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1896年台灣初次發表植物誌以來,120年首度以全中文寫作,全彩攝影紀錄,物種清單最新的完整植物誌!
▓ 本套圖鑑以八大卷收錄台灣4,739種原生植物資料,共15,000張以上清晰照片、生態圖及詳細圖說,依照最新的APG IV植物分類系統設計分冊。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六卷:山茱萸科──紫葳科》自山茱萸目的山茱萸科至唇形目的紫葳科為止,包含所有原生及歸化種,共收錄36科635種植物。
對台灣植物分類的系統性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愛爾蘭植物學家韓爾禮(Augustine Henry)這位研究者。1892至1895年間,他以大清皇家海關稅務司醫官的身分,在當時仍是中國國土的台灣各地進行踏查和採集。馬關條約簽訂一年後(1896),他整理採集的成果與西方學者歷來的台灣植物標本,在東京發表了《福爾摩沙植物名錄》(A List of Plants from Formosa),收錄了1,347種植物,是為台灣有史以來的第一本植物誌。從這個時間點起,長達整整120年的時間,台灣經歷了數次歷史更迭,而各時代的植物學家們仍然一脈相承地追尋一套完整的植物紀錄。
本套圖鑑也是全國首次採用2016年4月最新發表、導入分子生物學的APG IV分類法,物種與分冊以精準的物種演化順序為依據,而非傳統以植物形態為主的恩格勒分類法,重新界定了植物之間的系譜的親緣關係。並採用大量的高解析度照片,完整呈現4,739種植物的特徵與生態環境。
本套圖鑑的作者群廣納植物學界研究數十載的專業學者,成果包括許多台灣史上從未有完整圖鑑可供參據的科別,和近年來所有新發表及許多尚未發表的物種。這部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不只呈現出版史上前所未有的台灣植物完整記錄,更代表台灣植物誌將堂堂邁入下一個世代。
- 如何使用本書(第4頁)
- 推薦序(第6頁)
- 作者序(第7頁)
-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總導讀(第9頁)
- 第六卷導讀(山茱萸科──紫葳科)(第10頁)
- APG分類系統第四版(APG IV)支序分類表(第11頁)
- 山茱萸目(第12頁)
- 山茱萸科(第12頁)
- 八仙花科(第14頁)
- 杜鵑花目(第24頁)
- 彌猴桃科(第24頁)
- 鳳仙花科(第29頁)
- 岩梅科(第32頁)
- 柿樹科(第35頁)
- 杜鵑花科(第42頁)
- 玉蕊科(第68頁)
- 帽蕊草科(第70頁)
- 五列木科(第73頁)
- 報春花科(第91頁)
- 山欖科(第119頁)
- 安息香科(第122頁)
- 灰木科(第127頁)
- 茶科(第146頁)
- 茶茱萸科(第158頁)
- 絲纓花目(絞木目)(第159頁)
- 絞木科(第159頁)
- 龍膽目(第162頁)
- 夾竹桃科(第162頁)
- 龍膽科(第188頁)
- 馬錢科(第207頁)
- 茜草科(第211頁)
- 茄目(第286頁)
- 旋花科(第286頁)
- 探芹草科(第318頁)
- 茄科(第319頁)
- 尖瓣花科(第343頁)
- 紫草目(第344頁)
- 紫草科(第344頁)
- 生果草科(第353頁)
- 破布子科(第353頁)
- 厚殼樹科(第355頁)
- 天芹菜科(第358頁)
- 脣形目(第361頁)
- 爵床科(第361頁)
- 紫葳科(第393頁)
紙本書 NT$ 2500
單本電子書
NT$
175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