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懼與自由:透過二十五位人物的故事, 了解二次大戰如何改變人類的未來
- 點閱:85
- 譯自:The fear and the freedom:how the Second World War changed us
- 作者: 齊斯.洛韋(Keith Lowe)作 , 蔡耀緯譯
- 出版社:馬可孛羅文化出版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 出版年:2021[民110]
- 集叢名:Historia歷史學堂:MU0042-001
- ISBN:978-986-5509-69-9 ; 986-5509-69-5 ; 978-986-5509-63-7 ; 986-5509-63-6
- 格式:EPUB
- 版次:初版
1939年到1945年,戰火遍及四大洲,參戰多達數十國,
死亡人數高達7000萬,人類歷史上最慘痛的這場戰爭
是如何形塑我們對恐懼的想像、對自由的渴求,以及如何改變了人類的未來
二戰史權威、赫塞爾-提爾曼歷史圖書獎得主最新力作
《二次大戰後的野蠻歐陸》姊妹作品
安東尼.畢佛、詹姆斯.霍蘭德等諸多二戰學者 一致推薦
Amazon 4.2分、Goodreads 4.2分、豆瓣讀書9.0分 讀者高分評價
【內容簡介】
《恐懼與自由》是《二次大戰後的野蠻歐陸》的姊妹作品,本書利用二十五位大人物、小人物的生命故事,描繪一個在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上都面臨巨變的世界。
一九四五年結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共造成七千萬人死亡、數億人流離失所,精神上和財產上的損失則無法估計。這場戰爭為世界帶來的變化,既是毀滅性的,也是建設性的。戰後,人類在焦土上構思著新秩序、新格局、新未來,試著將自由的理念、烏托邦般的想望、永世和平的企盼,傳達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但理想總是不敵現實,不管是資本主義與共場主義的扞格,還是國族與國族、民族與民族之間的齟齬,意識形態上的對立終究無法使眾人團結一心,追求自由的同時卻也播下了恐懼的種子。恐懼與自由,是創造戰後世界最重要的兩股力量。
恐懼,甫因為兩顆原子彈而結束大戰的世界,卻深陷美蘇兩國劍拔弩張的冷戰局勢,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人們都相信,下一回的大戰將超出文明社會所能承受的限度,甚至超出人類可否持續存在的限度。人們都知道,下一場全球戰爭恐怕會導致實際上的末日,而非象徵上的末日。
自由,戰後世界各地的人們急於從納粹主義、史達林主義、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等各種壓迫力量解放出來,美國總統小羅斯福甚至提出四大自由的未來願景:人人都應擁有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免於匱乏的自由、免於恐懼的自由。但全然地擁抱自由卻也意味著完全的責任,人類總在「渴求自由」與「逃避自由」間擺盪著,至今依舊如此。
二戰雖已結束七十餘年,但留下來的爭議與遺產,仍在持續影響著全人類的未來。
【國際書評】
文筆優美,見地深刻……(本書)確認了洛韋是我國最傑出的歷史學家之一。──安東尼.畢佛(Antony Beevor),二戰史學家,《解密突出部之役》作者
啟迪思考、洞見深入,有時令人深深感動……我希望所有人都能讀過,並學習到書中至關重要的課題。──詹姆斯.霍蘭德(James Holland),二戰史學家、作家、廣播人
巧妙融合了歷史研究、動人的訪談,以及具有挑戰性的心理學洞見。洛韋的文筆優雅又有見地。一部真正啟發讀者的讀物。──喬納森.丁博比(Jonathan Dimbleby),電視節目主持人、歷史學家
洛韋這本精煉、清晰、可讀性高,同時包含了二戰結束後數年間個人記憶證言的著作,將會廣受歡迎。──茱麗葉.加迪納(Jluiet Gardiner),歷史學家
這部記錄豐富、內容廣泛的著作,激發了人們對於戰爭整體影響的思索,不僅限於二戰。它其實可以命名為「出人意料的真實故事」(True Tales of the Unexpected),由此呈現出歷史比起任何小說都更加充滿驚奇。──西奧多.澤爾丁(Thodore Zeldin),牛津大學學者、思想家
【延伸閱讀】
《二次大戰後的野蠻歐陸》(馬可孛羅文化,2020年)
翻轉「正義vs.邪惡」、「歐洲從灰燼中復興」的傳統二戰史觀,改變你我對近代歐洲史認知的傑作。在這片揚棄了道德價值、不知法治為何物、人命卑賤如草芥的野蠻大陸,正上演一幕幕相殺相仇、秋後算帳的黑色荒謬劇……
安東尼.畢佛、詹姆斯.霍蘭德等諸多二戰學者 一致推薦
