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新聞 2019/10/09 [第1701期]:搖擺選民決定2020大選勝敗
- 點閱:37
-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 作者: 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19.10
- 格式:PDF
- 附註:周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5-31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搖擺選民決定2020大選勝敗
搖擺選票倒向何方大選決勝關鍵 怎麼抓住他們?
何處會翻盤、藍綠如何精準操盤、第三勢力空間在哪?大數據掌握國會選情
面對明年國會改選,藍綠兩黨力拚席次過半,宣傳造勢陸空齊發,試圖將選票最大化。選舉專家分析各地選情時常從藍綠基本盤切入,大範圍選區看似有脈絡可循,但基本盤卻未必是票房保證。
哪些縣市、縣市中的哪些選區、選區中的哪些里,它們的選民在過去選舉中容易「搖擺」,轉換支持的政黨?如果能掌握這些關鍵地區,就可能翻轉選局。而新興的政黨如台灣民眾黨也可能有機會藉搖擺選區崛起。
大數據分析公司實義分析綜整2004年到2018年共10次縣市立委及市議員選舉的投票結果,設計「選舉命盤:搖擺區探知系統」,藉此計算出各選區甚至各里的「搖擺指數」及「搖擺選票」。
以台北市第3選區為例,此區上演蔣萬安、吳怡農「雙帥對決」。儘管外界認為此區結構藍大於綠,但搖擺選票數在73個立委選區中卻擠進前20%,顯見吳怡農力求翻轉仍有可為。
而被視為綠得出油的台南市,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御駕親征」第6選區,挑戰民進黨王定宇。以這套探知系統分析發現,洪秀柱如能客製化競選策略,未必沒有一搏機會。
在單一選區的立委選戰中,力拚勝選的候選人,更需要找出細節裡的天使,爭取搖擺選民的支持。
◎張家豪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701期〉
面對明年國會改選,藍綠兩黨力拚席次過半,宣傳造勢陸空齊發,試圖將選票最大化。選舉專家分析各地選情時常從藍綠基本盤切入,大範圍選區看似有脈絡可循,但基本盤卻未必是票房保證。
哪些縣市、縣市中的哪些選區、選區中的哪些里,它們的選民在過去選舉中容易「搖擺」,轉換支持的政黨?如果能掌握這些關鍵地區,就可能翻轉選局。而新興的政黨如台灣民眾黨也可能有機會藉搖擺選區崛起。
大數據分析公司實義分析綜整2004年到2018年共10次縣市立委及市議員選舉的投票結果,設計「選舉命盤:搖擺區探知系統」,藉此計算出各選區甚至各里的「搖擺指數」及「搖擺選票」。
以台北市第3選區為例,此區上演蔣萬安、吳怡農「雙帥對決」。儘管外界認為此區結構藍大於綠,但搖擺選票數在73個立委選區中卻擠進前20%,顯見吳怡農力求翻轉仍有可為。
而被視為綠得出油的台南市,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御駕親征」第6選區,挑戰民進黨王定宇。以這套探知系統分析發現,洪秀柱如能客製化競選策略,未必沒有一搏機會。
在單一選區的立委選戰中,力拚勝選的候選人,更需要找出細節裡的天使,爭取搖擺選民的支持。
◎張家豪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701期〉
- 專欄(第6頁)
- 顧爾德專欄 中港關係走上不歸路(第6頁)
- 林庭瑤專欄 「例外狀態」是獨裁的前奏(第7頁)
- 梁國源專欄 類比是探索未知事物的重要工具(第8頁)
- 葉耀元專欄 美國的貿易戰不只針對中國(第9頁)
