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學新論
-
點閱:1748
199人已收藏
- 作者: 鄭漢編著
- 出版社:志光教育科技數位出版分公司
- 出版年:2020
- ISBN:9789865143459
- 格式:PDF,JPG
- 頁數:772
- 附註:2021高普考. 三、四等特考. 升等考. 關務特考. 退除役特考. 身心障礙特考. 各類考試適用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09
本書共分四大篇,分別為緒論、公共支出、公共收入、財政收支調整理論及財政政策與總體經濟,這順序的編排,也說明在財政上學習的邏輯架構,先懂結構性,入門速度會更快。
緒論,先就政府的角色介紹,政府存在的目的性為何,不就是為了使社會福利提升,而社會福利的衡量則藉由〈第一章財政學概論〉與〈第二章福利經濟學〉來跟同學說明,另外透過私人自行交易的結果是不是我們所期待的美好社會,如果不是美好的社會,到底是什麼原因所造成?這就是本書〈第三章〉所要描述市場失靈之概念。
公共支出理論,乃透過緒論的基礎,可以知道社會僅在私人自行交易的時候,難免有失靈的現象,以及所得分配不均的情況,所以政府本於職權,透過公共支出的手段,來矯正市場,於是依序討論〈第四章公共財〉應如何提供?〈第五章〉面臨外部性時,政府應該要如何因應?〈第六章〉論及在代議制度下,在決定公共支出的過程裡,如何建置完善投票制度?〈第七章〉則是說明,政府盲目的追求公共支出,造成公共支出不斷的擴大是否是好事?要如何控制?最後透過〈第八章福祉財政制度〉,政府為因應所得分配不均、以及對於弱勢團體之處理,政府可以透過那些政策幫助貧窮的人脫離貧困?
公共收入理論,上開說了一堆有關公共支出的政策,但是收入來源,亦是財政學所需要討論的重點,所以透過〈第九章〉打開序曲,首先討論公共收入來自於政府機關透過提供服務收取的規費,以及經營公營事業所賺取的營業收入,而這些價格應該要如何訂定?才能符合人民所期待而且又可以增加政府收入,此外來到〈第十章〉,則進到政府重要收入來源「租稅」,所以稅要怎麼課才能不引起民眾的反彈?稅要怎麼課才能符合人民所認定的公平?這些都會在本章裡詳細說明,而來到〈第十一章〉則是著重課稅之後對於經濟行為之影響,除了課稅之後對於租稅歸宿為何?此外,經濟個體在面臨課稅衝擊之後,對其消費、儲蓄、投資以及市場效率是否公平?都會在本章討論,此外〈第十二章〉則是針對所得稅、消費稅及財產稅等稅制,討論其制度設計對社會之影響,並對於現行規定提出建議。因此,對本篇大體而言,其實就是討論公共支出的來源,要如何取得?怎樣的租稅制度可以使人民的痛苦感來到最低,並達成公平性,為主要的討論方向。
財政收支調整理論,除了〈第十三章〉探討地方財政外,〈第十四章〉探討預算要如何編制?而〈第十五章〉說明國家當遇到財政收入不好時,要如何利用公債來支應?最後就是〈第十六章〉國家整體的財政政策要如何調整,可以使國民經濟發展趨於穩定?
以上,為本書之基本架構,先了解編排之原則,可以在學習之前抓住方向,接下來就各章突破,學好財政,再也不是困難的事情。
- 第一篇 緒論(第iii頁)
- 第一章 財政學概論(第1-1頁)
- 第二章 福利經濟學(第2-1頁)
- 第三章 市場失靈(第3-1頁)
- 第二篇 公共支出理論(第3-21頁)
- 第四章 公共財(第4-1頁)
- 第五章 外部性(第5-1頁)
- 第六章 公共選擇理論與政府失靈(第6-1頁)
- 第七章 公共支出理論及成本效益分析(第7-1頁)
- 第八章 福祉財政制度(第8-1頁)
- 第三篇 公共收入理論(第8-61頁)
- 第九章 公共收入概念與公營(用)事業(第9-1頁)
- 第十章 租稅總論──基本概念及租稅效率與公平(第10-1頁)
- 第十一章 租稅總論──經濟分析(第11-1頁)
- 第十二章 租稅各論(第12-1頁)
- 第四篇 財政收支調整理論(第12-67頁)
- 第十三章 地方財政理論(第13-1頁)
- 第十四章 政府預算(第14-1頁)
- 第十五章 公債理論(第15-1頁)
- 第十六章 財政政策與總體經濟之關係(第16-1頁)
紙本書 NT$ 650
單本電子書
NT$
455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09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09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