Amazon 4.2分、Goodreads 4.2分、豆瓣讀書9.0分 讀者高分評價
【內容簡介】
《恐懼與自由》是《二次大戰後的野蠻歐陸》的姊妹作品,本書利用二十五位大人物、小人物的生命故事,描繪一個在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上都面臨巨變的世界。
一九四五年結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共造成七千萬人死亡、數億人流離失所,精神上和財產上的損失則無法估計。這場戰爭為世界帶來的變化,既是毀滅性的,也是建設性的。戰後,人類在焦土上構思著新秩序、新格局、新未來,試著將自由的理念、烏托邦般的想望、永世和平的企盼,傳達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但理想總是不敵現實,不管是資本主義與共場主義的扞格,還是國族與國族、民族與民族之間的齟齬,意識形態上的對立終究無法使眾人團結一心,追求自由的同時卻也播下了恐懼的種子。恐懼與自由,是創造戰後世界最重要的兩股力量。
恐懼,甫因為兩顆原子彈而結束大戰的世界,卻深陷美蘇兩國劍拔弩張的冷戰局勢,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人們都相信,下一回的大戰將超出文明社會所能承受的限度,甚至超出人類可否持續存在的限度。人們都知道,下一場全球戰爭恐怕會導致實際上的末日,而非象徵上的末日。
自由,戰後世界各地的人們急於從納粹主義、史達林主義、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等各種壓迫力量解放出來,美國總統小羅斯福甚至提出四大自由的未來願景:人人都應擁有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免於匱乏的自由、免於恐懼的自由。但全然地擁抱自由卻也意味著完全的責任,人類總在「渴求自由」與「逃避自由」間擺盪著,至今依舊如此。
二戰雖已結束七十餘年,但留下來的爭議與遺產,仍在持續影響著全人類的未來。
【國際書評】
文筆優美,見地深刻……(本書)確認了洛韋是我國最傑出的歷史學家之一。──安東尼.畢佛(Antony Beevor),二戰史學家,《解密突出部之役》作者
啟迪思考、洞見深入,有時令人深深感動……我希望所有人都能讀過,並學習到書中至關重要的課題。──詹姆斯.霍蘭德(James Holland),二戰史學家、作家、廣播人
巧妙融合了歷史研究、動人的訪談,以及具有挑戰性的心理學洞見。洛韋的文筆優雅又有見地。一部真正啟發讀者的讀物。──喬納森.丁博比(Jonathan Dimbleby),電視節目主持人、歷史學家
洛韋這本精煉、清晰、可讀性高,同時包含了二戰結束後數年間個人記憶證言的著作,將會廣受歡迎。──茱麗葉.加迪納(Jluiet Gardiner),歷史學家
這部記錄豐富、內容廣泛的著作,激發了人們對於戰爭整體影響的思索,不僅限於二戰。它其實可以命名為「出人意料的真實故事」(True Tales of the Unexpected),由此呈現出歷史比起任何小說都更加充滿驚奇。──西奧多.澤爾丁(Thodore Zeldin),牛津大學學者、思想家
【延伸閱讀】
《二次大戰後的野蠻歐陸》(馬可孛羅文化,2020年)
翻轉「正義vs.邪惡」、「歐洲從灰燼中復興」的傳統二戰史觀,改變你我對近代歐洲史認知的傑作。在這片揚棄了道德價值、不知法治為何物、人命卑賤如草芥的野蠻大陸,正上演一幕幕相殺相仇、秋後算帳的黑色荒謬劇……
- 作者對於亞洲人名的說明
- 引言
- 第一部 神話與傳說 Myths and Legends
- 第一章 世界末日
- 第二章 英雄
- 第三章 妖魔
- 第四章 殉難者
- 第五章 世界的起始
- 第二部 烏托邦 Utopias
- 第六章 科學
- 第七章 計畫烏托邦
- 第八章 平等與多元
- 第九章 自由與歸屬
- 第三部 一個世界 One World
- 第十章 世界經濟
- 第十一章 世界政府
- 第十二章 世界法律
- 第四部 兩個超級強權 Two Superpowers
- 第十三章 美國
- 第十四章 蘇聯
- 第十五章 世界兩極分化
- 第五部 二百個國家 Two Hundred Nations
- 第十六章 一個亞洲國家的誕生
- 第十七章 一個非洲國家的誕生
- 第十八章 拉丁美洲的民主
- 第十九章 以色列:典型國家
- 第二十章 歐洲國族主義
- 第六部 一萬片碎片 Ten Thousand Fragments
- 第二十一章 創傷
- 第二十二章 損失
- 第二十三章 流亡者
- 第二十四章 民族全球化
- 結語
- 謝詞
紙本書 NT$ 680
單本電子書
NT$
476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