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代, 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
- 點閱:518
- 譯自:The defining decade:why your twenties matter and how to make the most of them now
- 作者: 梅格.潔伊(Meg Jay)著 , 胡琦君翻譯
-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大和書報圖書總經銷
- 出版年:2020[民109]
- 集叢名:工作生活:WL023
- 格式:EPUB,PDF
- 版次:第二版
工作.愛情.前瞻性思考
人生關鍵就在這十年
20 世代正面臨進入成人生活的關鍵轉型期,
而足以影響終生的重要事件,
80% 都發生在 35 歲之前。
不論我們做了什麼,20 世代是個轉捩點,
一個大重整的機會。
這段期間經歷的所有事情,
將會大大影響我們未來的成年生活。
別讓那些你沒去了解或沒去做的事注定你的未來
你現在做的事,都在決定你未來的人生
二十幾歲的時候,總認為自己已成年、無所不知,厭惡被長輩提醒、嘮叨。隨著現代人的平均壽命增加,也出現了「三十歲世代代表著新的二十歲世代」的新說法,總認為二十至二十九歲的這段時間應該拿來摸索、實驗,等到了三十歲之後就會定下來,一切事情也船到橋頭自然直。
但是,著名的臨床心理學家梅格.潔伊(Meg Jay)博士駁斥了這種論述,她在《20世代,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書中明白指出現代人輕忽二十世代重要性的謬誤。因為,二十世代正面臨進入成人生活的關鍵轉型期,而足以影響終生的重要事件,有近八成的比例都發生在三十五歲之前;況且,三十歲過後,不是延續著二十多歲的生活軌跡,就是忙著匡正當時的不智之舉。本書不僅具備專業的權威、更有對二十歲世代的同理心、和對未來敏銳的洞察力,讓人恍然大悟:「原來二十歲世代的這十年,對一生的影響是如此重大啊!」
作者在書中赤裸揭露二十世代的諸多迷思:
*能夠幫助我們改善人生的貴人,為何不是最親密的朋友,反而是那些不太熟的人?
*為什麼同居不是測試感情的最好方法?
*為何二十幾歲是大腦賦予我們改造自己的最佳良機?
*如何在茫茫大海般的眾多選擇中,找出自己的興趣與志業?
*要怎樣才能在職場感覺更自在,而非更糟?
*我們的人格為何到了二十幾歲時變化最大,比人生其他階段都還要大?
熱情推薦
王浩威 (心理醫師.作家)
李四端(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孫中興(台大社會學系教授)
馬克(職場圖文部落客)
張懸(音樂詩人)
沈芯菱(青年公益代表)
Z9 (PTT網路名人)
不論我們做了什麼,20 世代是個轉捩點,
一個大重整的機會。
這段期間經歷的所有事情,
將會大大影響我們未來的成年生活。
別讓那些你沒去了解或沒去做的事注定你的未來
你現在做的事,都在決定你未來的人生
二十幾歲的時候,總認為自己已成年、無所不知,厭惡被長輩提醒、嘮叨。隨著現代人的平均壽命增加,也出現了「三十歲世代代表著新的二十歲世代」的新說法,總認為二十至二十九歲的這段時間應該拿來摸索、實驗,等到了三十歲之後就會定下來,一切事情也船到橋頭自然直。
但是,著名的臨床心理學家梅格.潔伊(Meg Jay)博士駁斥了這種論述,她在《20世代,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書中明白指出現代人輕忽二十世代重要性的謬誤。因為,二十世代正面臨進入成人生活的關鍵轉型期,而足以影響終生的重要事件,有近八成的比例都發生在三十五歲之前;況且,三十歲過後,不是延續著二十多歲的生活軌跡,就是忙著匡正當時的不智之舉。本書不僅具備專業的權威、更有對二十歲世代的同理心、和對未來敏銳的洞察力,讓人恍然大悟:「原來二十歲世代的這十年,對一生的影響是如此重大啊!」
作者在書中赤裸揭露二十世代的諸多迷思:
*能夠幫助我們改善人生的貴人,為何不是最親密的朋友,反而是那些不太熟的人?
*為什麼同居不是測試感情的最好方法?
*為何二十幾歲是大腦賦予我們改造自己的最佳良機?
*如何在茫茫大海般的眾多選擇中,找出自己的興趣與志業?
*要怎樣才能在職場感覺更自在,而非更糟?
*我們的人格為何到了二十幾歲時變化最大,比人生其他階段都還要大?
熱情推薦
王浩威 (心理醫師.作家)
李四端(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孫中興(台大社會學系教授)
馬克(職場圖文部落客)
張懸(音樂詩人)
沈芯菱(青年公益代表)
Z9 (PTT網路名人)
- 作者的話(第13頁)
- 作者序:關鍵的十年(第17頁)
- 引言:二十幾歲不是過渡期(第19頁)
- 工作觀大改造(第37頁)
- 自己是最好的資產(第39頁)
- 把路人變成貴人(第55頁)
- 找回你遺忘的特長(第71頁)
- 臉書動態不等於真實生活(第83頁)
- 客製化自己的人生(第99頁)
- 愛情觀大改造(第113頁)
- 愛情寧缺勿濫(第115頁)
- 是挑對象,也是選家人(第129頁)
- 同居是方便還是承諾?(第139頁)
- 斬斷爛桃花,因為你值得(第151頁)
- 因為相似而相愛(第165頁)
- 腦部與身體大改造(第185頁)
- 把握大腦成長的最後回合(第187頁)
- 用理性回應情緒(第199頁)
- 熟能生巧累積自信(第213頁)
- 揮別過去向前行(第223頁)
- 生男孕女不嫌早(第233頁)
- 開始人生與擁有人生的時間差(第247頁)
- 結語:我會成功嗎?(第261頁)
- 致謝詞(第265頁)
紙本書 NT$ 360
單本電子書
NT$
27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