人,反而更容易掉入絕望的谷底。
就像《更快樂》一書所說:「真正的幸福,不代表對不安情緒或生活困難的免疫,藥物治療和勵志書在根本上避開了這些問題。幸福的人,一樣要去面對困難,克服生活裡的種種障礙。」正如弗蘭克所說的:「人類需要的不是沒有挑戰的世界,而是值得奮鬥的目標。我們需要的不是免除麻煩,而是能夠發揮出我們真正的潛力。」
總編輯 齊立文
- Column 專欄(第16頁)
- 編輯台時間 齊立文/ 對抗悲觀的天性(第16頁)
- 社長學步集 何飛鵬/ 工作者可以說「不」?(第20頁)
- 職場全贏思維 曾國棟/ 產品送修,為什麼有廠商甘願「直接換新機」?(第22頁)
- 青梅煮酒論 林文政/ 主管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是否符合部屬期待(第24頁)
- 價值相對論 歐素華/ 生鮮養回購率,美妝衝高毛利,登線上零售EPS 王(第26頁)
- 管理顧問的工具箱 徐瑞廷/ 對抗黑暗也要預想光明,組織才能更快振作(第28頁)
- 活用財務學管理 龔汝沁/ 當受你幫助的人數愈來愈多,就算沒頭銜,你就是領導者(第30頁)
- 文仁策略思維 詹文男/ 從「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學習混亂時局應有的思維(第110頁)
- Ideas Update 管理在線(第32頁)
- 《strategy+business》/ 訂戶銳減,串流平台如何賺錢? 學漫威打造電影宇宙(第32頁)
- 《Inc.》/ 餐飲業的疫情生存之道: 增加社群互動吸引常客回流《日經ビジネス》/ 培養快速應變力,企業送員工去新創公司練功(第33頁)
-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拉攏上下游、客戶一起參與,企業轉「綠」不能只靠自己(第34頁)
- 《HR Magazine》/ 主管不經意讚揚、表達感謝,是鞏固士氣的催化劑《Kellogg Insight》/ 如何讓獎金效果最大化? 設計競賽激發員工鬥志(第35頁)
- 《Fortune》/ 影音平台爭搶廣告紅海,YouTube 如何捍衛寶座?(第36頁)
- 《strategy》/ 解封後,企業還需要辦公室嗎? 不妨提供更多交流空間《SUCCESS》/ 想和周遭的人發展友好關係? 3 方法,建立好人脈(第37頁)
- 《Psychology Today》/ 戒除負面解讀的壞習慣,遇事不驚慌,盤點多種可能(第38頁)
- 《Entrepreneur》/ 想開發你的大腦潛力,先學習「如何學習」(第39頁)
- Working Tips 實用祕技(第40頁)
- 溝通技巧/不著急評斷、設想對方感受,讓部屬不怕開口求助(第40頁)
- 時間管理/過濾任務、規畫高專注時段,精神飽滿時做報酬率高的工作(第41頁)
- 策略思考/比對不同觀點、追問為什麼,拒當盲從的「滑翔翼人」(第42頁)
- 領導帶人/願景要簡單像T 恤標語,又遠大到令人神往(第43頁)
- Diagram 管理圖解(第44頁)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新作《雜訊》/釐清決策中的「雜訊」,避免人性缺陷影響判斷(第44頁)
- 為什麼巧克力裝在紅色圓杯裡嘗起來比較甜? /感官並非個別運作的獨唱,而是彼此牽動的交響曲(第46頁)
- Business Book Review 商管選書(第48頁)
- 英文書介 _《這是我的! 「擁有」的潛規則如何支配我們的生活》(暫譯)/看似合理的資源分配規則,可能犧牲了你的幸福(第48頁)
- 中文書介 _《如何改變一個人:華頓商學院教你消除抗拒心理,從心擁抱改變》/高明的說服不是使人屈服,而是讓對方獲得同理、願意改變(第50頁)
- Back to Basics 主題學習 樂觀可以學習!科學實證:快樂的6 個修煉 正向心理學(第52頁)
- 為什麼你需要正向心理學?喚醒內心的超能力,更快樂、強大、有力量(第54頁)
- 正向特質測驗 測測看,你的強項在哪裡?(第57頁)
- 樂觀是天生還是後天養成?快樂的6 個迷思(第64頁)
- Part1 專家解析(第66頁)
- Part2 擁有幸福的6大要素(第70頁)
- Part3 應用篇(第82頁)
- 延伸閱讀 認識快樂的本質,打造屬於你的幸福藍圖(第94頁)
- Focus 本期焦點(第96頁)
- CEO 管理講堂/ 緯穎科技執行長 洪麗甯 把相信的事情專注做好,有意願學就會有能力(第96頁)
- 領導人物/ 恆崇企業董事長 張繼華 臨危接班被看衰「不會管理」,化工界女董座交出市占第一成績單(第102頁)
- 轉型人物/ 綠界科技總經理 黃華勇 解決25 萬家廠商線上收款痛點,電商金流盟主成興櫃股王(第106頁)
- Special Report 特別企畫 甩開疲勞、停止倦怠、提升腦力 成功人士的高效休息法(第112頁)
- 告別過勞,學會替自己充電 休息是餵養生命的必須,不是工作剩餘的時間安排(第114頁)
- Part 1 生活習慣篇(第116頁)
- Part 2 休閒活動篇 放下、放空、放鬆的全方位休息 甩開疲憊、不再困乏,9 種補充精氣神的方法(第122頁)
- Part 3 企業經理人如何好好休息(第126頁)
- 延伸閱讀 一邊休息一邊學習,轉換腦袋裡的雜亂思緒(第130頁)
- MBA@Office 辦公室商學院 名師一堂課Master Class___台大領導學程兼任教授 李聖珉/解決問題必須不斷演練,照抄SOP 只會停滯不前(第132頁)
- 八分生活/居家空間改造術(第136頁)
- 達人分享 改造一個理想空間,是認識自己的過程(第137頁)
- 裝潢觀念 不必大工程,小調整就能轉換新風格(第140頁)
- 北歐風 採光良好、設計簡約,營造出大自然氛圍(第142頁)
- 工業風 管線裸露、異材質混搭,形成獨具特色的粗獷情調(第144頁)
- Manager's Life 下班後(第146頁)
- 私房書_影響力學院創辦人 丁菱娟/ 在書中體會別人的格局,尋找超越自己的可能(第146頁)
- 影劇金句Best Quotes _《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 人生中會遇上失敗,但是沒有失敗的人生。(第148頁)
其他刊期
類似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