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24節氣科學養生
  • 點閱:313
    152人已收藏
  • 作者: 月望西樓著
  • 出版社:新Book House出版 聯合發行總經銷
  • 出版年:2018
  • ISBN:9789869641555
  • 格式:PDF,JPG
  • 頁數:292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8

內容簡介

順應節氣養生
 
一年有四季,二十四個節氣,每個季節,每個節氣,都有著各自的特點,人們根據每個季節和節氣的特點指導社會實踐活動,使人們能夠更好地適應自然環境,繁衍後代。在不斷的摸索和總結中,社會逐漸發展進步,從而創造了今天的文明社會。
 
同樣,我們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認識到了人的生老病死與我們所生存的自然環境息息相關,早在幾千年前,我國傳統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裡就提出—「智者之養生也,順四時而適寒暑」的順時養生觀點。

 
所謂的「順時養生」其精髓就是不違背自然規律,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將疾病消除在萌芽狀態,剷除疾病滋生的土壤。否則,「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疾不起。」下面我們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失眠已經成為日漸普遍的睡眠現象。那麼,對於現代人來說失眠是如何產生的呢?產生失眠的原因有很多,但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大家不能忽視的,人們的夜生活越來越豐富了。
 
年輕人喜歡趕功課開夜車、打電玩搞通宵,成年人喜歡上酒店上夜店、舞廳,喝酒一攤又一攤,搞到了三更半夜,本應該睡覺的時間,大家卻不眠不休地,把它搞得精疲力竭!常常過這種黑白顛倒的日子,久而久之,人們的生物時鐘就被打亂,失眠現象就出現了。
 
其實,古人早就提出: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如果人們都能夠按照這種自然規律來安排生活,我想失眠的情況就會得到大大的改觀。
 
總之,天地間的所有事物,全都應該順應自然規律來演化,人是大自然的產物,當然也不能例外,任何違背這一自然規律的人,必將會受到懲罰。
 
農曆的二十四節氣,具體反映出了自然氣候的變化,是我們祖先對所生存環境自然規律的認識,和社會實踐經驗的總結,它不僅指導人們的農事活動,更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在本書中,以中國農曆特有的二十四節氣為分界點,闡述了不同節氣對人們衣食住行的影響,提醒人們應該順應自然界的氣候變化特點,堅持以「天人合一」的原則,指導養生活動。
 
