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雜誌 [第135期]
- 點閱:1
- 並列題名:The Intellectual
- 作者: 大學雜誌編輯委員會編輯
- 出版社:大學雜誌社
- 出版年:1980.05
- 格式:PDF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3-15
本期內容簡介
5月出刊的本期《大學雜誌》,刊出五四運動系列文章,看得出《大學雜誌》對此一運動持久不衰的關注。
周玉山「五四與中共」,探討的是中共是怎樣描述五四的?周玉山指出,由於中國共產黨在五四以後才成立,不便說該黨領導了五四,只有強調五四運動的領導骨幹是「共產主義知識份子」,如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魯迅。但證諸史實,五四運動純是自動自發的愛國壯舉,現場並無任何政治勢力前導。總指揮是日後遭中共痛詆的傅斯年,五四宣言草擬者是反共健將羅家倫,眾多學生被捕時,主持北大學生會議的是日後國民黨要角段錫朋。文章說,中共史家即使費盡心機,也難在五四事件數千示威者中,覓得幾位「共產主義知識份子」。事實上,中共對五四是又愛又懼,愛它的歷史芬芳,所以年年不忘紀念;懼的是它鼓舞青年反抗獨裁統治,威脅中共政權。
張榮恭的〈中共擴大紀念五四的探討〉,分析稱北京當權者試圖藉青年對五四運動的景仰,以中共定義的五四精神,將青年籠制於其所設限的思想框框中。但張榮恭也指出,大陸青年已不再接受統治階級的教條灌輸,民主思潮的澎湃發展,不可能長期被壓制。
- 大選年看熱鬧(第4頁)
- 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應力圖振作(第5頁)
- 土地代書能否辦理訴訟案件(第6頁)
- 建立文化的新形象(之一)──談三個文化建設的基本法律(第7頁)
- 一、文化建設與立法政策(第7頁)
- 二、文化發展應有自由的創造心靈的環境(第7頁)
- 三、文化之生產與輸出應尊重文化財產之權利(第8頁)
- 四、文化建設應大力發展文化團體(第9頁)
- 五、建立我國文化的新形象(第9頁)
- 建立文化的新形象(之二)(第10頁)
- 一、音樂著作權亟待保護(第10頁)
- 二、成立音樂著作權保護團體的必要性(第10頁)
- 三、音樂界的苦心值得支持(第11頁)
- 四、對於蘊釀中之同盟的期望與建議(第12頁)
- 如何使公益團體健全發展──財團法人問題座談會(第13頁)
- 電視二題(第36頁)
- 一、電視與社會革命(第36頁)
- 二、電視和現在的一代(第37頁)
- 引介:「延宕的一代」──探討今日年輕人的真貌(第39頁)
- 自強國存閒話五四運動(第46頁)
- 五四與中共(第54頁)
- 中共擴大紀念五四的探討(第59頁)
- 必須講明白的幾個問題──中共製造「和平」假像的目的(第61頁)
- 黃信介等叛亂案覆判判決書全文(第66頁)
- 邁向民生的均富──用民生主義解決今天的社會問題(第76頁)
-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的私校問題(第79頁)
- 畸零的大學(第83頁)
- 伯恩公約(下)──關於文學及藝術的著作物保護之公約(第84頁)
紙本書 NT$ 300
單本電子書
NT$
300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3-15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3-15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