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新聞 2021/01/07 [第1766期]:習近平逆襲拜登
-
點閱:104
5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 作者: 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1.01
- 格式:PDF,JPG
- 頁數:100
- 附註:周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8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習近平逆襲拜登
從RCEP到中歐全面投資協定!
中國聯手歐盟反擊美國
《中歐擴大投資協定》在德國總理梅克爾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直接介入,北京做出重大讓步下,在2020年底最後一刻完成談判。
一直強調要維護和盟友友好關係的美國候任總統拜登,還沒上台就被歐洲盟友暗算。在川普的「公平貿易」下,壓力沉重的歐洲和中國,決定要自求生路,卻也讓拜登時代的美歐關係蒙上陰影。
缺乏關鍵技術的中國,能從歐洲取得多少幫助?「信用不良」的中國,給歐洲承諾的市場開放又能兌現多少?一切都是未知數。但歐洲當煩了美國的小老弟,中國則要建立「新天朝」,改變目前美國獨強,塑造多極新世界。
中歐之間的協定衝擊了拜登,又將為後疫情時代的全球政經秩序帶來什麼影響?
◎黎蝸藤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766期〉
《中歐擴大投資協定》在德國總理梅克爾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直接介入,北京做出重大讓步下,在2020年底最後一刻完成談判。
一直強調要維護和盟友友好關係的美國候任總統拜登,還沒上台就被歐洲盟友暗算。在川普的「公平貿易」下,壓力沉重的歐洲和中國,決定要自求生路,卻也讓拜登時代的美歐關係蒙上陰影。
缺乏關鍵技術的中國,能從歐洲取得多少幫助?「信用不良」的中國,給歐洲承諾的市場開放又能兌現多少?一切都是未知數。但歐洲當煩了美國的小老弟,中國則要建立「新天朝」,改變目前美國獨強,塑造多極新世界。
中歐之間的協定衝擊了拜登,又將為後疫情時代的全球政經秩序帶來什麼影響?
◎黎蝸藤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766期〉
- 專欄(第6頁)
- 顧爾德專欄 香港無所遁逃於國安法體制(第6頁)
- 陳東豪專欄 蔡英文與習近平的一段往事(第8頁)
- 林庭瑤專欄 李永得何不補助禁書來台?(第9頁)
- 揭仲專欄 共軍擾台灰色地帶行為不會減少(第10頁)
- 郭正亮專欄 中國對美國展開經貿反包圍(第46頁)
- 張倩燁專欄 中國與美國的新冠貧民(第48頁)
- 呂紹煒專欄 中歐協定是另一場大棋局的起手(第50頁)
- 華爾街日報精選 疫後新局 價值型投資終將否極泰來(第92頁)
- 米果專欄 無法回頭的跨年演唱會(第95頁)
- 風雲人物(第12頁)
- 專訪》揭跨年晚會、美豬、防疫火線決策 宋楚瑜愛將黃珊珊 為何成柯文哲接班人(第12頁)
- 政治炮火中,吳明鴻出席生涯裡最重要交接典 總統表姊夫上任 法界相挺、表姊缺席(第15頁)
- 曾說「原住民歷史就是美國史」,獲拜登提名掌內政部 哈蘭德有望成美國首位印地安血統閣員(第78頁)
