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3-16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外交部啟動口罩外交,將防疫物資援助友邦,顯示台灣能夠為國際社會作出貢獻。(陳美玲攝)
【編者的話】
大眾傳播的社會責任
「傳播」是任何社會中不可或缺且十分重要的一環,它擔負著訊息傳遞、公共論壇、教育文化等重要功能,並影響著社會的政治、經濟等各個層面, 而資訊的傳播, 要如何能在訊息量爆炸的現代, 快速、有效地深入民心,則是本期《光華》封面故事所要探討的課題。
在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球的時刻,台灣政府即時、超前部署的溝通、協調能力令世界驚艷,這是怎麼辦到的?讓《光華》編輯團隊帶讀者回溯防疫初期,包括邊境管制、打擊假訊息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疫調追蹤,以及口罩國家隊迅速成軍等關鍵因素,深入探討備受世界讚譽的台灣防疫模式。
此外,現代資訊的快速傳播,也有賴俗稱「網紅」的自媒體工作者,還有將「資訊視覺化」的新創公司的努力,看他們如何結合政府統計數字、大眾關切議題和國際趨勢,引導讀者看見數據背後的第二層意義。加上《光華》報導了國內目前「參與式預算」的發展現況,是如何來彌補代議式民主的缺陷,除了能貼近民眾需求,也藉此照顧到弱勢族群,架構起各層面、不同面向的「溝通」與「傳播」管道。
而本期《光華》一如既往,前往台灣各地發掘在地的美好故事,有台鐵花東沿線宛如美術館般的「新城車站」、形似穀倉造型的「富里車站」、南投草屯九九峰下的「毓繡美術館」,還有探訪新竹頭前溪隆恩堰旁的生態廊道,看台灣河川生態保育專家曾晴賢如何用魚的角度思考,幫助洄游魚類回家。
再加上台灣友善穆斯林的產業追蹤報導,看政府與民間為打造友善穆斯林旅遊環境所做的努力,和新住民陶藝家鍾細霞及創辦輔大織品系、高齡8 3歲的羅麥瑞修女的精采故事,這些動人、有趣且值得珍惜的人事物,盡在本期《光華》報導當中。大眾傳播猶如兩面刃,好的報導能打破各族群、各階層間的藩籬,並擔負起傳遞知識、價值觀和社會規範的責任,更負有文化傳承的功能,而這也正是《光華》40多年來兢兢業業所不斷努力的目標。
大眾傳播的社會責任
「傳播」是任何社會中不可或缺且十分重要的一環,它擔負著訊息傳遞、公共論壇、教育文化等重要功能,並影響著社會的政治、經濟等各個層面, 而資訊的傳播, 要如何能在訊息量爆炸的現代, 快速、有效地深入民心,則是本期《光華》封面故事所要探討的課題。
在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球的時刻,台灣政府即時、超前部署的溝通、協調能力令世界驚艷,這是怎麼辦到的?讓《光華》編輯團隊帶讀者回溯防疫初期,包括邊境管制、打擊假訊息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疫調追蹤,以及口罩國家隊迅速成軍等關鍵因素,深入探討備受世界讚譽的台灣防疫模式。
此外,現代資訊的快速傳播,也有賴俗稱「網紅」的自媒體工作者,還有將「資訊視覺化」的新創公司的努力,看他們如何結合政府統計數字、大眾關切議題和國際趨勢,引導讀者看見數據背後的第二層意義。加上《光華》報導了國內目前「參與式預算」的發展現況,是如何來彌補代議式民主的缺陷,除了能貼近民眾需求,也藉此照顧到弱勢族群,架構起各層面、不同面向的「溝通」與「傳播」管道。
而本期《光華》一如既往,前往台灣各地發掘在地的美好故事,有台鐵花東沿線宛如美術館般的「新城車站」、形似穀倉造型的「富里車站」、南投草屯九九峰下的「毓繡美術館」,還有探訪新竹頭前溪隆恩堰旁的生態廊道,看台灣河川生態保育專家曾晴賢如何用魚的角度思考,幫助洄游魚類回家。
再加上台灣友善穆斯林的產業追蹤報導,看政府與民間為打造友善穆斯林旅遊環境所做的努力,和新住民陶藝家鍾細霞及創辦輔大織品系、高齡8 3歲的羅麥瑞修女的精采故事,這些動人、有趣且值得珍惜的人事物,盡在本期《光華》報導當中。大眾傳播猶如兩面刃,好的報導能打破各族群、各階層間的藩籬,並擔負起傳遞知識、價值觀和社會規範的責任,更負有文化傳承的功能,而這也正是《光華》40多年來兢兢業業所不斷努力的目標。
- 來自地方的明信片 希望之花──繡球花(第1頁)
- 編者的話 大眾傳播的社會責任(第2頁)
- 封面故事(第6頁)
- 社會參與.公民發聲(第6頁)
- 防疫總動員 從守護台灣到貢獻世界(第8頁)
- 自媒時代停看聽 范琪斐、林冠廷答客問(第18頁)
- 後真相時代的公民課 Re-lab用數據看台灣社會(第30頁)
- 素人參政第一堂 公民應用題:參與式預算(第40頁)
- 月月好讀 Variety Pages(第50頁)
- 影像對話 Photo Essay 唯美的現實寓言:楊順發《台灣水沒》、《台灣土狗 Taiwan To Go》(第54頁)
- 島嶼行旅(第64頁)
- 台鐵風景改變中 美學復興上路(第64頁)
- 曾晴賢為生態請命 建魚道幫魚兒回家(第77頁)
- 藝文脈絡 忘路之遠近 九九峰下──毓繡美術館(第86頁)
- 產業新創 友善清真全面啟動 歡迎穆斯林來台灣玩(第96頁)
- 多元族群(第106頁)
- 用想像力做陶 新住民陶藝家──鍾細霞(第106頁)
- 天使心.編織跨國愛 織品之母──羅麥瑞修女(第114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