- 宋承恩專欄 動用緊急命令 香港自陷攬炒陷阱(第64頁)
- 蕭子昂專欄 川普是習大大的好朋友(第66頁)
- 陳錦稷專欄 預算審議的生理與病理(第68頁)
- 加藤嘉一專欄 北京的國慶與香港的國殤(第88頁)
- 左眼看新聞 吳敦義想用不執政換不分區?(第90頁)
- 米果專欄 台灣戲劇的機會米(第91頁)
- 香港步向戒嚴(第10頁)
- 北京讓北愛爾蘭的族群壓迫與仇恨在香港重現 香港 下一站貝爾法斯特(第10頁)
- 一九二二年立的《緊急法》,上一次動用是一九六七年 回歸已無光榮 北京動用殖民時期惡法(第16頁)
- 北京企圖用「發大財」解決一切問題 經濟至上論讓中國對香港下錯藥(第19頁)
- 封面故事 何處會翻盤、藍綠如何精準操盤、第三勢力空間在哪 大數據掌握國會選情 搖擺選票倒向何方 大選決勝關鍵(第24頁)
- 彰化四選區,一六五里有一六○個「搖擺里」 劇烈輪替區 蕭景田最終役戰陳素月(第30頁)
- 怕再輸一次,楊瓊瓔遲不宣布參選? 不敢輕敵,洪慈庸戰戰兢兢 龍燕之爭加長賽 潭雅神后區擺向哪方?(第32頁)
- 全國最高票立委面對總統級對手 台南六選區 洪秀柱用統獨挑戰王定宇(第34頁)
- 選區已是藍大於綠,藍營還有韓流助威 苗栗二選區 徐定禎披綠袍另有打算(第36頁)
- 新樹鶯選區選戰,翻轉輪替的次數新北之冠 蘇巧慧、黃志雄搶三.九萬中間選票(第38頁)
- 移民湧入科技城新竹市,傳統綁樁選戰行不通 兩大黨塑造對決 邊緣化時力女將(第40頁)
- 政治(第47頁)
- 民調仍處低檔尋找強心劑,丟出訪美風聲等完美行程 韓想出國鍍金加分 又怕規格輸蔡扣分(第47頁)
- 嫡系人馬「一心為黨」遭調職? 吳敦義怒駁「搞內鬥」傳聞 最速件陣前換將 拿李哲華祭旗震懾黨內(第48頁)
- 競選團隊藍營史上最弱,黨中央想幫忙無從介入 棄韓保國會?藍營「分進合擊」衝席次(第50頁)
- 同意代表小英溝通僑界,蔡賴配起手式? 賴清德十月中訪美 林飛帆先飛探路(第52頁)
- 香港抗爭效應,立委支持度上升,小英、賴神、帆神都將加入輔選 總席次上看五十五 綠營選情倒吃甘蔗(第53頁)
- 選舉經費苦撐「斷氧」危機,黨務運作朝「議題聯誼會」發展 誓奪八席 民眾黨廣發不分區「英雄帖」(第55頁)
- 財經(第57頁)
- 買電只能找台電? 陳惠萍打破規模經濟,讓人民、環境、企業三贏 召喚民眾參與綠能 陽光伏特家領先售電(第57頁)
- 軍事(第60頁)
- 一支手機即時監控港口,未來可添加國安、環保功能 中科院打造港口塔台 效能勝外國貨(第60頁)
- 社會役成長照二.○好幫手,研發替代役避免人才流向中國 專業又好用 替代役「眾望所歸」大復活(第62頁)
- 文化(第70頁)
- 一個時代的良知,殷海光百年誕辰 老蔣眼中釘活化了香港的自由思想(第70頁)
- 兩岸(第72頁)
- 入境「反送中」是合法集會遊行,「統促會」演講成鼓吹戰爭? 護何韻詩逐李毅 政府被控雙重標準(第72頁)
- 「獻禮大三元」強行注入正能量,五天狂捲一五四億新台幣 十一電影硬是要愛國 唱主旋律表忠(第74頁)
- 台灣與世界(第76頁)
- 國慶秀肌肉後將訪印度,中印「連橫」因應美印「合縱」 龍象鷹三角習題 習近平再拉攏莫迪(第76頁)
- 被噓翻的英國政府不會真的對江遣送、監禁 江牧淳案在台發生 她恐面對無理臨檢(第78頁)
- 香港法有「牙齒」,台北法對行政部門約束力低 美立法保障台灣、香港 哪個較有效?(第80頁)
- 聖母升天的八月節,熱那亞地標變斷魂奈何橋 四十三人喪生悲劇警示歐洲橋樑危機(第83頁)
- 呼籲中國加入調查拜登行列,同黨議員啟動「卡凡納策略模式」 反彈劾 川普左帶風向右戰國會(第86頁)
- 小旅行(第92頁)
- 遊伸港「媽祖祈福文化節」,啖鹿港中山路「美食一條龍」 糕餅、羹湯、冰粉粿 鹿港最懂你的胃(第92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