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新聞 2020/03/12 [第1723期]:川普追殺華為 台積電應變計畫解密
-
點閱:10
3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 作者: 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0.03
- 格式:PDF,JPG
- 頁數:100
- 附註:周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29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川普追殺華為台積電應變計畫解密
因應美制裁華為效應將顯現
台積電劉德音、魏哲家超前部署
中美貿易戰升級為科技霸權爭奪戰,美國全力圍堵中國科技業藉由取得美國技術、專利而發展,中國科技大廠華為也成了美方首要目標。
兩岸資通訊產業關連密切,美方制裁也牽動台灣的資通訊產業,其中包括對科技龍頭台積電的影響。
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在美國擴散,美國政府對華為升高制裁的相關討論,似乎暫時「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面對疫情升溫及美股崩跌等不利因素,川普是否還會在此時對華為下重手?但即使延後出手,為削弱華為競爭力,美國將來還是會有進一步動作。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去年就說:「台積電已經變成地緣戰略家的必爭之地。」台積電已捲入美國對中國發動的霸權保衛戰。
台積電向來保守穩健經營,對於市場上會影響到公司營運的各種變數、事件,只要發生的機率超過5成,台積電就會啟動應變計畫。面對美國對華為的追殺,台積電也已準備好一套化危機為轉機應變劇本。
◎黃琴雅、林哲良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723期〉
- 一周風新聞(第6頁)
- 民進黨台北市長人選「順時中」?(第6頁)
- 調查局曝光中國大外宣手法(第6頁)
- 地方黨部選舉,綠各派系有戰有和(第7頁)
- 綠高層推估憲改可能觸碰主權議題(第7頁)
- 專欄(第8頁)
- 顧爾德專欄 信任政府防疫 也要保持批判性(第8頁)
- 林庭瑤專欄 江啟臣:中興少主抑或弱勢黨魁?(第9頁)
- 宋承恩專欄 澳洲獨奏家帶給防疫的警訊(第10頁)
- 蕭子昂專欄 樂見台灣協助滯留武漢台人返國(第48頁)
- 陳錦稷專欄 央行是否應隨著聯準會降息?(第50頁)
- 呂紹煒專欄 油價再次成美俄對打的武器(第52頁)
- 華爾街日報精選 美股十一年牛市會因新冠病毒終結?(第54頁)
- 加藤嘉一專欄 抗疫有成的港府為何搞砸反送中(第86頁)
- 左眼看新聞 順時中轉啊轉就遇見Mr. right?(第88頁)
- 米果專欄 瘟疫之下的自給自足(第89頁)
- 焦點(第12頁)
- 投票率新低江根基不穩,郝得票率三成二會淡出政壇? 江啟臣接班 黨務優先不碰敏感兩岸(第12頁)
- 拒再當綠營「舔共」提款機,不甩習大不給賀電拚遠中 設美辦規畫訪美 江啟臣全力衝親美(第14頁)
- 封面故事 因應華府對中制裁升級、「強邀」赴美設廠 劉德音、魏哲家超前部署 川普追殺華為 台積電如何擬定戰略應變(第16頁)
- 熟稔美中關係,緩衝華為制裁危機的不二人選 台積電與華府間的搭橋者:克利夫蘭(第22頁)
- 抗美國制裁求生存,明後年恢復規模性增長? 美追殺效應顯現 任正非今年更難過(第24頁)
- 美國對華為下重手、疫情升溫,它都挺過了 中國廠商「去美化」 聯發科受益最大(第26頁)