- 政壇透視(第16頁)
- 行政院與藍營最大地方諸侯大戰一觸即發 新戰神羅秉成槓上拒萊豬的侯友宜(第16頁)
- 柯文哲轟前瞻計畫像強盜分錢 扯!朝野護航前瞻大餅 刪減不到一%(第18頁)
- 藍白難合,支持者有「顯著的相互流通性」 國民黨反萊豬 民眾黨漁翁得利(第20頁)
- 黨揆選舉幽靈民調掀風波 黨主席之爭 江、朱協調代替競爭?(第22頁)
- 時代力量退黨的「小雞」們前路崎嶇 韓粉報復性罷免 黃捷身陷險境(第24頁)
- 歷史新新聞(第26頁)
- 蔡英文、陳博志談世貿組織與戒急用忍 一九九九年中國早一步完成WTO談判(第26頁)
- 軍事縱橫(第28頁)
- 當初對美採購受限預算,不少功能與裝備並未納入 軍方擬投逾百億元 完善博勝案(第28頁)
- 部分設計借鏡潛艦國造,發展無人潛艦狼群戰術難度高 水下不對稱戰 中科院要養「台版殺人鯨」(第30頁)
- 封面故事 從RCEP到中歐全面投資協定 中國一路反擊美國 習近平聯手歐盟逆襲拜登(第32頁)
- 再現當年清廷藉俄、德、法逼日本還回遼東半島 習大效光緒帝 借力歐盟制老美(第38頁)
- 歐盟想搶進市場,中國想取得關鍵技術 中歐突襲美國 美圍堵中國被破口(第40頁)
- 套用古代的「遠交近攻」,分化美國和其盟邦 北京對於中歐協議的背後盤算(第44頁)
- 紅書之亂(第52頁)
- 管制中國黨政軍出版品被轟箝制言論自由 李永得:若禁中國出版品違憲我下台(第52頁)
- 「精準規範,低度管理」標準怎麼訂?審查規範霧煞煞 民間憂錯殺出版自由(第56頁)
- 李永得基於認知作戰管制匪書 蔡政府:防衛性民主不會限縮言論(第60頁)
- 需求小眾、價格攀升、網路通路打敗實體零售 苟延殘喘的簡體書市不值得大動干戈(第62頁)
- 財經解碼(第64頁)
- 台灣人助登上中國首富,IPO吸台灣金融業熱烈捧場 馬雲落難 哪些台灣金控受傷?(第64頁)
- 「王美花方向」讓世紀鋼股價逆勢下跌 籲風電加碼國產化 CIP司馬昭之心?(第66頁)
- 合計被詐超過兩百億 台企銀、星展潤寅案最大苦主(第68頁)
- 金融毒藥丸事件未解,銀行將被反噬?TRF遺毒仍在 南豐跳票險成國銀爛帳(第70頁)
- 都更、危老不受政府打炒房限貸令管制,預計仍有一番榮景 大都更時代來臨 老屋翻身成潛力股(第72頁)
- CEO想什麼(第74頁)
- 國光一期臨床試驗結果出現波折,二期三億元補助款恐飛了 詹啟賢為何不放棄疫苗研發?(第74頁)
- 數字看中國(第75頁)
- 中國移民全球第三多 有年輕化趨勢(第75頁)
- 寰宇一周(第76頁)
- 菅義偉誓言奧運今夏登場,日本人卻興趣缺缺(第76頁)
- 柬埔寨開採第一桶石油盼扭轉貧弱經濟(第76頁)
- 澳洲修改國歌「一體且自由」彰顯原民認同(第76頁)
- 英國脫歐混亂期,北愛和「蘇獨」恐讓王國崩解(第77頁)
- 台裔美籍設計師王大仁被控性侵遭模特兒抵制(第77頁)
- 觀天下(第80頁)
- 拜登上任、梅克爾「裸退」、以色列和伊朗大選再添變數 放眼二○二一全球大勢關鍵時刻(第80頁)
- 習近平的中國(第82頁)
- 作家聯名抵制、中國加大抄襲者懲治力度 「文賊」郭敬明、于正 微博接連致歉(第82頁)
- 調查(第84頁)
- 沒有補助,也沒有辦法自費獲得相關服務 獨居非長者死亡率高過獨居長者(第84頁)
- 說書(第86頁)
- 獨立荊棘路上有台庫情緣(第86頁)
- 書摘(第88頁)
- 鞏固金權、罔顧人權,病人進醫院只能等死 美國醫療體系的崩壞(第88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