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3-12
內容介紹
《考古發現與《左傳》文獻研究》一書即試圖透過出土文獻及考古材料來重新檢視《左傳》中的都城宮室制度、軍事制度及喪葬禮制三個面向。細部探究的課題共有五個,包括了:春秋時代各國『郛』之建置考論、《左傳》之闕、觀、樓臺等建物考論、東周特殊「州」制及相關問題考論-兼論晉惠公時代的「作州兵」問題、晉文公「請隧」問題新探、從葬禮及死者家屬安頓的角度談春秋至兩漢的「兵死」者內涵-兼論《左傳》齊莊公的葬禮問題。這些研究篇章的特點皆放在重新檢視傳統與近人的說法,並利用考古與出土文獻來對《左傳》中的相關問題理出一條較接近事實的說法。
- 序 劉增貴(第序 - I頁)
- 緒論 (第1頁)
- 一 釋題(第1頁)
- 二 相關研究文獻舉隅(第4頁)
- 三 本書所用考古材料(第6頁)
- 四 本書各章內容述略(第9頁)
- 第一章 春秋時代各國「郛」之建置考論(第13頁)
- 一 前言(第14頁)
- 二 論「郭」城特點(第16頁)
- 三 「郛」之性質探究(第20頁)
- 四 《管子》〈度地〉「土閬」為郛說檢討(第54頁)
- 五 論郛與郊的對應關係(第59頁)
- 六 結語(第64頁)
- 第二章 《左傳》之闕、觀、樓臺等建物考論(第65頁)
- 一 前言(第66頁)
- 二 魯國「兩觀」和「觀臺」位置分析(第67頁)
- 三 《左傳》中的闕、觀考(第73頁)
- 四 論「門臺」問題(第92頁)
- 五 論《左傳》之「闕西辟」–—–兼談卜辭的「庭阜」、「阜辟」問題(第100頁)
- 六 《春秋》、《左傳》中其他「臺」建築問題探究(第109頁)
- 七 結語(第120頁)
- 第三章 東周特殊「州」制及相關問題考論–—–兼論晉惠公時代的「作州兵」問題(第123頁)
- 一 前言(第124頁)
- 二 與三晉有關的州制內容(第127頁)
- 三 與秦、晉鄰近的瓜州(第139頁)
- 四 鄰近秦國的西州(第144頁)
- 五 衛國之外州及鄰近之戎州(第144頁)
- 六 楚國境內之州(第150頁)
- 七 齊國的州制(第164頁)
- 八 結語(第170頁)
- 九 餘論–—–晉惠公時代的「作州兵」問題補論(第171頁)
- 第四章 晉文公「請隧」問題新探(第185頁)
- 一 前言(第186頁)
- 二 先秦隧葬制度檢討(第189頁)
- 三 春秋以「隧」為名的地理位置及其性質考察(第211頁)
- 四 晉文公請隧原由再探(第233頁)
- 五 結語(第238頁)
- 第五章 從葬禮及死者家屬安頓的角度談春秋至兩漢的「兵死」者內涵–—–兼論《左傳》齊莊公的葬禮問題(第241頁)
- 一 前言(第242頁)
- 二 論「死於兵者不入兆域」問題(第247頁)
- 三 兵死者下葬時要減殺禮俗–—–以《左傳》齊莊公葬禮為例說明(第257頁)
- 四 對兵死者的巫術處置(第270頁)
- 五 對戰死者的身後處置–—–歸葬落實及恤死事之後(第272頁)
- 六 結語(第276頁)
- 引用書目(第279頁)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