- 調查(第28頁)
- 台灣綠能電廠成為日商下一波投資重點 辰亞賣給丸紅 太陽能案場為何頻換手(第28頁)
- 人物(第30頁)
- 讓日本人注目台灣官員的天才少年生活 一九九五年 當唐鳳還是唐宗漢時……(第30頁)
- 政治(第34頁)
- 與時力共推公民權下修,民眾黨鴨子划水備戰二○二二 「一憲二法」綁大選 柯P抱緊青年票(第34頁)
- 從行政換軌立法部門,犯了「不適應」症候群 游錫堃以為「臉書報案」很低調……(第36頁)
- 部署民進黨全國黨職選舉,羅文嘉不用撐到五二○? 秘書長提早就戰備位置 就等小英點將(第38頁)
- 蘇揆打槍「異地使用」改不綁國旅,電子、實體比例還在喬 振興抵用券怎麼用?經濟部一月數變(第39頁)
- 十五億元預算,恐只顧到大型表演團體 個體戶展演者分不到紓困金面臨斷糧(第41頁)
- 召委「綠九藍七」,小黨合縱連橫空間加大 防疫有共識 民眾黨站穩關鍵在野(第42頁)
- 司法(第43頁)
- 政院核定大誤點、交接日期順延,不少人陷入「打包尷尬」 防疫優於人事令 新檢察長成另類受災戶(第43頁)
- 強勢出手紓緩積案沉痾,扮說客化解高流動率低氣壓 代理檢長安內攘外 郭文東翻轉「逃」檢(第44頁)
- 軍事(第46頁)
- 邱義仁「徒弟」,從國安諮委轉任國防安全研究院執行長 日本通林成蔚換軌 推台日國防合作(第46頁)
- 張冠群如轉任牽動將官布局,徐衍璞具原住民血統加分晉升 副部長吹文人風 陳曉明迎來上將保衛戰(第47頁)
- 財經(第56頁)
- 攜手寶佳,整合四百位地主、一百公頃荒地,邁出太陽能三百MW第一步 寶晶蔡佳晉屏東搞「農地都更」種綠金(第56頁)
- 想等著買便宜房子? 產、研巨頭:房價不會跌! 武漢肺炎肆虐 房地產卻百毒不侵(第58頁)
- 社會(第60頁)
- 法規、雇主、仲介等因素使移工不得不逃跑 修法才能讓失聯移工安心配合防疫(第60頁)
- 兩岸(第62頁)
- 冷漠才是兩岸最遙遠的距離 李明哲監禁已三周年 江啟臣應表態(第62頁)
- 「超國民待遇」憂慮四溢,抵制言論充斥過時的性別和種族偏見 外國人永居條例刺痛華夏兒女敏感神經(第64頁)
- 寰宇一周(第66頁)
- 土、俄簽署停火協議,難民庇護仍無解(第66頁)
- 以國貪腐總理打死不退,納坦雅胡再贏大選(第66頁)
- 擠下南非,奈及利亞榮登非洲經濟一哥(第66頁)
- 建築女力再現,愛爾蘭兩女傑獲普立茲克獎(第67頁)
- 登革熱蔓延拉美,巴拉圭逾十三萬人感染(第67頁)
- 風雲人物(第68頁)
- 曾把希拉蕊嚇出一身冷汗,今年與拜登雙雄爭霸 七十八歲「蠢左」桑德斯能圓總統夢?(第68頁)
- 觀天下(第70頁)
- 挾南卡州勝選餘威橫掃十州,接著決戰鐵鏽帶 超級星期二清理戰場 拜登復活(第70頁)
- 台灣與世界(第72頁)
- 向世界傳遞「美國和台灣站在一起」訊息 台北法案將台灣視為主權國家(第72頁)
- 美國防堵中國搶占國際組織,助星擊退中國競爭者 譚德塞現象令人警覺北京銳實力擴張(第74頁)
- 對外官司關係主權地位,台灣海外涉訟策略要檢討 拉法葉案外案險讓駐英代表處遭扣押(第76頁)
- 疫情擴大、油價崩跌、桑德斯一度領先,皆重創市場信心 降息也沒用 華爾街大崩盤(第78頁)
- 疫情失控,聯邦疾管中心拿不出足夠試劑 川普的中央抗疫失能 各州自力救濟(第81頁)
- 數字看中國(第84頁)
- 全國拚復工 中國中小企舉步維艱(第84頁)
- 說書(第85頁)
- 人類寄生上流的故事(第85頁)
- 旅行鄉(第90頁)
- 看日出、騎單車、散散步,一起拜訪春天 美景不輸人 台灣也有全球之最(第90頁)
- 風味(第92頁)
- 火車漸漸在起走,聽人講啥咪好康的攏在這 鐵道便當「食」在有趣(第92頁)
- 雅集(第94頁)
- 繆斯女神不會被武漢肺炎打敗 防疫不妨藝(第94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