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A.I.傳播進化:人工智慧重塑人類的交流
  • 點閱:997
    94人已收藏
  • 作者: 牟怡著
  • 出版社:清文華泉
  • 出版年:2020
  • ISBN:9789865161989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98233
  • 書籍難度(SR):685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十二年級
  • 附註:原著名: 传播的进化 : 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人类的交流

人工智慧作為一個嶄新的交流對象正在逐漸進入人類的日常生活。伴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隨之而來的是對傳播模型的革新。人工智慧的獨特性所帶來的對人際交流默認假設的衝擊很有可能會引發對交流觀點的顛覆。人與人工智慧之間的交流對時間維度的改變,對交流對象可操控性的放大,以及對資訊的無意識無批判等,這些都會如同大壩上打開的細微小孔,最終引來整個大壩的坍塌,進而如河流改道一樣,將人類的交流引上不同的道路。幾千年來,人類傳播的歷史一直在提供語言失敗的證據。在這次人工智慧革命中,我們能否跨越語言的侷限,直達交流的終極目標——有效的思想交換?
 
本書將對這一問題展開全面深入的討論。
 
本書首先從媒體技術發展的角度探討人工智慧這個正在崛起的交流對象所代表的趨勢。繼而第二章從使用的角度,逐一討論人機傳播的交流模式、倫理、一致性、人性、人格、擬人化等方面的特點,以及這一交流區別於人際傳播之處。第三章討論人與人工智慧交流的效應,包括陪伴效應、自我映射效應等。第四章在上述討論的基礎上對未來作出展望。本書立足於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從傳播學、電腦科學、社會學、心理學、語言學和哲學等多角度全方位探討人工智慧將給人類交流帶來的各種影響。本書觀點新穎,深入淺出,除傳播學領域的學習者與研究者以及人工智慧愛好者之外,對關心人類發展趨勢的大眾讀者也同樣適用。

作者介紹
 
牟怡
 
博士,媒體與設計學院傳播學專業副教授,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中心副主任。在美國波士頓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和康乃狄克大學獲得化學碩士、傳播學碩士和傳播學博士學位。同時擔任十種國際學術期刊的邀請審稿人,曾獲得過新聞與大眾傳播學會、美國傳播學會、上海交大國際傳播學會國際新媒體論壇最佳論文獎等榮譽。長期致力於新媒體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的應用與效應的研究,尤其在人機傳播和技術在健康傳播的應用等領域著述頗豐。

 
作為跨界的研究者,牟怡博士主張從問題出發,打破既有的學科界限。近年來關注的領域跨越傳播學、心理學、公共健康、人工智慧、認知科學、技術哲學等。目前的研究課題嘗試摸索人與智慧機器的交流模式,並從跨文化的角度將本土文化特點融入其中。


  • 版權訊息
  • About Author 關於作者
    • 牟怡
    • 彭蘭
    • 龐建新
  • Content Summary 內容提要
  • Introduction 引言
    • 寒冬之後,奇點之前
    • 另一個例子便是人工智慧
  • 01 The first chapter 第一章 人工智慧:正在崛起的交流對象
  • 第一節/ 機器與人
    • 最強大的力量
    • 人的延伸
    • 身體意象
    • 機器的隱喻
  • 第二節/ 智慧與人工智慧
    • 交流的玩伴
    • 智慧決定交流
    • 人工智慧:全新交流對象的崛起
  • 02 The second chapter 第二章 傳播的模式
  • 第一節/ 傳播模式
    • 傳播的模型
    • 巴貝奇分析機與愛達.勒芙蕾絲伯爵夫人
    • 時間
    • 交流的可控性
    • 樹洞,抑或完美的傾聽者
  • 第二節/ 倫理的困境
    • 從機器搭車人的遭遇說起
    • 倫理的座標
    • 倫理設計與人工道德
    • 從「動物問題」到「機器問題」,再回到人的問題
  • 第三節/ 交流的一致性
    • 從一個反覆無常的女孩子說起
    • 離散的思維
    • 萊布尼茲的數字計算探索
    • 「我們」的投名狀
  • 第四節/ 互動性
    • 從人際傳播的互動說起
    • 從傳統媒體到社交媒體
    • 媒體技術的互動性
    • 人工智慧的互動性
  • 第五節/ 人性
    • 機器的人性
    • 水中月鏡中花的人性
    • 圖靈的歧途
  • 第六節/ 人格
    • 未定義的默認值
    • 機器的人格
    • 人人都有歸類強迫症
  • 第七節/ 擬人化
    • 人人都是外貌協會
    • 人形機器人的歧途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社交線索
  • 第八節/ 文化的差異
    • 文化的邊界
    • 創造的文化
    • 使用的文化
    • 是文化,也是軟實力
  • 03 The third chapter 第三章 傳播的效果
  • 第一節/ 人機傳播
    • 從人與人交流到人—機—人交流
    • 從人—機—人交流到人—機交流
    • 從人與人交流到人—機交流
  • 第二節/ 陪伴
    • 群體性孤獨?
    • 真實的謊言
    • 信任與移情
    • 陪伴效應,根據因還是根據果?
  • 第三節/ 自我折射
    • 鏡中的我們
    • 自我映射
    • 別人眼中的鏡中的我們
  • 04 The fourth chapter 第四章 傳播的進化
    • 幻影,還是本質?
    • 回到原點
    • 柏拉圖的洞穴
  • 後記
  • 人名索引
紙本書 NT$ 280
單本電子書
NT$ 196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