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封面故事
海洋台灣夢
高雄港,在清代取代淤積的安平港,成為台灣第一大港。
一百多年前,日本人修建了蓬萊商港區、香蕉碼頭。五○、六○年代,港內的高雄加工出口區,第一個貨櫃碼頭,見證了台灣經濟起飛。如今高雄港把第一港口則還給市民,將在第二港口,興建可以停泊深水貨輪的第七貨櫃中心,正面迎向印尼泗水、雅加達港、越南蓋美港、泰國林查邦港崛起後的競爭。
「台灣出口產品變成高科技零組件,由海運轉到空運,台灣這麼一個小島,卻養出世界級的航商、航空公司,其實非常不簡單,」長榮集團出身的中菲行執行長林天送說。高雄港雖然排名已落居全球十五,但長榮、陽明海運迄今仍是全球第七、第八大航商;華航貨機量全球十五,桃園機場貨運量其實是全球第六:「我們只是失去自信。」
四百年來,從安平到高雄港,到桃園機場,台灣的海洋史就是一部貿易史。如今,安平港打開了,高雄港打開了,昔日與人民完全隔絕的海與海港,終於解嚴。走在全球經貿體系動盪、科技破壞、人口變遷、貧富不均引爆民主危機的十字路口,三十年一遇,台灣需要新的海洋台灣夢。
「完整內容,請見天下雜誌 675期 《海洋台灣夢》」
- 均富之路 追一個清晰的夢(第28頁)
- 編者的話 海洋台灣夢 我們要什麼樣的國家?(第20頁)
- 戰略1—數位經濟 催生新創智慧島 中美貿易戰趁勢翻身(第42頁)
- 戰略2—深度旅遊 亞洲未開發的寶藏 如何讓人一來再來?(第52頁)
- 戰略3—智慧醫療 台灣最強兩大產業 實現AI神醫夢(第62頁)
- 戰略4—雙邊攻略 中美戰+慢球化 企業升級再造供應鏈(第70頁)
- 戰略5—社福+稅改 打造有感福利國家 如何戰勝「南歐病」?(第78頁)
- 在地國際 耘一方美麗之島(第86頁)
- 北部(第90頁)
- 東部(第116頁)
- 南部(第134頁)
- 中部(第152頁)
- 離島(第178頁)
- 領航者們 闖一場全球探險(第194頁)
- 日出茶太橫跨最多國的台灣茶飲品牌 珍奶進駐羅浮宮!日不落的餐飲王國(第200頁)
- 台灣水泥台灣第一號股票上市公司 跨出大中華市場 水泥老廠大航海時代(第204頁)
- 光陽工業速克達在西班牙市佔率第2名 高CP值國民品牌 MIT機車飆進歐洲(第212頁)
- 優席夫首位躍上國際的阿美族藝術家 畫出原住民的笑與苦 作品登上紐約地鐵(第216頁)
- 金車釀出全球冠軍酒 正港本土威士忌 從國外紅回來(第220頁)
- 新創NGO外交「暖」實力 五組年輕人勇闖異地 幫台灣刷存在感(第224頁)
- 美琪瑪全球第一大氧化觸媒供應商 特斯拉的「心臟」 有了它才能運轉(第228頁)
- 聯強澳洲澳洲最大資通訊通路商 一天出貨兩萬五千箱 運籌力打造99%準確度(第247頁)
- Mooimom 東南亞最大的母嬰電商品牌 印尼誕生、台灣血統 失業工程師的創業夢(第250頁)
- 公視節目部影視輸出助攻王 打進Netflix、HBO 讓全球都看得到台劇(第252頁)
- 王柏融中職旅外制度成功第一人 台灣製造、輸出日本 球團爭搶的強打少年(第256頁)
- 國泰世華全台首個「專案融資」團隊 挖洋將、養人才 觸角伸向東南亞(第262頁)
- 科技部TTA國家級新創基地 新創國家隊發威 台灣館攻進CES(第266頁)
- 佛光山不只是宗教,更是公益團體 三百間道場在五大洲 積極入世的生活佛法(第270頁)
- 借鏡丹麥 造一座真實樂園(第276頁)
- 專訪 丹麥最大工會主席 政治影響力不是免費的,而是來自工會規模(第285頁)
- 專訪 前議長呂克托夫特 丹麥模式關鍵:用高稅「武裝」人民(第292頁)
- 借鏡1—數位醫療 把信任變黃金 健保資料強到能招商(第296頁)
- 借鏡2—合作農業 百年農業祕技:合作社締造養豬王國(第300頁)
- 借鏡3—人本商業 Flying Tiger開遍32國 讓中產感覺像富翁(第304頁)
紙本書 NT$ 220
單本電子書
NT$
150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