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為什麼當媽媽這麼累?
為什麼吼了孩子心裡卻充滿愧疚?
為何很愛孩子,卻一直想念過去的自己?
心累,是時候看清妳真正的需要,
脆弱,是幫妳找到能愛且有力量的自己。
★各大書店親子教養類,第一名!
★暢銷十萬冊,媽媽讀者大好評 !
★療癒媽媽的心,才能和孩子的心更貼近!
對孩子的愛,讓我們心甘情願為孩子付出一切,然而,成為母親之後,卻赫然發現許多事情並不如預期,這過程中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焦慮、不安與疲憊。我們努力照顧孩子、想給孩子最幸福的生活,但當背負著名為「媽媽」這個角色的包袱時,卻不小心忽略了內心當中最真實的想法和感受。
《疲憊媽媽的修復練習》作者為心理諮商師,他在主持親子節目時,有很多母親們向他求助,這些事件都是生活中教養孩子所發生的問題,而問題的背後總有個因生活而疲憊不堪的無助母親:
◎兒子經常睡到一半就突然大哭,長時間下來,只要孩子半夜大哭,我就會莫名的憤怒,失去理智大吼:「你可不可以不要再哭了?都是因為你,我都沒辦法好好睡覺!」我知道孩子不是故意的,我也好想哭……
◎生完孩子後,我辭去了工作,想全心全意陪他長大。但一個人在家帶孩子,一天內總會有好幾次理智線斷線,看著以前的同事升職,心裡更不是滋味,為什麼我愛小孩卻一直懷疑自己的決定到底對不對……
◎我是個全職媽媽,先生工作很忙,好不容易變好星期六要帶孩子去兒童樂園,結果當天又因為先生工作而去不成,孩子卻哭鬧不休,我好想奪門而出……
◎我每天下班回家,孩子總是躺著沙發上打電動,連看都不看我一眼,心裡真的好受傷,這麼辛苦養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
身為諮商師的作者指出,面對教養時,我們生氣、沮喪,甚至感到痛苦、自我懷疑,絕對不只是單單「孩子管不聽」的問題。那些對孩子的吼叫,很多是因為孩子觸碰到妳,受傷且疲憊的心。例如:下班後看到孩子在滑手機而感到生氣,被誘發的可能是擔心和焦慮(擔憂孩子無法自律、焦慮自己疲憊卻無法休息);當孩子傻傻被欺負時特別生氣,可能來自於過往的人際挫折……
全職媽媽對未來的不安、職業媽媽對時間的焦慮、對自我的自卑、對過往的遺憾、對先生的不滿……這些在心裡過去没有好好解決的、隱藏起來的問題,將在某個時間點將被孩子誘發,然後引爆。
感覺累了,不是休息就好,撐過就好;
感到無力了,表示你內在有尚未解決的問題。
把目光移回自己的身上,把自己關照好,將會改變你和孩子的人生。
作者透過自我對話,協助這些疲憊的媽媽們看見生氣、難過、沮喪的原因,並練習將自己累了、傷了的心修補起來,再回過頭來解決與孩子間的問題。愛孩子是種天性,每個人都是最好的媽媽!但如實的接納自己,關照自己是需要練習的!
妳會在孩子的面前落淚嗎?
妳能真誠地跟孩子說,其實妳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嗎?
請放下媽媽「應該要」、「必須要」的框架,
練習去尋找並接納最真實的你,
成為一個能夠去愛,也能被愛的完整個體。
作者以一個女人一個母親的角色,希望讓所有的母親們都能看見:
.無論是過去的我,還是現在成為母親的我,我都是珍貴美好的存在
.我無條件地愛我自己
.我如實接納孩子原本真實的面貌
.我以寬容的心去愛身旁所有的人
.我與生俱來就擁有無與倫比強大的愛的力量
練習與自己對話,接納自己真實的面貌後,在育兒的路上將會有全新不同的感受,妳將能感受到:
我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美好而珍貴的存在,
這樣的我,如此美好珍貴的我,
也必定能讓來到我生命中的孩子,
活出他最美好的自己!
不是因為我是母親,
而是因為我是我自己。
感動推薦
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吳姵瑩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諮商心理師、作家│陳志恆
HomeCEO創辦人、暢銷書作家│凱若
心靈、親子作家│黃淑文
婦女心理專家、臨床心理師│曾心怡
親職教育顧問│醜爸
親職教育講師│澤爸
繪星心理治療所所長│謝玉蓮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雙寶娘
「致翻到這本書的媽媽,當你開啟這本書時,就是好好療癒你自己的開始。」——婦女心理專家、臨床心理師/曾心怡
讀者大好評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的心一直暖暖的,我要練習,從明天開始,成為一位快樂且美麗的母親。」
「如果能早點遇到這本書就好了,或許就能以更好的方式對待自己和孩子。」
「看完這本書後覺得自己被療癒了,只有媽媽才懂媽媽!」
「和先生離婚後,我常會莫名對孩子生氣又很愧疚,這本書讓我看到問題,讓我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媽媽。」
「非常感動!我要發送給身邊的所有媽媽好友們!」
「值得一看再看的育兒好書!」
- 封面
- 作者序 什麼樣的媽媽才是「好媽媽」?
- 第一章 媽媽的自我覺察──身為母親的妳,了解自己嗎?
- 01 現在的妳,活在愛裡嗎?
- 02 溝通中最困難的是什麼?
- 03 妳有多了解自己呢?
- 04 妳的童年是否曾被父母傷害過?
- 05 妳也想當一個不生氣的好媽媽嗎?
- 06 透過內在對話和孩子更親密
- 07 維繫良好關係的對話法則
- 08 內在對話練習一 從觀察與傾聽開始
- 09 內在對話練習二 察覺內心的真實感受
- 10 內在對話練習三 探索情緒背後的原因
- 11 內在對話練習四說出內心真正的需求
- 第二章 理解並同理孩子
- 01 向孩子表達謝意
- 02 真誠地向孩子說「對不起」
- 03 明確回應孩子的要求
- 04 幫孩子建立正確的概念
- 05 告訴孩子誠實的重要
- 06 責怪孩子之前,先了解孩子想要什麼?
- 07 教孩子獨立自律
- 08 讓孩子培養為自己負責任的能力
- 09 接納孩子的獨特性
- 10 每一次犯錯都是成長的機會
- 11 教孩子比罵髒話更好的宣洩情緒方式
- 12 使用正面的話與孩子溝通
- 13 對媽媽的角色厭倦時,和孩子一起克服
- 14 幫助孩子一起撕下身上的「標籤」
- 15 教孩子以健康的心態面對拒絕
- 16 當孩子的朋友犯錯時,該如何處理?
- 17 協助孩子找回內在動機
- 18 理解孩子羨慕的心情,並教孩子學會感恩
- 19 理解孩子想要爭寵的心情
- 20 如何處理孩子間的紛爭?
- 21 教孩子面對生命這堂課
- 22 夫妻吵架後要及時安撫孩子
- 23 離婚後,最重要的是理解孩子的心情
- 附錄1 什麼是需求
- 附錄2 什麼是感受
- 版權
- 封底
紙本書 NT$ 360
單本電子書
NT$
252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