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說書) [有聲書]
- 點閱:261
- 作者: 陳鳳馨講 , 威廉.龐士東(William Poundstone)著
- 出版社:1號課堂
- 出版年:2017[民106]
- 格式:EPUB 流式
- 附註:封面副題名: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行為經濟學之父都這樣思考!點燃欲望的心理操縱, 掌握訂價、決策、談判的57項技術 封面英文題名: Priceless : the myth of fair value
逛超市時,常常不自覺地買了一堆原本不在購物清單上的東西?
為什麼「損失」的痛,會比「獲得」的愉悅更強烈?
為什麼就算是沒人相信的事,仍會影響人們的行為?
魔術師利用大腦的無意識機制,「以大動作掩護小動作」來達成誤導效果,讓觀眾察覺不到他們的注意力被操縱了。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事物扮演著魔術師的角色,在自由意識的幻覺上做交易,從花多少錢買車,到跟誰結婚的決策過程,都是交易的一種。
心理學實驗證實,比起「不勞而獲」,人類更討厭「損失」。而聰明的商人早就抓住人們的這種天性,所以當我們走進超市想買兩瓶啤酒,就是不自覺地會被那充滿誘惑力的廣告文宣影響:「原價146,特價99」。你真是精打細算,但你中招了!
與其說我們挑選的是選項本身,倒不如說我們挑選的是選項的說法。
生活的一切,無非是做決定。大部分經濟學都假設:做出選擇和確定公平價格是配套的。但有時候,我們設定的價格卻跟我們做出的選擇完全兩碼事。為何Prada的手機吊飾跟夜市販售的手機吊飾價差這麼大?可疑的是你心甘情願刷卡買Prada,但卻盤算著怎麼跟夜市小販殺價。
本書不僅是一本詳盡的議價與消費指南,更教導讀者開價、議價、談判的技術,從此不再受支配我們生活大小事的心理操縱所擺布。
作者:威廉.龐士東
譯者:連緯晏
出版社:大牌出版
說書人:陳鳳馨
你將聽到
1.所有經濟行為的背後都有心理依據。
2.認識心理物理學最重要的社會實驗,以及這些實驗如何變形成操縱選擇的詭計
3.行為經濟學的逆襲
要的愈多,得到的就愈多。──錨定效應
金錢的價值視事件背景與對比而定。──最後通牒賽局
行為決策理論裡,最無從回答的問題:人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偏好逆轉
「損失」的痛,比「獲得」的愉悅更強烈。──前景理論
變相漲價而不被消費者察覺。──任意連慣性
沒人相信的參考價,仍會影響人們的選擇。──對比效應
- 封面
- 書籍簡介
- 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
- 版權
紙本書 NT$ 99
單本電子書
NT$
99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