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後疫情投資理財 瞄準大國
精選91檔基金、10檔ETF
史上最大財富重分配來了!
忘掉金磚四國、VISTA五國、新興市場......
不要再買儲蓄險、不要只會定存,後疫情時代,唯投資者能生存!
彰化小鎮大賺疫情財
風格露營質感野趣
支持你所愛的餐廳
彰化小鎮大賺疫情財
風格露營質感野趣
支持你所愛的餐廳
- 時事(第14頁)
- 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 疫情加速「去全球化」 世界將更分裂、更憤怒(第14頁)
- 數據看天下 疫情期間最熱關鍵字 不是陳時中,而是中國(第24頁)
- 專欄(第17頁)
- 編者的話 低利率衝擊,別淪為下流階級 (第10頁)
- 瘟疫本是禍 反省才有轉機(第17頁)
- 超級大國不再?美國更弱更孤立(第18頁)
- 定期發表文章 讓人生持續進步(第19頁)
- 未來高教東吳大學校長 π型人才有未來 跨域學習的必要(第26頁)
- 發揮防疫節操 用團結守住病毒(第56頁)
- 《紐約時報》的第一世界憂鬱(第98頁)
- 髮夾彎不奇怪 隨時超前防疫(第100頁)
- 好書搶先讀 《人類與病毒之戰》 新病毒會不斷出現 要戰勝只有一個方法(第148頁)
- 企業 別讓美味變成回憶 用行動支持 你所愛的餐廳(第28頁)
- 對談餐飲集團欣葉vs.米其林餐廳Mume 叫外送不等於支持餐廳 餐飲業要打掉重練(第32頁)
- 專訪觀光股王瓦城董事長徐承義 食安風暴後最難過的一年 我要保護員工和企業(第38頁)
- 不只一體成型,還有膠原蛋白 襪子聚落改做口罩套 彰化小鎮創新賺疫情財(第46頁)
- 我曾離確診者有多近?防疫app再進化 兼顧精準和隱私(第50頁)
- 專訪國發會主委陳美伶 百億紓困火速拍板 新創圈的及時雨?(第53頁)
- 封面故事 史上最大財富重分配來了!後疫情投資理財 瞄準大國(第60頁)
- 萬用強牌股票、債券、多重資產全解讀 四千檔基金怎麼挑?兩指標助你「抗震」(第66頁)
- 成長潮牌三月跌深仍被看好 長期投資首選ETF債券型也值得入手(第78頁)
- 好牌褪色利率驟降又被嚴管 儲蓄險報酬率走下坡你的保單還值錢嗎?(第81頁)
- 財經 本金三千多,兩小時倒賠五百五十萬!負油價坑殺投資人 還會再發生?(第86頁)
- 政治社會(第90頁)
- 後疫情時代,該改變生活方式了 七成食物自己種 陽明山的永續基地(第90頁)
- 一萬三千名台青,去與留的兩難 年輕人在澳洲「無工可打」 該留下來或回台灣?(第94頁)
- 國際兩岸(第102頁)
- 專訪歐盟駐台經貿辦事處處長高哲夫 感謝台灣捐口罩 防疫值得歐洲借鏡(第102頁)
- 東亞政治平衡恐生變 金正恩神隱二十天 牽動台港命運(第106頁)
- 經濟學人(第112頁)
- 經濟恢復九成,不代表回復常態 後疫情時代,生活將更困難(第112頁)
- 比爾蓋茲:常態不會再回來(第114頁)
- 印度豪賭:量產試驗中疫苗(第115頁)
- 《雙層公寓》為何療癒全球?(第116頁)
- 全球經濟關鍵數字(第117頁)
- 管理(第120頁)
- 科技製造商敏捷型組織才能活 建碁不死守舊產品 兩週搶搭最夯商機(第120頁)
- 文創電商看見隱藏需求 Pinkoi防疫解悶商機 手作體驗課激增兩百堂(第124頁)
- 健康(第128頁)
- 專訪新冠肺炎解藥關鍵問答 初期療效樂觀!瑞德西韋增產30倍(第128頁)
- 來自王永慶十五年前的佈局 一秒生產一個快篩試劑 台塑能實現「普篩」嗎?(第132頁)
- OFF(第135頁)
- 旅行撐起一帳質感小天地 來一場風格露營與大自然共眠(第136頁)
- 凌宗湧專欄 隨時採、隨時用怎麼種一座可以吃的花園?(第142頁)
- 沈方正專欄 不是只有年輕人能用!學會玩IG的5個好處(第144頁)
- 藝文故事工廠把《與惡》搬上舞台 沒觀眾也要演他如何挺過劇場寒冬(第146頁)
紙本書 NT$ 220
單本電子書
NT$
150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