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小鎮專門店:跟著旗山的27道職人風景, 來一趟台灣古早味的紙上行旅
  • 點閱:1939
    360人已收藏
  • 作者: 台青蕉作 , 蔡政諭插畫
  • 出版社:果力文化出版 大雁文化發行
  • 出版年:2020
  • ISBN:9789869759038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86078
  • 書籍難度(SR):592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九年級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

來聽下港囡仔台青蕉講古
發掘你骨子裡的台灣味鄉愁
打造用一輩子的刀 帶著巨型相機上玉山跟拍 在墓仔埔放電影
青年返鄉 用青春澆灌心愛的庄腳
翻轉地方 保留古早味 迸出新滋味

 
在故鄉種下青春 翻轉地方的青年團體台青蕉
娓娓訴說27道影響台灣人一生的美麗風景
 
《小鎮專門店》中介紹了許多留存至今的小鎮行業,以旗山為代表,娓娓訴說27道曾經影響台灣人一生的美麗風景,這些專門店不僅是過去食衣住行的生活縮影,他們不願向生活低頭、堅持不懈的職人心情,更代表了台灣人胼手胝足的打拼精神。
 
在書中,你會看到堅持做能用一輩子刀具的打鐵師,卻不擔心沒有生意上門;幫人拍寫真的相館老闆,背著巨大的照相機陪客戶上玉山拍照留念;開飯館的老闆,半夜有客戶上門依舊睡眼惺忪開門炒菜;做鋤頭的師傅連100克的重量差異都要斤斤計較,堅持不願量產;辦桌一次要耗費三天,包括準備材料、現炒和最後一天鄰居感謝祭;做棉被從早到晚一天只能做兩條,還有修理棉被服務;開米店最重誠信,賣米像在賭博,下手買錯現金流可能馬上就卡住。還有小鎮文化背後的故事,像是源自旗山的台灣味枝仔冰,以及下班放學必去的重要交際場合——冰果室。天氣炎熱,加上早年製冰與製糖業發達才發展出這樣獨特的文化,而這些過往可以追溯至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保護物資而產生大量低溫保存的需求。
 
2008年台灣香蕉外銷日本市場跌破一萬噸,曾經火紅的產業逐漸式微,而左手玩樂團、右手賣香蕉的台青蕉搖滾樂團也在這年成團。年紀輕輕就返鄉,用熱血翻轉地方,關心公共議題,用青春保存地方產業、維護昔日文化。歲月積累,這次他們用《小鎮專門店》譜一曲台灣謳歌,歡迎一同來搖旗吶喊。
 
本書特色
 
一日古早下港人行程推薦 體驗往昔下港人的一天,吃喝走訪更有味道
旗山專門店手繪地圖 私房景點大公開,老店巡禮必備
在地珍貴資料圖像 難得一見的老照片大公開,體驗小鎮風情更夠味
 
專文推薦
 
劉克襄 作家
李取中(《大誌》總編輯)
李明璁(作家・社會學家)
林承毅(林事務所執行長・服務設計師)
洪震宇(《風土經濟學》作者)
宋世祥(「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創辦人) 推薦


作者介紹
 
台青蕉
 
成立於二OO八年,由尊懷文教基金會志工組成,香蕉是我們的信仰,蕉農是我們的教授,土地是我們音樂舞臺,享受田野,走的是甜根植草的小徑,越過老街道的街廓,一群老街少年的草莽汗淋,讓田野作為一種音樂的開始。讓田岸成為音樂的支撐平行線,這是我們以蕉為名的城市出走,從旗山小鎮出發來種青春翻轉地方。

 
王繼維
 
一九八三年出生,台青蕉成員。
 
十歲父親告訴我不再打罵孩子,十八歲聯考死當但積極參加社區營造。二十四歲研究所念完決定返鄉,和同鄉青年成立台青蕉樂團,推廣旗山香蕉產業。二十八歲成立香蕉創意工坊,推廣農村六化產業。三十歲,投入社區老產業復興運動,以旗山為品牌,發展地方產業。
 
