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8
★ 繼《體膚小事》以文字梳理身體髮膚臟腑之事,時隔八年,黃信恩此次以文字和圖像,一處一處踏查高雄、領略高雄,也一區一區追憶高雄、重建高雄,書寫一座有疏有密、有鬧有靜、有繁花有煙囪、因勞動而偉大的城市:高雄。
12元是高雄公車的票價。高中時的黃信恩因著公車,展開自己在城裡的地圖。家住左營區的他,求學在三民區,當時從火車站搭上一班公車,12元,便能抵小港、前鎮、鹽埕、鼓山等區。公車載著這樣一位高中生求學、遊玩、烤肉、面試,有時班距長,有時繞路,有時走走停停,用一種專屬的速度感:踅、兜、轉、遊,領略了這城的輪廓。
《12元的高雄》除了寫下學生時代的公車故事,更多的是日後,從大道到小巷,從港灣到山邊,一畝一畝踏查高雄的紀事――霓光明滅的河北路、凌晨三四點出價聲嘹亮的果菜批發市場、火車站前麥當勞的遊民、反五輕的後勁、草衙的違建、2路公車上的移工、高屏溪畔盛放的甜根子、前鎮夜市的鴿肉鱉肉、沿海的仙人掌與城裡的澎湖軌跡、柴山上的密毛魔芋與猴臀……甚至服役時來到隸屬旗津區的南沙太平島的年夜飯,用文字與圖像交織一座充滿對照、充滿可能、也充滿包容的城。
《12元的高雄》書寫跨十四年,首篇〈空白海岸〉寫於二〇〇六年,如今有些地景已不復存在,也因此意外地被文字與圖像保留下來。即使如此,這城市還有個鮮明的指認,那就是至今仍是12元的公車票價,安心的存在。
- 封面
- 目錄
- 自序 小眾運輸,大城紀事
- 卷一 市井踅
- 溝流
- 親遠鐵道
- 宅在三民
- 果菜城寨
- 乳香未乾
- 花架偏安
- 櫥窗漂流
- 疏城記
- 麥民遊蹤
- 食鎖高雄
- 卷二 北兜
- 帶勁的地方
- 空白海岸
- 籠居歲月
- 因為味覺的緣故
- 救護車,在月球小鎮
- 小鎮醫師的一天
- 熱鬧的方式
- 卷三 南轉
- 草衙的天空
- 路公車的二分現象
- 小港二三事
- 蜿蜒的花季
- 辜負的晴天
- 那些很機車的事
- 卷四 西遊
- 元的出海方式
- 椰林大道
- 南沙除夕食譜
- 元的旅程
- 柴山豔行書
- 刨冰港灣
- 鹽埕四篇
- 版權頁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