本書融經典性、知識性與實用性為一爐,能使讀者在輕鬆的閱讀中掌握更多、更好地養生保健知識,從而實現陰陽調合,頤身養神、祛病延年的養生目的。


  • .順應節氣,順勢生活(第5頁)
  • 立春(第19頁)
    • .立春養生,莫忘「咬」春宴(第19頁)
    • .乍暖還寒,慎防寒邪入侵(第22頁)
    • .立春多吃蔥薑蒜,防害殺菌好處多(第24頁)
    • .立春到,養肝臟(第26頁)
    • .立春習俗鑒賞(第28頁)
  • 雨水(第31頁)
    • .雨水到,防感冒(第31頁)
    • .雨水節氣溫差大,溫暖關節保健康(第33頁)
    • .好雨知時節,喝粥養脾胃(第36頁)
    • .春眠不覺曉,防春睏有新招(第37頁)
    • .雨水習俗鑒賞(第40頁)
  • 驚蟄(第43頁)
    • .驚蟄雷動,百蟲「驚而出走」(第43頁)
    • .驚蟄暖,飲食宜清(第45頁)
    • .驚蟄到,梳頭理經絡(第47頁)
    • .三月春雷動,人們忙運動(第49頁)
    • .驚蟄習俗鑒賞(第51頁)
  • 春分(第54頁)
    • .春分平和為本,忌大寒大熱(第54頁)
    • .春分到,百花入菜來(第56頁)
    • .春分到,野菜香(第59頁)
    • .春分血液旺,防血壓增高(第60頁)
    • .春分習俗鑒賞(第63頁)
  • 清明(第65頁)
    • .春光明媚,清明踏青(第65頁)
    • .清明節氣,養臟氣為先(第68頁)
    • .清明時節雨紛紛,養生莫抑鬱(第70頁)
    • .春宵一刻值千金,清明時節莫過度(第73頁)
    • .清明習俗鑒賞(第75頁)
  • 穀雨(第78頁)
    • .百花開,賞景觀花防花毒(第78頁)
    • .少發脾氣,多微笑,預防神經痛(第81頁)
    • .多吃補脾益氣食物,方能平安度夏(第83頁)
    • .穀雨節後,防潮熱病發(第86頁)
    • .穀雨習俗鑒賞(第88頁)
  • 立夏(第91頁)
    • .夏天到,養「心」是關鍵(第91頁)
    • .省苦增辛,以養肺氣(第94頁)
    • .晚睡早起,科學清補(第95頁)
    • .夏天出汗多,科學補水是關鍵(第97頁)
    • .立夏習俗鑒賞(第100頁)
  • 小滿(第104頁)
    • .小滿時節雨量多,風疹易發生(第104頁)
    • .天氣雖熱,不可貪涼(第106頁)
    • .瓜果雖美,不可貪食(第108頁)
    • .冷食無度,腸胃受傷(第110頁)
    • .小滿習俗鑒賞(第111頁)
  • 芒種(第114頁)
    • .減酸增苦,補脾理胃氣(第114頁)
    • .汗出不見濕,藥浴健身益壽(第116頁)
    • .芒種時,桑葚甜(第117頁)
    • .防暑降溫,自有清涼方(第119頁)
    • .芒種習俗鑒賞(第123頁)
  • 夏至(第125頁)
    • .烈日炎炎,鍛鍊需有方(第125頁)
    • .調息靜心,科學起居(第127頁)
    • .夏至時節,慎防夏打盹(第129頁)
    • .夏天也會感冒,小心熱傷風(第132頁)
    • .夏至習俗鑒賞(第134頁)
  • 小暑(第136頁)
    • .到了小暑,嚴防食物中毒(第136頁)
    • .大量飲水,當防水中毒(第138頁)
    • .夏日炎炎,注意腸胃安康(第140頁)
    • .小暑吃大蒜,疾病減一半(第142頁)
    • .小暑吃薑,生活更健康(第144頁)
    • .小暑習俗鑒賞(第146頁)
  • 大暑(第149頁)
    • .日食二合米,勝似參芪一大包(第149頁)
    • .冬病夏治,防患於未然(第151頁)
    • .大暑大暑,防情緒中暑(第153頁)
    • .常待空調房,小心空調病(第155頁)
    • .大暑習俗鑒賞(第157頁)
  • 立秋(第160頁)
    • .立秋養生,重點養肺(第160頁)
    • .少辛多酸,慎添秋膘(第163頁)
    • .趕跑「秋燥」,滋潤過秋天(第165頁)
    • .秋季穿衣,小心衣領病(第167頁)
    • .立秋習俗鑒賞(第169頁)
  • 處暑(第172頁)
    • .處暑時節,鴨子走俏(第172頁)
    • .秋老虎,毒如虎(第174頁)
    • .處暑後,調作息(第175頁)
    • .處暑過後,注意預病(第177頁)
    • .處暑習俗鑒賞(第179頁)
  • 白露(第181頁)
    • .秋季天乾燥,護膚很重要(第181頁)
    • .白露節飲茶,也有宜與忌(第184頁)
    • .秋季要養陰,適度防濫補(第186頁)
    • .養陰補氣,預防哮喘(第189頁)
    • .白露習俗鑒賞(第191頁)
  • 秋分(第194頁)
    • .秋季吃水果,先分清個性(第194頁)
    • .秋分吃南瓜,養心又養肺(第197頁)
    • .神志安寧,避肅殺之氣(第199頁)
    • .秋分起兮蟹肉美(第201頁)
    • .秋分習俗鑒賞(第203頁)
  • 寒露(第205頁)
    • .禦寒鍛鍊,從冷水浴開始(第205頁)
    • .寒露喝粥,養陰去燥(第207頁)
    • .金秋板栗,健腎補脾(第209頁)
    • .節欲保精,頤養天年(第211頁)
    • .寒露習俗鑒賞(第213頁)
  • 霜降(第214頁)
    • .霜降天,吃柿子(第214頁)
    • .秋冬蘿蔔小人參,不勞醫生開藥方(第216頁)
    • .霜降秋正涼,運動保健康(第218頁)
    • .霜降寒氣重,防心梗要當先(第220頁)
    • .霜降習俗鑒賞(第222頁)
  • 立冬(第225頁)
    • .立冬養生,斂陰護陽(第225頁)
    • .護陽溫補,平安一冬(第227頁)
    • .防寒傷腎,健康長壽(第230頁)
    • .立冬後保健,關鍵要暖心(第232頁)
    • .立冬習俗鑒賞(第235頁)
  • 小雪(第237頁)
    • .小雪防寒,也需清內火(第237頁)
    • .小雪時節吃紅薯,風調雨順到大暑(第238頁)
    • .小雪之後,需防抑鬱(第240頁)
    • .足是人之底,一天一次洗(第242頁)
    • .小雪習俗鑒賞(第244頁)
  • 大雪(第246頁)
    • .大雪補得好,一年不受寒(第246頁)
    • .常開窗通風,健腦提神(第249頁)
    • .「大雪」飄然到,吃點山楂好(第251頁)
    • .冬吃羊肉賽人參,保暖驅寒又防病(第253頁)
    • .大雪習俗鑒賞(第255頁)
  • 冬至(第257頁)
    • .動靜結合,避免陽氣受損(第257頁)
    • .火鍋雖好,需防疾病(第259頁)
    • .寒冷時節,喝湯有講究(第261頁)
    • .冬至進補,吃點堅果(第263頁)
    • .冬至習俗鑒賞(第267頁)
  • 小寒(第270頁)
    • .小寒跑一跑,疾病早逃跑(第270頁)
    • .背宜常暖,胸宜常護(第272頁)
    • .小寒時節到,養生主打粥(第274頁)
    • .小寒習俗鑒賞(第276頁)
  • 大寒(第278頁)
    • .大寒大寒,防風禦寒(第278頁)
    • .大寒一到,冬藕最俏(第280頁)
    • .固護脾腎,調養肝血(第282頁)
    • .天寒地凍,預防凍瘡(第284頁)
    • .大寒習俗鑒賞(第285頁)
紙本書 NT$ 270
單本電子書
NT$ 189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8
同分類熱門書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