早上務農種香蕉、中午開店做蛋糕、下午行政關切公共事務、晚上創作練團,另一種有機農業正在起步著,高喊:「我的工作,由家鄉來定位」。
 
王繼強
 
一九九O年出生,台青蕉成員。從小跟著尊懷文教基金會志工行動,投入地方老產業與公民記者行動,並在旗山成立「影像交換所」空間,以影像交換的方式投注社區。
 
尊懷文教基金會
 
一九九五年,由旗山農工王中義老師和幾位社區的媽媽、家長共同成立尊懷文教基金會,希望推動家長的成長、辦理親職教育課程、關切子女教育問題、推廣人本教育而成立。自一九九八年開始,因為發現旗山社區環境問題、文化產業低落不被重視、生態環境髒亂與問題,進而從家庭與教育的關懷議題,投入社區營造、生態文化調查等工作,並於二OO八年開始培訓青年志工,並由志工成立台青蕉團隊,在旗山小鎮發展注入青年行動的力量,傳承地方文化的精神。
 
繪者介紹
 
蔡政諭
 
喜歡畫圖和說故事,尤其帶著神話與童話色彩的題材,也喜歡實驗不同的插圖風格。每當開始一個新故事,總是滿懷期待地要給它一個新風格,換換材料換換口氣,也換換造型和色調。出版過繪本《希望之歌》、雙語繪本《仙國的故事(越南)》、《屏東文學青少年讀本/民間文學卷》和《兒童文學卷》,且固定在「國語青少年月刊」發表童話圖文作品。文字作品《金狐狸與長眠咒》入選九歌出版社《103年台灣童話年度選集》。


  • 推薦序:繼續在家園翱翔
  • 自序:為熟悉又陌生的生活感動,與地方一起種下青春
  • 自序:小鎮的老專門店
  • 第壹店 走訪冰果室,品嘗農村社交
  • 第貳店 又老又美更年輕,時裝是台灣產業轉型的方程式
  • 第參店 小鎮的紡織產業鏈,多種賣布方法大公開
  • 第肆店 從打鐵老店永豐看農具專門店演變
  • 第伍店 來去大和座,溪洲戲院的光景踏尋
  • 第陸店 用手作皮箱拎起一生的幸福
  • 第柒店 米絞仔與小鎮的特別關係
  • 第捌店 釘根蕉城的寫真館,來自基督的恩典
  • 第玖店 放映一甲子!看新改伯的戲院人生
  • 第拾店 溪洲廟口的醫生館洋牌樓
  • 第拾壹店 分秒不差,喚人把握光陰的鐘錶職人
  • 第拾貳店 仙堂戲院崛起,形成雙戲院的熱鬧街市
  • 第拾參店 傳統工藝紙紮,不只是宗教更富含人味
  • 第拾肆店 跟著阿賢腳踏車店,乘風穿越小鎮風光
  • 第拾伍店 從南林到新化興,嘗醬油的百態與細膩
  • 第拾陸店 淬鍊一甲子的刀與火,吉豐鐵店的新生
  • 第拾柒店 來新優美理髮廳,頂著復古髮型走老街
  • 第拾捌店 充滿過渡色彩的戲院,圓潭移民的短暫享受
  • 第拾玖店 飯桌仔中的刀子師與小鎮的辦桌公司
  • 第貳拾店 漢藥文化的延續,就是乾元的老配方
  • 第廿壹店 美麗的樣貌,洋裁手工女裝的小鎮風情
  • 第廿貳店 東南飲食部,農村庄頭的大飯店
  • 第廿參店 棉被是溫暖三分之一人生的親密夥伴
  • 第廿肆店 小鎮的四大天王,搖擺著過往的特色產業
  • 第廿伍店 傳承百年詩意與文學記憶的心影印房
  • 第廿陸店 看戲要配商店街與冬瓜茶才有味道
  • 第廿柒店 老產業廊道,旗山太平商場大溝頂的故事
  • 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小鎮經營──台青蕉的專門店行動
  • 一日下港人推薦旅遊路線
  • 旗山專門店地圖
紙本書 NT$ 420
單本電子書
NT$ 294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