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UB 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本期的專輯是「香港:破局與困局」。香港由「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引發了持續超過半年的抗爭,引起全球關注,觸動了中港台的地緣關係,改變了香港的政治版圖。如今運動的激烈與激情暫時沉寂下來後,困在新冠肺炎全球蔓延的當下,回望幾個月前的一切,頓然有一種不真實、不確定的感覺,到底一切都成過眼雲煙?還是化成潛流留待日後再次爆發?
 
幾位論者雖然立場及關懷迥異,但都指出了此次運動作為「非常態政治」的一面。不單原有的政治秩序無法運轉,運動的激烈抗爭手段更衝擊倫理、道德規範及底線,也引發更多暴力、更大規模的警察打擊,數以千計示威者被捕,這都是香港前所未見的。同時,運動也無法重建早已失效的政權與社會互動機制,更遑論政治解決與改革方案,卻把政權的管治權威推向更深的危機。
 
在原有大局已破、懸疑未決、前景不清之際,專輯的五篇文章從幾個方面點出香港「非常態政治」的意義,但絕無蓋棺定論之意,反而指出當下為居間、膠著、過渡的時刻。在這樣的困局中,我們都需要有著與它共存的耐性,以及克服它的日常鬥志。

 
本期還有對疫情關注的兩篇文章,以及其他學術論文。


作者
 
吳玉山(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何乏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林滿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陳康寧(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候選人)
郭亞珮(荷蘭格羅寧根大學歷史系資深講師)
呂大樂(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
王超華(居美獨立學者)
龔立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
陳景輝(香港文化和政治評論撰寫人)
葉蔭聰(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
曾金燕(以色列海法大學亞洲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徐振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東吳大學政治學系退休教授)
許偉恒(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畢業,現職中學教師)
胡 成(南京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
郭于華(北京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編者:思想編輯委員會
總編輯:錢永祥
編輯委員:王超華、王智明、沈松僑、汪宏倫、林載爵、周保松、陳宜中、陳冠中


  • 國安危機與自由主義的存續/吳玉山
  • 中華民國的規範性價值:從德國漢學家衛禮賢的民國經驗談起/何乏筆
  • 貨幣、圖像與國家:中華民國的臺灣化,1945-2002/林滿紅
  • 台灣是否能發展出自己的民主理論?以鄧育仁的「公民儒學」為考察對象/陳康寧
  • 《學衡》與西方保守主義思想傳統: 兼論「人道主義」與「人文主義」的現代命運/郭亞珮
  • 香港: 破局與困局
    • 社會運動不能轉化,其實是一個問題/呂大樂
    • 回望香港2019/王超華
    • 一個神學彌賽亞與反《逃犯引渡條例》抗爭的相互閱讀/龔立人
    • 浪漫想像中的青年、末日和救贖/陳景輝
    • 直面香港這場「不知節制」的運動/葉蔭聰
  • 思想訪談
    • 「防疫」中國:對話劉紹華/曾金燕
  • 思想評論
    • 《未竟的奇蹟》未竟處:理論視野的拓寬與歷史縱深的加強/徐振國
    • 陳寅恪先生晚年學術論文釋證/許偉恒
    • 「中國話語」抑或「超越中西」:史學應摒棄研究中的「民族驕矜之氣」/胡成
    • 極權統治的民情基礎:讀《耳語者:斯大林時代蘇聯的私人生活》/郭于華
  • 致讀者
紙本書 NT$ 360
單本電子書
NT$ 234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